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 发表于 2009-5-7 00:06:00

<p><font face="Verdana">19.王文超</font></p><font face="Verdana">
<p><br/>王文超,男,59岁,河南临颖人,现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p>
<p>1996年至1999年,任洛阳市委常委、秘书长;1999年1月,任洛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01年6月,任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后任郑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2003年2月,任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3年4月,任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2006年1月,任郑州市委书记;2006年5月,任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p>
<p>中原地区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王文超同志作为洛阳市、郑州市的曾任和现任城市管理者,在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洛阳工作期间,他大力倡导龙门石窟的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开展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使龙门石窟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并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大力开展大遗址的保护工作,使洛阳成为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工作的示范基地。2001年来郑州工作后,他更是致力于推进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郑州市被认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连续多年成功承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初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申遗工作进展顺利,大河村遗址、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宋陵等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介绍郑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介绍郑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坚持每月都要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行考察、调研和指导,在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他自己也渐渐为众多文化遗产保护者和研究者所熟知。</p>
<p>一、坚持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者</p>
<p>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郑州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郑州各类文物古迹达24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2项,国家确立的“十一五”大遗址保护规划中,郑州占了5处,是拥有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王文超同志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他多次提出:“郑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保留了中华民族最初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郑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具有唯一性、真实性与艺术性,若丧失了这些,城市的特色也就无从谈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赋予郑州的历史使命。”正是这一历史使命感,促使他高度重视和自觉主动地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6年组织编制的《郑州市“十一五”规划》和2008年初修订的《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充分考虑了文物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统筹进行了规划部署。2006年底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奋力实现文化发展新跨越”,成为郑州市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奋斗目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王文超同志组织有关部门,重新审视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从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入手,不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p>
<p>王文超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规划的编制。他指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在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关键。”“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要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必须谋划在先,着眼长远。”在王文超同志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郑州市先后制定颁布了《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郑州商城保护管理规定》、《观星台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在全国压缩事业单位编制情况下,郑州市将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升格和大规模扩编,成立郑州市文物稽查大队,在全市建立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加大文物保护行政执法力度。先后编制完成了《郑州商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嵩山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郑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体保护规划》《郑韩故城总体保护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这些规划的编制、修改他都亲自过问、听取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正是由于这些法律、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郑州的文化遗产保护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权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2004年,郑州市成立了郑州古都学会,2007年成立嵩山文化研究会,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支持两个学会开展研究活动,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服务。正是在这种大力的领导和推动下,郑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地位明显改善,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p>
<p>二、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境界,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者</p>
<p>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历史留给郑州的文化遗产繁多而珍贵。历史理应受到尊重,王文超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2003年,时任郑州市长的王文超同志组织有关部门强力推进郑州商城保护和宣传工作,启动“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项目,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宣布,郑州被认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地、建都地。很长一段时间,黄帝故里拜祖一直由民间自办。2006年起,郑州市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开始承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王文超同志对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给予高度关注和极大支持,每年都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对黄帝故里的修缮扩建、仪程的设定、活动的安排等作出安排部署。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拜祖大典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规模一年比一年大,规格一年比一年高,影响一年比一年深,全市的文化、旅游、文物等厚重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北宋皇陵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陵区面积达到160多平方公里,保护工作有很多困难。王文超同志对这一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听取专家意见后,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多次研究,争取上级文物部门支持,安装了集地下拾音报警、视频红外监控和巡更系统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科技现代化防护设施,全面监控陵区内的一切声音和图像,开创了我国田野文物保护的新路子。为了加大对嵩山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市全面启动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王文超同志多次开展调研、参加研讨、现场检查,指出要把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誉的政治任务精心部署,作为郑州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在已经结束的世界遗产组织现场考察评估中,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p>
<p>三、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干者</p>
<p>为了切实推进郑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王文超同志坚持实施文化项目带动战略,郑州市实施的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文化建设工程中,包含了多个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项目。目前,嵩山实景演出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炎黄二帝巨塑及炎黄广场、黄帝故里修缮扩建一期工程、郑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郑州城隍庙文庙的维修重修等已经完成,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展顺利,商城遗址公园、大河村原始文化生态园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嵩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中华文化园正在抓紧规划,郑州商都博物苑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址建设项目已经规划完毕,完成了前期立项手续。2008年,在认真分析郑州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黄河文化生态园建设,谋划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布设历史文化区、都市文化区和生态文化区,总投资达到876亿元,使之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郑州沿黄文化旅游生态战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每一个项目都成立专门的工程指挥部,明确具体的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制定工作计划,加大推进力度。王文超同志不仅是这些重大项目的决策者,而且对每个项目都记在心上、抓在手里,亲历亲为,多次听汇报、提建议、现场办公,解决具体问题。商城遗址保护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项目推进难度非常大,他多次亲临现场,召开协调会,解决疑难问题。目前,郑州商城遗址拆迁工作已经完成,本体保护和绿化展示工程即将开始,其周边环境和文物保护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其重要历史价值将充分展示在世人面前。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他一个不落地参加了领导小组会、动员会、研讨会、评估会等重要会议。建筑群分布在嵩山崇山峻岭之中,他坚持走进每个建筑进行现场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最真实情况。王文超同志是一个注重实干的人,他的工作安排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在基层调研检查,而每到一处,总是忘不了文物保护,不厌其烦、乐此不疲。今年春节刚过,他到郑州巩义检查农业工作,结束时当地负责同志谈起宋陵的事情,他当即前往,实地考察,彰显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厚情怀。</p>
<p>四、不断拓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思路,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探索者</p>
<p>近年来,郑州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更加积极认真的思考和探索。王文超同志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他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消极、单纯的保护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忽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的后果是城市特色的缺失和文化精神的衰微。他提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重处理好保护为主与合理开发的关系,分期分批、有重点地开发文化产业品牌;注重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开发重点放在挖掘内涵、提升品位上,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注重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运用现代知识诠释传统文化内涵,利用科技手段展示传统文化个性,在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中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正是基于这种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关系充满辩证的理解和认识,郑州市科学利用文化遗产价值,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王文超同志的大力倡导下,郑州商城遗址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贯穿了与老城区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对商城遗址附近的历史建筑城隍庙和文庙同时进行规划,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维修,并在附近规划14万平方米的商都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随着规划的实施,郑州商城遗址所在老城区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促进了城市功能转型,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将成为郑州市环境最为优美、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历史文化区域和郑州文化地标。郑州市以历史遗存为基础开发的黄河文化、嵩山文化、商都文化和黄帝文化,已经成为郑州城市文化名片,由此而生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和《云水洛神》、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郑州市名扬海内外的文化品牌。特别是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谒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p>
<p>王文超同志讲,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丰富、最集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一定要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观念,切实担负起历史文化遗产薪火传人的责任,把古都郑州保护好、建设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巨大的热情实践着薪火相传的庄严承诺,也将以他的承诺和实践,推动郑州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断迈上新境界,创造新辉煌!</font></p>

掌柜 发表于 2009-5-7 00:10:00

<p><font face="Verdana">26.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br/>&nbsp;<br/>说起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不能不提到协会的创始人——史继祖。</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男,62岁,河南新乡人,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会长。1985年被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聘为文物保护员以来,自费万余元宣传文物保护法,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至2008年连续四年被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评为“优秀业余文保员”。</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与文物保护的渊源得从1983年说起。那时史继祖在供销社工作,看到废旧回收公司的很多门市部收购民间出土的古铜钱、旧铜器作为废钢交冶炼厂,史继祖发现这一情况后,感到这些古铜币不会再生,有些更有较大的考古价值,冶炼十分可惜,就主动向新乡市博物馆反映,同时他奔跑在各门市部,向大家介绍这些旧器的来历、年代及历史价值,让大家从本市的历史文物贮存、保护国家的利益出发,积极配合文物部门的工作。1983年至1985年有数百斤铜币转交博物馆,受到了文化局、文管会的表彰。</font></p>
<p><font face="Verdana">1985年7月,新乡市文管会向他颁发了河南省文物保护员证书。从此,凡是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向有关部门反映。他还参加了1984年~1985年度的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提供线索,协助征集文物。就是在乘车途中,一听到别人议论文物的事情,他就会中途下车,奔赴现场。</font></p>
<p><font face="Verdana">有一次,史继祖路过火电厂某工地,细心的他从挖掘的土中发现异常,根据相关的文物知识,他想此处可能存在大量文物,就连忙向文管所反映。在电话不通的情况下,徒步数公里向领导汇报,事后在土层下果然发现了一座汉土墓,其中的陪葬物品,令文物专家惊叹不已。此后他向政府建议,每月的城市规划旧城拆迁定点会议应当让文物部门参加,以减少文物的流失。</font></p>
<p><font face="Verdana">新乡城乡遍布着许多旧时的豪宅。这些布局合理、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式建筑,其一砖一瓦无不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随着时代的变革,它们中的一少部分变成了博物馆、政府机关和学校,更多的成为普通百姓居住的大杂院。如今的大杂院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拥挤了。在大院里每一个可利用的角落,居民们见缝插针盖起了厨房、杂物间和小车棚,堆满了陈年旧物。民居群落和古建筑的消失引起了史继祖深深的忧虑。北关街当年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地方,北关街62号院系清朝一品大员卫荣光的南院,是楼楼相通的三进院,故名转楼,始建于清光绪12年。它的历史价值足与山西乔家大院相媲美,而且卫家祖代在清朝先后出任五省巡府、一品大员,卫家的大门楼是新乡市乃至全国都少有的古建筑。但是具有这样历史价值的建筑已被拆除,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令人痛心疾首。史继祖撰文向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拆迁办、博物馆、省文管局等单位呼吁,保护新乡市的清代建筑刻不容缓。每天的他忙着奔波于各个旧城拆迁改造工地,在断垣残壁之间搜寻、抢救那些有文史价值的建筑部件。在他的呼吁动员下,新乡市市区内最后一座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劳动路140号的清末建筑李家大院。这是一套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在建筑风格上,既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吸取了一些西方建筑的手法,庄重和谐,实为民居艺术中难得的精品,其工艺风格都显示出当年卫河之滨的李家盛世。</font></p>
<p><font face="Verdana">强烈的责任心促使史继祖多次到群众中宣传文物保护法,并几次建议市博物馆举办社会各界人士的座谈会。在他的奔走下,民间性的文物保护网也已逐渐成型。他出国考察时,还多方了解学习俄罗斯与越南博物馆的管理经验与民间文物保护网络。为了加强百姓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他还成立了“3391378民间爱我文物”电话热线,宣传文物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和法规,与民众沟通,这对新乡市历史文物修复、重建、保护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font></p>
<p><font face="Verdana">近20年来,史继祖将大量时间、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文物保护工作中,他走遍新乡市区的大街小巷,宣传文物法,普查百年建筑的历史渊源,他写材料彻夜不眠、拍照一天跑三四个街道、复印文件自费达数千元。</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简介</font></p>
<p><font face="Verdana"><br/>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是由热爱文物保护事业的各界人士为主体,以保护国家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田野文物为目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font></p>
<p><font face="Verdana">协会于2007年1月28日正式成立,现有会员400多人,经常组织开展文物巡护工作,受到省、市文物管理局的高度评价。</font></p>
<p><font face="Verdana">文物巡护取得的主要成绩:</font></p>
<p><font face="Verdana">新乡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0多处,其中世界遗产预备项目1项,国家级的9处,省级的52处,市县级的470处,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都是极其珍贵的。协会成立以来,对全市四区八县(市)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次组织带领会员开展文物巡视保护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font></p>
<p><font face="Verdana">1、为保文物安全不惜与城乡规划局对簿公堂</font></p>
<p><font face="Verdana">位于新乡市饮马口的“七世同居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市规划局无视文物保护法规,违规立项竟在距石牌坊13米的位置新建大楼,协会发现后,多次劝阻施工无效,遂将市规划局告上法庭,积极保护文物的安全,并在报纸上发表了“城市要发展、文物要保护”的文章,协会的工作受到省文物管理局的高度赞扬。</font></p>
<p><font face="Verdana">2、积极开展巡视活动,努力保护文物安全。</font></p>
<p><font face="Verdana">协会有计划、有组织的多次开展对全市的500多处文物有重点地进行巡视保护。先后12次分别赴四区八县(市〉开展文保活动,现己对100多处各级文保单位进行了巡保,并对某些文保单位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各地文保部门的支持和好评。参加文保巡视活动的人数达到100多人次,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系省20多年的业余文物保护员、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张建华,由于他的带领和参加活动,极大地鼓舞了会员们的文保热情。</font></p>
<p><font face="Verdana">3、协会成立以来,己出版六期《新乡文物保护》报纸。利用报纸作载体,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规和市文物局组织开展的重大庆祝纪念宣传活动以及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与活动。文保报纸出版后,除向会员和当地有关部门分发外,还向本省和全国各省市文物部门及国家有关部门邮寄总计达数万份,由于我们这个协会是在全国民间组织的第一家,加之协会的报纸宣传、正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font></p>
<p><font face="Verdana">4、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font></p>
<p><font face="Verdana">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后,协会积极参与,协会领导和会员们主动协助政府,搞好文物普查工作,现已发现明一清时期的寺庙碑,墓志碑、墓碑、石雕等文物20多处40多件,并初步整理了材料,这些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考古价值。此项工作仍在继续中,通过普查进一步提高了会员们保护文物的自觉性。</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独家责任:民间文物保护组织困境中的执著</font></p>
<p><font face="Verdana">在义务保护文物24年后,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的成立使史继祖告别了单枪匹马战斗的历史,而起诉新乡市规划局也是协会成立半年来在无奈中的一次积极尝试。</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说,无奈是因为民间文物保护组织面临资金不足、政府支持不够和群众不理解等几大难题,同时作为民间组织的协会只有建议权,并无处罚权和执法权,即便发现有人在破坏文物,但对方不听劝阻,协会也毫无办法。但协会在如此困境中仍坚持着自己的追求,此次诉讼即是一例。</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告诉记者,可以肯定的是,民间组织在保护文物尤其是田野文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发展势必推动整个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发展。目前他正在筹建河南省文物保护者协会,同时他也期待着省内各地能成立更多这样的民间组织。</font></p>
<p><font face="Verdana">7月26日上午,史继祖邀请记者到协会看一看,不过他又接着说:“办公室设在我的家里,在外面租房子我们出不起租金。”</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家大门口的墙壁很有特色,水泥墙面上刻着他家的详细地址——新乡市牧野区小朱庄西街和邮政编码,二楼的围墙也被其砌成“长城城墙”状。</font></p>
<p><font face="Verdana">上一段楼梯,在原来的平房上加盖了一间面积不大的房子,房门上方悬挂着一个很简单的牌子,上面写着“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屋子内有些拥挤,中间两张并放的桌子占去了大部分空间,靠门一侧的墙壁上方张贴着用毛笔写的会员誓言:爱我中华、传承文明、保护文物、我们有责。“这个屋子是我们协会的办公室,也是我们协会开会的地方。”史继祖说。</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从单枪匹马到建立组织</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是新乡市的名人,今年60岁的他从事义务文物保护已有24年。他曾筹资成立文物保护热线电话,只要有人反映文物方面的情况,史继祖便像警察办案一样很快赶到现场。</font></p>
<p><font face="Verdana">在这24年间,他义务保护文物,在为文物东奔西走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但史继祖还是感觉到孤军奋战的困难:“一个人太难了,就算把我累死,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少,只有动员社会力量,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筹建一个民间文物保护者协会成了他的梦想。</font></p>
<p><font face="Verdana">从2005年3月到2006年12月26日,史继祖一直在为协会的成立而奔走:准备资料,筹集资金,和会员们一起讨论。</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说,2006年底协会准备成立时,需要注册资金3万元,但他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多年从事义务保护文物已经让他几乎用光了积蓄,只好四处奔走借钱,借的钱利息很高,协会成立4个月后,他取出了注册资金准备还钱,此时仅利息就4000多元。“到现在还有1500多元利息没还呢!”</font></p>
<p><font face="Verdana">2006年12月26日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终于被批准,12月27日获得发文,2007年1月27日举行了协会成立大会,史继祖任会长。“虽然是新乡市的协会,但省文物局的领导都来了,因为我们也是全国第一家这样的民间文物保护者协会,大家都很重视。”</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发展瓶颈</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说,作为民间组织,文物保护者协会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官方支持不够,一方面是资金奇缺,同时群众也不理解。</font></p>
<p><font face="Verdana">协会每位会员一年只交10元会费,目前协会有300名左右会员,远远不够协会正常运作所需。</font></p>
<p><font face="Verdana">协会会员外出勘察文物时基本都是骑自行车,“有时候要骑一百七八十公里,自行车都记不清骑坏多少辆了”。而通讯费、印刷费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史继祖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基本上全用到了文物保护上。</font></p>
<p><font face="Verdana">除缺乏资金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不足甚至不理解也让协会会员感到非常“委屈”。</font></p>
<p><font face="Verdana">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建华告诉记者,民间组织在文物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文物保护部门对他们的工作却并不重视。“文物部门认为我们这些人都是普通老百姓,缺乏专业知识,让我们来保护文物,那还要文物局干啥。”</font></p>
<p><font face="Verdana">“经济上的困难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政府不理解我们也习惯了,最难过的是群众也不理解。”史继祖说,他们下去做文物调查或者寻访文物时,常有村民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文物保护者协会的,是义务文物保护员,不少人对此很不屑,问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他说不仅不从政府拿钱还要自己贴钱,结果没人相信。</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困境中的执著追求</font></p>
<p><font face="Verdana">张建华告诉记者,协会成立半年来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比如,就在协会刚成立不久,他和几位会员骑自行车在北二环巡视,发现一辆推土车正把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块往大坑里推,他们立即上前查看,发现石块是一古代碑座,其中一面有很清楚的浮雕图,后经研究,石碑上的图案是“麒麟望月”,是一种很珍贵的石碑。</font></p>
<p><font face="Verdana">74岁的张建华身体不错,每天仍保持着骑自行车到各个文物保护点看看的习惯,他说目前最期待的是,新乡市文物局能下个文件,“让下面县、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这样我们的工作会好开展一点”。</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举例,比如在各地的文物手册中,什么地方有一个牌坊,什么地方有一个古宅,但实际上这个古宅、牌坊可能在几年前早被拆除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很有限,平时不可能经常到文物所在地查看。“但我们协会就不一样,我们的会员分散居住在各个村子里,一有什么动静,可以很快向协会汇报,协会会尽快采取保护措施。所以,成立协会太有必要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保护文物仅靠政府是不够的,一定要发挥民间力量。”史继祖说。</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期待民间组织发挥更多作用</font></p>
<p><font face="Verdana">“今年协会要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盘清新乡市内的文物家底,而这项工作国家计划在3到5年内完成,这也是最近几年的工作任务。”史继祖告诉记者。</font></p>
<p><font face="Verdana">除做好现在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的日常工作外,史继祖和同事们正在谋划更大的行动——筹建河南省文物保护者协会。</font></p>
<p><font face="Verdana">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各级政府无疑是保护文物的主导力量。但正如有人指出,公众才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力量。而民间文物保护组织则是二者之间的一个中介,是不可或缺的组织和协调力量。</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史继祖说,以前有村民在田野里干农活或施工时进场发现一些古文物,明显值钱的多被拿走,而一些石碑、石刻多无人理睬,但这几年随着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协会的努力,再有村民发现类似文物时会经常给他们会员打电话,喊他们过去看看,而文物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保护。</font></p>
<p><font face="Verdana">“我们应该相信,各地的文物保护者协会、民间文物保护组织会逐步成立起来。试想如果河南省每个地市都有这样一个组织,那必将带动我省的民间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史继祖说。</font></p>
<p><font face="Verdana">(《郑州晚报》,记者 宋振科、袁帅,2007-7-28)</font></p>

油油 发表于 2009-5-9 01:15:00

加油!!!

松园 发表于 2009-5-9 00:37:00

掌柜加油!!!

xxjkovc2090 发表于 2009-5-9 17:08:00

兵哥哥 发表于 2009-5-16 00:59:00

<p><font face="Verdana" size="4"><a href="http://hd.cctv.com/special/xhxc/1/index.shtml">http://hd.cctv.com/special/xhxc/1/index.shtml</a></font></p>
<p><font size="4"></font>&nbsp;</p>
<p><font size="4"></font>&nbsp;</p>
<p><font size="4">同学们,投票今天就开始了啊,我投了楼主一票!</font></p>
<p><font size="4"></font>&nbsp;</p>
<p><font size="4">还有天津的穆森、武汉刘谦定,都是民间文保志愿者!</font></p>
<p><font size="4"></font>&nbsp;</p>
<p><font size="4"></font>&nbsp;</p>

兵哥哥 发表于 2009-5-16 01:11:00

<p><font face="Verdana" size="4">“薪火相传”年度人物:请为“武汉通”刘谦定投一票!</font></p><font face="Verdana">
<p><br/><font size="4">详情请看:</font><a href="http://bbs.cnhan.com/dispbbs.asp?boardid=125&amp;Id=761125"><font size="4">http://bbs.cnhan.com/dispbbs.asp?boardid=125&amp;Id=761125</font></a></p>
<p>&nbsp;</p>
<p><img src="http://img.tv.cctv.com/image/20090427/IMAG1240815648092269.jpg"/></p>
<p>&nbsp;</p>
<p><strong>请各位支持“武汉通”刘谦定老师!</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p></font>

树人treeman 发表于 2009-5-17 05:55:00

<p>都是好样的!</p>

兵哥哥 发表于 2009-5-18 06:57:00

楼主排名迅速上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届十大“文保杰出人物”候选人 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