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zihu 发表于 2007-5-21 20:40:00

[转帖] 东四 即将被拆迁 先建后拆

<p>北京 东四 即将被拆迁 ,贴图纪念古都风貌的又一劫</p><p>上周五,北京东单到雍和宫大街右路的每个胡同口贴出了一则告示,引得路人驻足观瞧。俺也凑了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则拆迁告示。说是要把东单到雍和宫这条马路向右拓宽50米。(具体内容见下图片)</p><p><img alt="" src="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14/8/28/113201e86ab.jpg" border="0" style="FLOAT: right; MARGIN: 0px 0px 10px 10px;"/></p><p><img alt=""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14/9/1/113201ebf78.jpg" border="0"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10px; TEXT-ALIGN: center;"/></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身为附近居民,偶见了这则告示委实不敢当真。且不说文中国家部委的名称错误(现在没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个机关),主要是半年多前,政府把这条街整治如新隆重开街的欢腾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俺还打心里对政府的这项举动深表赞赏。可还没过一年,就要整条街的扒掉,千万上亿的钱岂不是白烧了么。在网上查了查,还能看到当日的报道:<a href="http://forum.taobao.com/forum-11/show_thread----9050308-.htm#"><font color="#96b0af" size="2">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6/09/21/105@3430692.htm</font></a></p><p>&nbsp;</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8ff"><img alt="" src="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6/09/21/qlm060921-2-dc-08.jpg"/><br/>银街整治:在同类店面装修方面尽量体现整体特色</font></p><p align="left">  千龙网北京9月21日讯(记者 薛廷辉 戚连民) 现在来东单逛一逛,您会发现原来店铺密集、样式杂乱的银街变样了——经过三个月的整治,如今的银街传统中透着现代,古朴中透着<span>时尚</span>。小门脸,小品牌,小空间,小尺度,精巧而密集,却一个个显得外表亮丽、内蕴不俗,逛起来那叫一个舒服。</p><p align="left">  这条南起东单路口北至平安大街,全长2.7公里的商业街,自元朝建大都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形成,清代末期成了中西方文化、商品交流的汇集地,保留了许多上实际出奇地商业<span>信息</span>。</p><p align="left">  随着店铺的日益密集、人口的不断增加,银街两侧的门店样式日显杂乱,一些灯箱广告、牌匾设置、空驾电线不合规划,影响了市容,造成了安全隐患。今年2月,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将这条大街列入北京市重点大街整治工作。7月1日,东城区正式启动银街整治。</p><p align="center"><strong>整治:雕刻刀而不是推土机</strong></p><p align="left">  银街的整治是对整条街道的修复性整治,而不是“大拆大建”,用设计师的话说,整治用的是雕刻刀而不是推土机。</p><p align="left">  雕刻以减法为主。对2.7公里内的违法建设、临时建设、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广告设施及牌匾等进行全面拆除和整治。如今的银街,很难看到店铺门面上刺眼的不和谐因素,每一个牌匾似乎都在努力和整条街融在一起。</p><p align="left">  雕刻以<span>保护</span>历史文化、挖掘文物<span>建筑</span>为重。指挥部专门成立了风貌保护组。整治按照设计要求对沿街建筑外立面及商业门店进行全面整修,同时将这一做法延伸至道路两侧的胡同,力图使这条大街的历史风貌保护完好。破损的院门、院墙进行了恢复和更新,并粉刷成统一的灰色。除此以外,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如协和医院、协和医院别墅群等在整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具有一定文保价值的建筑也在此次整治中得到了清理和发掘。 位于东四南大街102号、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近代建筑“大兴公寓”在整治中被发现,并进行了复原装修,保持了朴实庄重的时代风格。</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6/09/21/qlm060921-2-dc-05.jpg"/><br/><font color="#0008ff">上世纪年代的建筑牌匾“大兴公寓”在被泥灰遮盖多年后重现原貌</font></p><p align="center"><strong>传统与时尚融会贯通</strong></p><p align="left">  整治贯彻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理念。整条大街从南到北,南段比较现代而北段传统风格建筑较多。对于南段的一些时尚店铺,设计中加入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而对于北段的传统建筑,除对其进行发掘和修复,也在店面、牌匾和周边的设计中加入了一些适当的时尚元素。通过这些精巧的设计,使传统和时尚在银街相互穿插点缀,融会贯通。</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6/09/21/qlm060921-2-dc-02.jpg"/><br/><font color="#0008ff">时尚的商铺与传统的建筑有机结合</font></p><p align="center"><strong>为每个商家设计个性化门面</strong></p><p align="left">  银街整治也是一项便民工程。这次整治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规划、设计、古建和文物专家的意见,不但在设计方案时请专家审定,而且在施工中还请专家到现场指导。这条大街有商户508个,需要整治门脸的有448个,为商家设计的方案就做了600多个,这些设计方案可谓量身定做。因此,大街的整治充分得到了商家的支持和理解,和工程指挥部主动签协议的商家达99%。</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6/09/21/qlm060921-2-dc-03.jpg"/><br/><font color="#0008ff">大街的整治得到商家的理解和支持,纷纷规范标牌、标识等</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8ff"><img alt="" src="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6/09/21/qlm060921-2-dc-06.jpg"/></font></p><p align="left">&nbsp;</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8ff">&nbsp;&nbsp;&nbsp; 以上为转载千龙新闻网内容。</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8ff">&nbsp;&nbsp;&nbsp;</font><font color="#000000">如此深得民心的工程只存在了短短半年多都还没怎么发挥功效呢,就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抹去,除了叹息就是气氛了。</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nbsp;&nbsp;&nbsp; 再撇开劳民伤财不说,如此大动作的拆迁二环以里的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对北京古都风貌的破坏又得添上浓重一笔了吧。东单、东四、北新桥,这些老北京叫的响的地名,将从人们记忆中的繁华市井变成与那条倍受争议的平安大道齐宽的大马路。东四十来条胡同以及其他如史家、干面、等大概二三十条胡同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这无疑是北京古都风貌的有一次劫难,悲哀啊,悲哀。</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nbsp;&nbsp;&nbsp; 我无语,为政府决策能效。我叹息,为北京古都风貌。</font></p><p>&nbsp;</p><p><br/><a href="http://forum.taobao.com/forum-11/show_thread----9050308-0-.htm">http://forum.taobao.com/forum-11/show_thread----9050308-0-.htm</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1 20:42:30编辑过]

zyibm 发表于 2007-5-21 20:52:00

都是钱烧得!现在的ZF是无知的!

dingzihu 发表于 2007-5-21 20:54:00

[转帖]再过两月,东四 将不复存在了,北京古都又遭一劫,悲哀!钱粮胡同

<p><a id="" href="http://forum.taobao.com/forum-27/show_thread----9050148-.htm#"><strong><font color="#0044dd">钱粮胡同</font></strong></a>:</p><p>政府又要拆迁了,这次居然要把东单到东四到雍和宫整条街拓宽50米,上周五在这条大街的各个胡同口贴出了拆迁公告,俺都有点不相信这是真的。</p><p>因为这条大街年前政府刚投资上亿元进行了全面整治,各家门店与政府各掏一半钱装修门脸,使整条银街呈现出各具特色又整体协调的古都特质。商家和百姓当时都角口称道。</p><p>不曾想,还没过一年,刚整治好的银街马上要成为记忆了,东四那些特色小店啊,也将成为历史了。北京古都风貌又遭一劫啊,俺心痛。</p><p>&nbsp;</p><p>俺的博客上贴了些图片,<a href="http://forum.taobao.com/forum-27/show_thread----9050148-.htm#"><font color="#0044dd">www.chongpeng.blog.sohu.com</font></a>,关心的去看看吧!</p><p><br/><a href="http://forum.taobao.com/forum-27/show_thread----9050148-0-.htm">http://forum.taobao.com/forum-27/show_thread----9050148-0-.htm</a></p>

析津志 发表于 2007-5-21 20:55:00

严重抗议这种拆迁行为.

selima 发表于 2007-5-21 20:56:00

铺面房到底拆还是不拆,里面的民房把人轰走如果不拆又要做什么

斑马 发表于 2007-5-21 21:01:00

<p>我刚琢磨过味来!这八条和十二条都还有教堂遗址呢!别给我拆了!洋教的教产拆了可有地方讲理!</p>

独在异乡 发表于 2007-5-21 21:0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yibm</i>在2007-5-21 20:52:49的发言:</b><br/>都是钱烧得!现在的ZF是无知的!</div><p></p>有意为之,比你想象的聪明多了,无知?

老盘子 发表于 2007-5-21 21:10:00

<p>我严重怀疑政府的管理能力!这TM叫什么玩意儿,变得比猴还快</p>

西辰光 发表于 2007-5-21 23:09:00

<p>是说把这些新弄的又都拆了?以为玩儿啊~ !反对!不能拆~</p><p>拆了北京交通就能好么 </p>

nightfire 发表于 2007-5-22 21:53:00

上周还去了呢,没注意到,说心理话改造后感觉确实好了很多,确实是近些年老城改造的比较得人心的工程,现在又这么搞,是哪个混蛋官和黑心开发商勾结的,难道全要建设的跟长安街一样宽?多缺心的规划,现在正在换界期间大家要团结,把这个无用工程搅黄了,我现在真的对GCD政府非常反感

飞哥 发表于 2007-5-24 14:09:00

<p>东四八条拆迁曾开两次专家论证会 首次论证时有专家明确反对<br/>“反对派”未受邀二次论证<br/><a href="http://www.jinghua.cn/">www.jinghua.cn</a> 2007年05月24日来源:京华时报记者:马晋勇<br/>&nbsp;<br/>  对于已到来的拆迁,东四八条居民心情复杂。</p><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5/2007524149277705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p>(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刘军 摄 <br/>&nbsp;<br/>  14日,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开始了8年中第三次拆迁。旧城区胡同拆迁,引来各方面的关注与质疑。</p><p>  有关部门针对该项目曾两次举办专家论证会。记者调查发现,在第一次论证会上有专家提出坚决的反对意见,而在第二次论证会上,提出反对意见的专家未受邀出席。</p><p>  第二次论证会上没有反对意见。最终,危改项目顺利动工。</p><p>  5名专家受邀论证</p><p>  5月14日,随着东四八条9号院两间平房的被拆,该地区又一轮拆迁行动开始了。这是8年中的第三次拆迁。</p><p>  不过,这一次拆迁可能不会像前两次那样半途中止。东四八条的居民从新闻中了解到,这一次,似乎走完了所有审批程序。</p><p>  旧城拆迁的审批涉及诸多棘手问题,《旧城内危改项目规划审批程序流程图》显示,这类拆迁需经国土、文物、交通、园林、危改部门的审批。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项目还需要经过专家论证。</p><p>  2006年10月中旬,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专家论证会召开。被邀专家有5人,分别是罗哲文、李准、王世仁、郑孝燮、宣祥鎏。</p><p>  有资格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是被北京市政府严格限定的。2000年左右,北京市政府聘请吴良镛、罗哲文、郑孝燮、谢辰生、李准、徐苹芳、王世仁、宣祥鎏等10名著名文物、规划、古建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小组。涉及北京重大文保规划项目,有关部门都需要请这10名专家中的5到7位进行论证。</p><p>  这些老专家们,主持参与过许多论证会,其中曾以一致反对的形式“枪毙”掉西单地区某项目。专家论证会一度被民间胡同保护人士视为抵抗破坏古都风貌最有力的战场。</p><p>  不过,这一次,战场没有硝烟。</p><p>  论证会未议“可行性”</p><p>  在被邀参加项目论证的5名专家中,国家文物管理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因有事未到会。实际参加论证的专家只有4人。</p><p>  按论证会的惯例,论证会应首先讨论该项目是否可行;接下来,再讨论具体设计、施工方案。但在这次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回忆,“项目是否可行”的第一步骤并没有进行。</p><p>  原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建筑师、参与论证的专家李准回忆,大家主要是对危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研讨。讨论的问题包括该地区被拆后,建起来的新建筑应不应该是四合院;如果要建楼,高度应控制到多少;过街楼该不该建等。</p><p>  “所有讨论的问题都是建立在该区域已经被拆迁的基础上。”李准说。</p><p>  李准本人反对重建“仿古四合院”,“开发商的方案提出要‘建立四合院’,但建得再好,也不是‘保留原貌’。而且,这种‘推倒重来’不是文保提倡的‘修整、修缮,保存、保留’。我个人不主张‘新建’”。</p><p>  基于这个主张,李准在论证会上还反对开发商把项目命名为“今都王府”。“这附近历史上本来就没什么王府,为什么要生造一个?我看这就是开发商为了把项目炒热的一种手段。”</p><p>  虽然专家们对设计方案提出种种意见,但没有人对会议流程省略掉第一步骤提出异议。李准说,开发商提供的材料说,该地区历经两次拆迁,拆掉面积已达三分之二,“拆迁已成事实”。</p><p>  这次论证会后,包括未到会的罗哲文,5名专家都分别给出了书面意见。在这些意见当中,无一人表示反对项目开建。</p><p>  按规划审批流程,这些专家意见被送达市政府有关决策者手中。最终,今年1月26日北京市有关部门下发一份文件,同意东四八条、九条开始拆迁。</p><p>  “反对派”从论证会消失</p><p>  该危改项目是否确实没有反对意见?</p><p>  早在2006年上半年,对于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北京市规委曾组织过6名专家参与论证会。</p><p>  那次的专家名单中,除了前文提到的5名专家外,还有文保专家谢辰生。</p><p>  在那次论证会上,谢辰生很明确地提了反对意见:“我反对在这个地方建楼。这是北京旧城区,周围都是四合院,建起楼来像什么样子。”谢辰生说,那里是平房保护区,不能搞这么大的工程。</p><p>  这一次论证会,最终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仅以“专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而结束。</p><p>  对于自己未能参加第二次专家论证会,谢辰生说,他并不知道原因,“我没有接到过第二次论证会的参会通知”。他说如果通知他参加,他仍会发表反对意见,“我的意见不会变,就是在那个地方盖楼房绝对不行,不管新做出的建筑多么仿古,也有悖于旧城保护的原则”。</p><p>  “原居民”专家未受邀</p><p>  另有一名专家徐苹芳一直未被邀请参与论证,徐苹芳是专家顾问组10名专家之一,并且曾在东四九条的一个四合院内“住了近半个世纪”。作为“原居民”,徐苹芳从未在论证会上出现过。</p><p>  徐苹芳是该项目的“反对派”,他认为,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北京市第一批认定的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护,更不能进行整体拆除。</p><p>  “这种事情,不是我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徐苹芳说。在不少场合下,徐苹芳曾公开发表过很多反对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立项的言论。</p><p>  据记者了解,论证会具体由哪些专家参与,是由召集方确定的。一般来说,这样的论证会召集方大多为规委、建委。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的专家论证会,是由北京市规委召集的,记者就此事致函市规委,截至发稿未得到任何回复。</p><p>  规划专家李准告诉记者,现在的一些论证会,未必是专家能完全决定的。他透露,一些本该由专家独立判断的会议上,会出现设计单位甚至开发商的身影。另外,也有一些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传达到专家那里。</p><p>  李准认为,这种专家论证机制,应该变得更严格一些。  本报记者 马晋勇</p><p>&nbsp;</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4 14:10:42编辑过]

独在异乡 发表于 2007-5-24 20:19:00

<p><strong>李准认为,这种专家论证机制,应该变得更严格一些。</strong></p><p>专家真客气。</p><p>不过说多了就不让你说话了,也够难为的。</p><p>对于旧城保护,专家论证本是领导有别于其他项目专门开的一个小口子,因为没有这个形式,风险大,不好向上交代,领导更希望专家顺利同意,这样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嘴都能堵住。有识之士也眼巴巴盼着专家仗义执言,否掉那些断子绝孙的项目。无论对谁,专家论证都是唯一一次机会。</p><p>对于大多数人甚至包括领导,心里都清楚,对于那些所谓的项目专家肯定持反对意见,但为了经济建设,为了摆平各方的关系,一定要想办法走个能通过的形式。对于不想干又不得不干的事,所有人一样,尽可能钻空子,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甚至使用操纵,包揽,改规则改程序等等手段。项目方,组织方是强势,主动方,志在必得。专家方呢,于是,我们的专家有些就被排斥了,尚能到场的说话就不得不客气点,否则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了。</p><p>也还有些不知哪儿来的是什么专长的专家,不知所云。</p><p>如此等等,</p><p>这么多年了,专家论证的效果不是明摆着。当然,要没有专家论证这点儿可怜的形式,旧城也许已经不存在了。从这个角度说,专家论证迟滞了破坏的速度。也仅仅是迟滞而已。但这绝非更严格专家论证机制能解决的问题。</p><p>谁还能对旧城保护持乐观态度呢?</p><p></p><p></p>

nightfire 发表于 2007-5-27 17:4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飞哥</i>在2007-5-24 14:09:53的发言:</b><br/><p>东四八条拆迁曾开两次专家论证会 首次论证时有专家明确反对<br/>“反对派”未受邀二次论证<br/><a href="http://www.jinghua.cn/">www.jinghua.cn</a> 2007年05月24日来源:京华时报记者:马晋勇<br/>&nbsp;<br/>  对于已到来的拆迁,东四八条居民心情复杂。</p><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5/2007524149277705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p>(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刘军 摄 <br/>&nbsp;<br/>  14日,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开始了8年中第三次拆迁。旧城区胡同拆迁,引来各方面的关注与质疑。</p><p>  有关部门针对该项目曾两次举办专家论证会。记者调查发现,在第一次论证会上有专家提出坚决的反对意见,而在第二次论证会上,提出反对意见的专家未受邀出席。</p><p>  第二次论证会上没有反对意见。最终,危改项目顺利动工。</p><p>  5名专家受邀论证</p><p>  5月14日,随着东四八条9号院两间平房的被拆,该地区又一轮拆迁行动开始了。这是8年中的第三次拆迁。</p><p>  不过,这一次拆迁可能不会像前两次那样半途中止。东四八条的居民从新闻中了解到,这一次,似乎走完了所有审批程序。</p><p>  旧城拆迁的审批涉及诸多棘手问题,《旧城内危改项目规划审批程序流程图》显示,这类拆迁需经国土、文物、交通、园林、危改部门的审批。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项目还需要经过专家论证。</p><p>  2006年10月中旬,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专家论证会召开。被邀专家有5人,分别是罗哲文、李准、王世仁、郑孝燮、宣祥鎏。</p><p>  有资格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是被北京市政府严格限定的。2000年左右,北京市政府聘请吴良镛、罗哲文、郑孝燮、谢辰生、李准、徐苹芳、王世仁、宣祥鎏等10名著名文物、规划、古建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小组。涉及北京重大文保规划项目,有关部门都需要请这10名专家中的5到7位进行论证。</p><p>  这些老专家们,主持参与过许多论证会,其中曾以一致反对的形式“枪毙”掉西单地区某项目。专家论证会一度被民间胡同保护人士视为抵抗破坏古都风貌最有力的战场。</p><p>  不过,这一次,战场没有硝烟。</p><p>  论证会未议“可行性”</p><p>  在被邀参加项目论证的5名专家中,国家文物管理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因有事未到会。实际参加论证的专家只有4人。</p><p>  按论证会的惯例,论证会应首先讨论该项目是否可行;接下来,再讨论具体设计、施工方案。但在这次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回忆,“项目是否可行”的第一步骤并没有进行。</p><p>  原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建筑师、参与论证的专家李准回忆,大家主要是对危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研讨。讨论的问题包括该地区被拆后,建起来的新建筑应不应该是四合院;如果要建楼,高度应控制到多少;过街楼该不该建等。</p><p>  “所有讨论的问题都是建立在该区域已经被拆迁的基础上。”李准说。</p><p>  李准本人反对重建“仿古四合院”,“开发商的方案提出要‘建立四合院’,但建得再好,也不是‘保留原貌’。而且,这种‘推倒重来’不是文保提倡的‘修整、修缮,保存、保留’。我个人不主张‘新建’”。</p><p>  基于这个主张,李准在论证会上还反对开发商把项目命名为“今都王府”。“这附近历史上本来就没什么王府,为什么要生造一个?我看这就是开发商为了把项目炒热的一种手段。”</p><p>  虽然专家们对设计方案提出种种意见,但没有人对会议流程省略掉第一步骤提出异议。李准说,开发商提供的材料说,该地区历经两次拆迁,拆掉面积已达三分之二,“拆迁已成事实”。</p><p>  这次论证会后,包括未到会的罗哲文,5名专家都分别给出了书面意见。在这些意见当中,无一人表示反对项目开建。</p><p>  按规划审批流程,这些专家意见被送达市政府有关决策者手中。最终,今年1月26日北京市有关部门下发一份文件,同意东四八条、九条开始拆迁。</p><p>  “反对派”从论证会消失</p><p>  该危改项目是否确实没有反对意见?</p><p>  早在2006年上半年,对于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北京市规委曾组织过6名专家参与论证会。</p><p>  那次的专家名单中,除了前文提到的5名专家外,还有文保专家谢辰生。</p><p>  在那次论证会上,谢辰生很明确地提了反对意见:“我反对在这个地方建楼。这是北京旧城区,周围都是四合院,建起楼来像什么样子。”谢辰生说,那里是平房保护区,不能搞这么大的工程。</p><p>  这一次论证会,最终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仅以“专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而结束。</p><p>  对于自己未能参加第二次专家论证会,谢辰生说,他并不知道原因,“我没有接到过第二次论证会的参会通知”。他说如果通知他参加,他仍会发表反对意见,“我的意见不会变,就是在那个地方盖楼房绝对不行,不管新做出的建筑多么仿古,也有悖于旧城保护的原则”。</p><p>  “原居民”专家未受邀</p><p>  另有一名专家徐苹芳一直未被邀请参与论证,徐苹芳是专家顾问组10名专家之一,并且曾在东四九条的一个四合院内“住了近半个世纪”。作为“原居民”,徐苹芳从未在论证会上出现过。</p><p>  徐苹芳是该项目的“反对派”,他认为,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北京市第一批认定的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护,更不能进行整体拆除。</p><p>  “这种事情,不是我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徐苹芳说。在不少场合下,徐苹芳曾公开发表过很多反对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立项的言论。</p><p>  据记者了解,论证会具体由哪些专家参与,是由召集方确定的。一般来说,这样的论证会召集方大多为规委、建委。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的专家论证会,是由北京市规委召集的,记者就此事致函市规委,截至发稿未得到任何回复。</p><p>  规划专家李准告诉记者,现在的一些论证会,未必是专家能完全决定的。他透露,一些本该由专家独立判断的会议上,会出现设计单位甚至开发商的身影。另外,也有一些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传达到专家那里。</p><p>  李准认为,这种专家论证机制,应该变得更严格一些。  本报记者 马晋勇</p></div><p>这事也没开听政会么?凭什么当地原住民没发言权,到叫开发商,政府,和所谓的专家给老百姓做主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 东四 即将被拆迁 先建后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