求助;这地方在哪?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5-4-28 09:09 编辑探秘北京王府井深巷的古寺,藏着半部晚清史与李鸿章最后的叹息2025-04-27 11:34·巡游华夏
寻迹北京东城(49):北京贤良寺(北京东城区王府井东校尉胡同10号)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eadf74ba536941128034d18d9cd77fb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v1Z6f5oXdY7E090u605CL4%2FzIOk%3D
当游客涌向王府井的繁华商圈时,可曾注意到东校尉胡同10号院墙上斑驳的琉璃瓦?这座藏身都市心脏的清代古刹,曾是雍正亲封的"铁帽子王"舍宅为寺的皇家道场,是李鸿章晚年主持外交的"临时中南海",更是乾隆御笔亲题的京城名刹。今天,让我们穿过三百年时光,揭开这座被小学与工厂包裹的北京贤良寺的神秘面纱。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cf9e729bed444bd836e7893d6d3c44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1%2B8cBCB1Sk%2BYMHR3reb3EKc2RsQ%3D
从亲王府到皇家寺院的转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紫禁城内一场权力交接悄然落幕。雍正帝即位后,对十三弟允祥的宠信达到顶峰,不仅赐封"怡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即清代仅十二家的"铁帽子王"),更将帅府园的黄金地段赐予其建府。然而这位以"贤"著称的王爷,却在临终前留下惊人遗愿:"愿舍宅为寺,永沐佛恩。"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薨逝,谥号"贤"。四年后,雍正帝亲自选定冰盏胡同(今东校尉胡同)为新寺址,御笔题写"贤良寺"匾额,并撰写碑文勒石纪念。这座由帝王督造的寺庙,成为清代首例"生封亲王、死建佛国"的典范,其规格之高,从现存正殿的歇山绿琉璃瓦顶便可见一斑——这种仅次庑殿顶的皇家规制,在民间寺庙中极为罕见。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40736fff3924100871616dac6a6a4c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9kAvrru4Lvt3b4spBDBnflKCS1U%3D
乾隆御笔与京味禅意的融合乾隆二十年(1755年),贤良寺迎来第二次生命。因原址空间局促,乾隆帝特命将寺庙西移至冰盏胡同现址,并亲书《心经塔碑》相赠。移建后的寺庙虽规模缩减,却形成了独特的"三进院落+东西跨院"格局: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79ae817695b4589874ff0982fef267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fc7cEZR%2BmWaiU2kaDnmrwFrY1po%3D
1. 中轴线上的皇家气度
[*]山门:单檐歇山顶配琉璃剪边,门额"敕建贤良寺"四字虽已风化,仍能窥见当年御赐威仪。
[*]前殿:悬山式建筑内供奉哼哈二将,殿前乾隆御碑与雍正碑亭形成时空对话。
[*]正殿: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配金龙和玺彩画,殿内"贤良寺"木匾据传为雍正真迹复刻。
[*]经楼:二层藏经阁曾珍藏《龙藏》经版,现存残存经柜仍可见"大清乾隆年制"款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80ec462c90845478d4c0b51de950d8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BuhHDdyQde4yARf195JceCSE%2Fmc%3D
2. 东西跨院的市井烟火
与中轴线的肃穆不同,东西配殿与跨院充满生活气息。东配殿的"客堂"曾接待各地进京述职的官员,西跨院的"方丈院"则因李鸿章的驻跸而声名远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楼东侧的"禅房"群落,采用北京民居特有的"四合院+抄手游廊"形制,灰砖墙与花窗棂的组合,堪称佛寺建筑京味化的典范。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c493de2298244ceb8da0045995ae73d~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vAVHnsG8v1Y5HlNmyhAgloh38GM%3D
改变中国命运的古寺密室若说贤良寺的前半生是皇家礼佛的静谧之地,后半生则成为晚清政局的漩涡中心。1896年,73岁的李鸿章以"全权大臣"身份在此签署《中俄密约》,经楼西厢房至今留有"钦差大臣行辕"的模糊墨迹。庚子国变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李鸿章在经楼二层设临时议事厅,窗外飘摇的旌旗与殿内摇曳的烛火,共同构成那个时代的荒诞剪影。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731d22469ed434ca9020fff9d8bcc5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NI7O4tNVEPk1NuTpA6XDgpeYRTk%3D
民间传说中,贤良寺更充满神秘色彩。老北京人常言,寺内"镇寺三宝":一为允祥舍宅时埋下的"十三爷盔甲",二为李鸿章从德国定制的铜制地球仪(今存国家博物馆),三为经楼地宫中乾隆御赐的《心经》金卷。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李鸿章临终前夜,经楼突然传出的梵呗声——有人称是超度亡魂的仪式,更有人坚信是十三爷显灵接引。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40495f2beb6455f929a79db567cf8c4~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Tk5iS3LewE%2FjbiQayfbwZwHd85o%3D
被遗忘的寺院文物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贤良寺迎来第三次蜕变。东跨院改为东四七条小学,西跨院成为纸盒厂车间,唯有中轴线建筑群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在正殿地砖下发现刻有"雍正十二年"的城砖,经楼梁架间残留的《妙法莲华经》残卷,更印证了这座寺庙的皇家血统。如今探访贤良寺,仍能捕捉到历史的吉光片羽:山门前的抱鼓石刻着莲花纹,碑亭柱础的"宝相花"雕饰栩栩如生,经楼二层的楠木佛龛虽已无佛,但残留的描金彩绘仍在诉说往昔辉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寺内现存的两通御碑:雍正碑现存五塔寺石刻博物馆,乾隆《心经塔碑》则移至首都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游客可在碑亭扫描二维码观看3D复原影像。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947ff748de5433eab2af94730f906b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46406733&x-signature=1s3hi%2BkL4eFHVgXaCaFzyNlq0t0%3D
当夕阳为贤良寺的琉璃瓦镀上金边,隔壁小学的读书声与纸盒厂的机器轰鸣交织成独特的都市交响。这座穿越康乾盛世与晚清风云的皇家古刹,既承载着"铁帽子王"的身后遗愿,也见证过"东方俾斯麦"的暮年悲歌。或许正如李鸿章在此写下的那句"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贤良寺本身,就是一部用砖石木瓦写就的中国近代史活教材。参考文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编纂委员会. 《东城区地名志》. 北京出版社, 199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雍正朝朱批奏折》第234册.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2019年修订版.李鸿章幕僚吴永口述. 《庚子西狩丛谈》. 岳麓书社, 1985.首都博物馆官网. "清代御碑数字化展示"专题页面.【本页文字是“寻迹/巡游华夏”原创作品并经AI模型校对。全网著作权监测中,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搬运。图片来自网络。本页全部内容均为非盈利,意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等。】
“东四七条小学”?不过这地方倒是长期被东城教育局占用过。 老鸵鸟 发表于 2025-4-28 09:31
“东四七条小学”?不过这地方倒是长期被东城教育局占用过。
从校尉胡同东跨到东四七条了!;P 1949年后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贤良寺内还有僧众。后来僧众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为校尉小学的校舍,当时贤良寺的主持吴金鼎成为小学校长。寺院的前殿、东西配殿及后罩楼一层被用做教室,正殿和后罩楼二层存放经书和法器,寺中石碑被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贤良寺也深处于居民的大杂院之中。1988年贤良寺所在地区开始进行拆迁改造,金鱼胡同、校尉胡同、冰渣胡同的居民房被拆除以拓宽马路、改造街道、修建豪华饭店。1990年代,校尉小学改建,贤良寺的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只剩下寺东边的一进小院,深藏在校尉小学的高楼东边。
摘自百度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5-4-28 12:57 编辑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4-28 12:15
1949年后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贤良寺内还有僧众。后来僧众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为校尉小学的 ...
内山门的图应该是白云观的?:o这头条上的真没普!:Q 老片 发表于 2025-4-28 12:55
内山门的图应该是白云观的?这头条上的真没普!
自媒体性质的平台,看看就好,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4-28 13:30
自媒体性质的平台,看看就好,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门槛儿太低满嘴胡吣!:curse: 老片 发表于 2025-4-28 16:26
门槛儿太低满嘴胡吣!
头条、快手、小红书、抖音,功能就是娱乐休闲解闷儿消磨时间。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4-28 19:34
头条、快手、小红书、抖音,功能就是娱乐休闲解闷儿消磨时间。
不反对!但是文史资料等严肃话题必须严谨真实不能胡喷!:curse: 老片 发表于 2025-4-28 19:40
不反对!但是文史资料等严肃话题必须严谨真实不能胡喷!
您可以投诉平台审核人员,扣他奖金。 老鸵鸟 发表于 2025-4-28 09:31
“东四七条小学”?不过这地方倒是长期被东城教育局占用过。
应当是校尉胡同小学,至今还在。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25-4-28 20:36
应当是校尉胡同小学,至今还在。
谢谢您了!:handshake那就进不去喽!:Q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4-28 20:30
您可以投诉平台审核人员,扣他奖金。
太专业的也难为审核人员了!都外地的对北京地理也不清楚:dizzy: 老片 发表于 2025-4-28 21:03
太专业的也难为审核人员了!都外地的对北京地理也不清楚
审核是有标准的,可能不会对专业知识审核对否,连某些“专家”都信口开河,更别提普通人了。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4-28 22:15
审核是有标准的,可能不会对专业知识审核对否,连某些“专家”都信口开河,更别提普通人了。
为了点流量毫无底线:Q不管是谁不清楚就更不能胡说八道了!:curse: 老片 发表于 2025-4-29 08:55
为了点流量毫无底线不管是谁不清楚就更不能胡说八道了!
别太“愤青”了,就是个玩儿。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5-4-29 12:01 编辑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4-29 11:29
别太“愤青”了,就是个玩儿。
什么叫愤青啊?误人子弟!:curse: 老片 发表于 2025-4-29 11:55
什么叫愤青啊?误人子弟!
人家也没掐着您脖子让您看啊!:dizzy::lol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4-29 13:18
人家也没掐着您脖子让您看啊!
打抱不平,伸张正义!:curse: 老片 发表于 2025-4-28 16:26
门槛儿太低满嘴胡吣!
驴唇与马嘴可以用AI拼起来的。 老鸵鸟 发表于 2025-4-30 09:27
驴唇与马嘴可以用AI拼起来的。
高科技害人!:Q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