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活在胡同里 胡同只残存在梦中
<P>北京建城史有3000年。从忽必烈营造元大都算起,也有近800年。那时的元大都的营造几乎都不存了,但元大都并没有消失掉,现在,它就活在胡同里。北京长安街以北的每一条胡同都和这座800年的古都有关,北京的胡同活着,元大都也就活着。考古学家说,胡同是一个出现在元代的名字,它的原意是“帐篷与帐篷之间的通道”。胡同被忽必烈营造元大都时广泛地应用。
在现在胡同在一条一条地消失。因为胡同的消失,北京正在改变着模样。
一条胡同,一个活着的元大都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苹芳的眼里,孟端胡同不是一条普通的胡同。它是一条有800年历史的胡同,是活着的元大都。
1964年至1974年的十年间,他做了一项工作,在元大都光熙门到北土城之间进行钻探考古,证实了北京长安街以北的街道都是元大都城的旧街。此发现表明,明清的北京城因袭了元大都的规划设计格局,将北京城的历史延长到800年。
元代房子的式样和风格留下来了,街道和胡同都没有变,它们还是原来的样子。这就是北京的风格、风貌。
2004年的某一天,北京西城孟端胡同里的最后一盏灯灭了。
孟端胡同在北京城成千上万条胡同里是一条普通的胡同,在这个胡同存在的几百年里,住过王侯但也住着寻常的百姓。
2004年12月,是它的最后的日子,以后世上再无孟端胡同的存在了,周边的几十条胡同也随之在北京的地图上永远地失去。
相伴了一生的老邻居散了,长了上百年的古树倒了,古老的灰砖灰瓦的房子拆了,一条胡同消失了。
一组三所大院“孟端45号”正在迁建中。围绕这所建筑曾进行过长达4年的拆除与保留的争论。尽管国家文物局局长称誉说,“我看过北京260多个四合院中,这个院子是上上品”,它最后的命运仍是迁建他处。
2004年12月3日上午11时,天气寒冷,75岁的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陈志华大老远从清华赶来看孟端45号的迁建。
一个工人站在3米高的墙头,手拿十字镐,用力刨下去,往外一别,一大片灰色的方砖夹着尘土从3米高的墙上轰然坠下。
站在围板外的陈老先生大怒,大吼起来:“快停下来!有这么迁建的吗?老砖的边角要碎的!”没有人理会这位白发老人的呼喊,包工头和工人们连认都不认识他。孟端胡同就这样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寂灭了。
其实这样的结果,孟端胡同里的老居民早就预感到了。
2003年年底,记者走进孟端胡同的一个小院里,一对老夫妻正在忙碌,他们在拆祖传老屋内的老隔扇门。
那门是由一块块木雕花组成的,有葫芦、花篮、变形的福寿纹。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留下来的,只是知道这是个“老东西”,毁了就没有了,想保留下来。妻子把拆下的一组组雕花托在手掌上,让记者看,赞叹着古老的工艺:“整个门没有一根铁钉,雕花全是嵌上去的。”
2004年9月9日,孟端胡同37号的人们搬离了居住了将近70年的老屋。男主人说:“我们是一步三回头走的。”走之前,他们提前打下了院子里核桃树上的果实。
“这是最后的收成了”,他们让果实铺满一地,用照相机照下这一切,还请人给房子前前后后都录了像,全家老小在家门口的石门墩前留了影。
“一个星期后,我回来看我的房子,发现它们已经永远地不在了。”这个60多岁的男人伤感地说。
停泊在梦里的胡同
徐苹芳摊开三张地图———元大都图、明北京图、清北京图,三个朝代里皇家宫阙发生很大变化,但北京的中轴线没有变,街道依然是元大都定下的九经九纬纵横18条道路,北京的胡同也没有变,在长安街以北它们整齐地排列着,东西两道城门之间,平等布置着22条东西向平行的胡同,胡同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都是79米,靠大街的头一条胡同宽一点,达100米。这条规律就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在长安街以北的旧城内反复出现。
孟端胡同就是这些平行排列的胡同中的一条。元大都被笔直的纵横大街分割出来的胡同方区被称为“坊”。唐长安的坊有坊墙,如一个个城堡,坊门晨开暮关;元大都则用幽静的胡同代替了坊墙。在明代的地图上,南阜城门内大街北到复兴门大街的孟端胡同所属的方区被称作“金成坊”。
孟端胡同没有了,曾经住在那时的老邻居们都四散而去。仅仅过去几个月,当我们试图联络曾经拜访过的人家时,发现很多人再也找不到了。就像一棵大树失落的叶子,很难确定它们漂泊的方向一样,这些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彼此相伴着几乎度过一生的人瞬时间已是陌路。
经过辗转努力,我们联系到了四家,一家搬去了河北,一家在大兴县城,一家在距大兴县城10公里的农村,只有一家还留在北京城里,住在北京城的南部。
“我们都是一块长大的,上的是广宁伯街小学,我们每天从一条细得只能穿过去一人的斜胡同里穿过去就到学校了,华嘉胡同住着苏老师,她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她现在还活着,现在也不知搬到哪里去了。”一位70岁的老人向记者回忆童年。
“我不再想孟端胡同了。”一位60岁的大妈说。“是不想还是不愿意想?”记者追问。“不愿去想。”大妈回答的时候,把“不愿”二字咬得很重。白天不去想,但夜晚孟端胡同就会重回梦里。“孟端胡同长在梦里了,梦里的孟端胡同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啊!”老人长叹。
“我每回进城(现住在大兴),都会去看看。我沿着武定胡同慢慢地走,(实际上武定胡同已经变成了一条大马路)转到锦什坊街,看看齐白石故居,再转回孟端胡同。什么也看不着了,但不去心里空落得慌。”大妈说这些话的时候反而像梦游一样。
居民的记忆,能够连缀出一条胡同的历史,一座北京城的将近100年历史。因为有人的气息有人的故事,这历史饱满、鲜活而生动。
这是一所由三组平行的四合院组成的大院子,它在整个孟端胡同里显示出特别之处:大门宽大,门口立着两个石制的门墩,门两侧立着拴马柱———房屋旧主人非一般的身份。
一位老太太居住这里已经60年了,在她的记忆里,这所四合院的特别之处是院子里没有树,树都植在院子的四周,而且都是果树,海棠、桃、柿子、枣、白果、核桃……让人时时感觉到安全与丰足。
“拆的时候白果树已经有一人合抱那么粗,应该有上百年了,我们打白果的时候,还在感叹这是最后一年的收成了,记得小时候,白果当药材治过不少人的病。”
24间房位于整套四合院的正中间,一个大家族居住在其中,这是中国人的平生理想,就是“置家”。
在她的记忆里,不少于十个孩子出生在这所院子里,父亲精心经营着他的家,院子的中间是一个大花坛,种着太平花和美人蕉,他们兄妹白天在院子里学骑车,晚上躺在院子里数星星。
1958年到“文革”是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变化巨大的另一个时期,政府号召居民将自己的房子腾出来出租或由政府经租,然后是产权上交,私产变为公产,再后来是四合院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房屋失修迅速朽坏。
1980年代落实政策,她艰难地要回了几间自己的房子,但很快墙上就写上了拆字。
无处安放的胡同文化
谁懂北京的胡同?在现代的高楼面前,一条条胡同看上去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它们却是一个活着的世界上最伟大的800年古都的细胞,是一个从历史深处一直活到现在的都城的印迹。每一条胡同都有一个它自己的文化,每一条街都有它自己的韵味,当一个又一个细胞破灭,一条又一条胡同消失,便是800年古都的死亡。
孟端胡同在元代已经有了,孟端这个名字在明朝的北京地图上就已经标识了。在这个区域里消失的不仅仅是一条孟端胡同,还有大盆胡同、小盆胡同、武定胡同等几十条胡同,是整个坊区的消失。
记者找到了一年前把自己家隔扇门上的雕花收藏起来的那对老夫妇,那五组古老的隔扇门现在安装在他们在大兴农村的新家里。这是他们从北京城的旧居里带出的惟一物件。记者惊叹于它安装在农民的瓦房里竟也那么地妥帖,隔扇门被小心地擦拭过,更显古老风韵。
他们的经济状况甚至买不起大兴县城的房子,他们不愿意拖累子女,就住在乡下农民的房里。
“我喜欢四合院的感觉,乡下可以住院子,你看我特意保留了屋子的高台阶,这和孟端胡同我家的高台阶一样。门口常常也有叫卖声,让人感觉好像是孟端胡同里的叫卖一样。”
在他们记忆里最鲜活的是在胡同里叫卖的带着露水的红草莓,相邻的护城河里游动的小虾,锦什坊街上的热闹。
除了记忆还是记忆,孟端胡同里所承载的几百年历史无处安放。孟端胡同的西头是一座王府,也就是孟端45号三组大院,另一头是热闹的锦什坊街,再往前是齐白石故居,故居往北又是一座王府———顺承王府。“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还记着孟端胡同的样儿,等我们老了走了,孟端胡同就真的死了”。
记者注意到除了那隔扇门外,农舍里还挂着两幅放大的照片,一张是一位外国画家坐在孟端胡同里画画,另一张是男主人的照片,两张照片的背景都是相同的———幽静的胡同,古色古香的门楼。“那就是我的家,孟端胡同39号,这就是我们能保留下的东西。”主人指着照片说。
胡同里繁衍出来的文化因为胡同的消失而无处安放四处流浪。孟端胡同39号门前有一对石门墩,主人想给它们找一个地方,“一个想了随时可以去看、一个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存放的地方”,最后找到的这个地方是北京真觉寺内的石刻艺术博物馆。他们把它捐给了博物馆。
但这样的家并不好找。2004年12月24日记者敲开了保留下来的齐白石故居的门,发现保留下来的也有自己的尴尬。
周围的胡同全没有了,齐白石故居就裸露在车水马龙的马路边上,显得非常突兀。
故居所在的跨车胡同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齐白石故居一个孤独的门牌号———“跨车胡同15号”。
“当年这里是文人墨客社会名流齐聚的地方,我爷爷就站在这大门口迎来送往。你现在坐的凳子,就是周恩来总理坐过的。”齐白石的孙女、画家齐自来说,“我们现在变成了孤岛,高楼把我们围成了井底之蛙。”
齐家后人还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2次修缮故居,而现在他们从有关部门得知,如今的政策是“谁居住谁修缮”。
每当从世界各地来的客人要求参观故居时,他们都是拒绝,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将这座破败的故居让人们参观,无法展示曾经在这所院子里发生的历史,更无法将这个每一片瓦都充满了文化底蕴的屋子发扬光大,只能看着它慢慢朽坏下去。
与齐白石故居相依相存的胡同消失了,和齐家交往的邻居们散了,这所故居的人文地理生态就没了。
希望胡同不仅仅停泊在梦里</P> <P><b><FONT color=#000099>心在滴血--悼念孟端胡同45号院</FONT></b></P><P>有朋友劝我,不要再去想孟端胡同45号院了,那只会伤害你自己的身体.但我如何能不去想它呢?仅仅在十四天以前,它还好端端地在那里,那么美丽那么高贵那么完整,沉淀着几百年的文化,又从来没有失去过呵护:三层两千多平米的四合院,五米高的北房,粗壮的房陀,垂花门和两侧绿色的走廊,一切都依然如故没有任何的残缺.
还有那些丁香树,松树,竹子,海棠和柿子.风一吹动,丁香花便泻满一地,风一吹动,那已长成海的竹林便挲挲作响.在大粒的雨珠落在碎石甬道上的时候,我可以听见昔日的几代王爷缓缓关住朱红大门的声音,不知他们从何处来又走向哪里…..
我是在一年半以前走进这座令人倾倒的大宅院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它是一座王府的遗存部分,只感觉到了它的皇家气派,后来我查阅了 “燕都丛考”和王府专家金寄水及冯其利的文章,才了解了它的身世:这是雍正皇帝之孙果郡王的府第,果郡王的家族在此一直从乾隆二十八年住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过去此府的范围西至顺城街北至小盆胡同,但有一大半已在近年被悄悄地拆除了.
在此后的这段时间里,不少教授和领导都去领略过它的美好.我一直在为它求情,梁从诫先生也特意写过信强烈要求保护.在我最后的一封信里,是建议把45号院做成一个最高品级的饭庄,酒店或俱乐部等,希望像欧洲国家那样来善用自己的一些文物建筑,那是最有身份的去处啊.我劝说,在日后高楼林立节奏紧张的金融街里,白领们会多么高兴到一所古典庭院里休息一下.可是我的话谁也听不进去.
北京没有一座宅子能惊动那么多的人,得到那么高的赞赏.国家文物局局长走进去以后兴奋地表示: “太好了,这是四合院中的上上品”.历史学家梁从诫在电视台采访时曾感叹道: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四合院”.
然而孟端45号院又是死得那么凄凉和凄惨.它是在半夜里被偷袭和暗杀的.在11月30日晚上,开发商派大批民工包围了这座文物建筑.凌晨闻讯赶来目睹了现场的一位年轻记者向我描述了当时的经过:每个房顶都爬上了几个民工,把一片片的瓦掀起来再沿着钢管掼到地上.他说着时声音都像哭了,他说看着那么完好的大宅被拆掉他难受至极.他告诉我没拍几张照片就被粗暴地推走了,还受到了人身威胁.
从那一夜开始,直到现在已整整十四天,果郡王府美丽的身体便被一刀一刀地割下了,我时时都听得到它的呻吟,我为不能去营救它而感到内疚和绝望.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有多么好,我真希望桌子上的日历还停留在11月的最后一页.我想象着自己把45号院的大门推开,领着国内外的游客走进来,他们的眼睛里会流露出惊喜和仰慕,我则会为我的北京感到骄傲,虽然已经是所剩不多的骄傲.
但45号院已经是一具被肢解的尸体,有的部位被假腥腥地编上了号,有的部位则已被铁镐砸得粉碎.再过些天,据说这里会被铺上水泥,变成金融街街区里的一条马路,或称为 “二环辅路”.其实只要把路往东边或西边偏一些,便能把45号院保下来,但如此就要影响到两边大厦的体积即容积率,说到底把果郡王府拆除无非是为了给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腾出地皮.
在45号院遭到暗杀的前夕,我已发现了不祥的预兆,就是在它周围匆忙立起来的护拦板.我急了但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可以用来保护它,除了一个软弱无力的电话筒,我对着它整整呼叫了一天,向所有我认为可以寄与最后一点希望的人.当夜色降临的时候,我又把希望押在了下一个日出之后,没想到他们却提前动手了,在整座城市都在沉睡的时候.
孟端45号院今天已经是一地瓦砾,只剩下一棵棵的大树,在可怜地等待着它们酸楚的命运.再入春时,我知道我在这里再也听不到叽叽喳喳吵成一片的鸟叫声了,那每当泛绿时成群结队飞进院子里的布谷鸟,喜雀,乌鸦和麻雀是再也不会飞过来了.
我心中真是感到非常的悲哀,不知道北京为什么就留不住它最后的这一点美好.我不知道今天的成年人如何面对孩子们的眼睛.从北京到全中国,就这么无情地拆呀拆呀,我们还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
孟端45号院的照片曾是被我多次展出的,但它们今天竟变成了遗照.
看着这些照片我心里在滴血</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85%" border=0><TR><TD 14px" align=middle width="100%"><FONT color=#000099><B>什么是北京的灵魂?</FONT></B></TD></TR><TR><TD 14px" align=middle width="100%">2005-5-6 徐苹芳</TD></TR><TR><TD 14px" width="100%">
北京是由三个大系统组成的,一是它的街道系统,北京的街道和胡同像是一个人的骨架、筋络,定下这个街道系统之后,才填上了北京的其他内容。然后是它的建制,先是宫殿、太庙、社稷、衙门、民居,最后才是建筑的式样。宫殿有宫殿的样子,民居有民居的样子,各不相同。胡同就是相对封闭的居住区,灰砖灰瓦,映衬着金碧辉煌的高大宫殿。三个要素构成了北京整个的风格,三个缺一都不是北京。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代表北京旧城风貌的便是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布局,大街胡同,横平竖直,规规整整,如果你乘飞机在北京上空鸟瞰北京城里,你将会被宏伟的北京街道胡同布局所震撼。
北京是世界最后的首都城市精华,中国城市和欧洲城市是两回事,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史上是单独的一个类型,没有中国的城市,世界城市史就是不完整的。欧洲从中世纪城市一出现开始,就是自由的城市,他们的城市的目的是手工业和商业,城市里没有惟一的中心,街区都是围绕着大庄园、大教堂发展起来的,是自然形成的,不是规划出来的。而北京是规划出来的。元大都是先有规划后有城市,先有图纸后施工的。以帝王为主的城市,没有可以和北京相比,是城市规划的经典之作,在世界城市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
2002年2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这25片保护区总占地面积为1038公顷,约占旧城总用地的17%。其中传统胡同住宅保护区包括西四条至八条、东四北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基地区。据悉保护区将再增加15片。而在保护区之外的胡同,将在旧城改造中消失。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TD></TR></TABLE> 大会糖同志,你见过孟端胡同45号正被拆除时的照片吗?直到最后,文物保护专家曾经提议,金融街可以建,但您把45号留下,您开个饭馆不好吗?结果呢,全TM拆!强盗,就是强盗! <P>你终于叫对我的ID了</P><P>http://img.shangdu.com/images/newsimg/2004-07/16_29_11598.jpg</P><P>以前它犹在的时候</P><P>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51213105250973.gif</P>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5121314413247.gif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551213151796062.gif 哈哈哈哈哈哈 <P>初二那天,我从哥哥那回家,到站下车后,我居然问家人这是哪里?平时路上人来人往,人满为患,也没太注意街上发生的变化,怎么突然间写字楼,公寓拔地而起,转眼间我生活的地方都不认识啦。。。。。。。</P><P>我心里一阵阵酸痛,也感到很凄凉。北京变得真叫人痛心。。。。。。</P><P>现在北京的骨架和筋络都断啦,老北京城的相貌只能靠回忆。。。。。。</P> 孟端45在历代帝王庙旁边重建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