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民国强拆风潮:冯玉祥称这不是中华官国
<p align="left"><b><font size="5"> 民国强拆风潮:冯玉祥称这不是中华官国</font></b></p>
<p align="left"><strong><font size="5"></font></strong> </p>
<p align="left"><strong> 蓝色影画戏</strong><strong> </strong>2011-10-12 14:45:08 </p>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p align="left"></p></td></tr>
<tr>
<td>
<p align="left"> </p></td></tr></tbody></table>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font size="4"> 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写道:</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南京城内大拆房子。蒋介石叫南京市政府拆民房,展宽大马路。市政府就在地图上划了两道线,线里限两星期拆完,不拆的公家替他们拆。南京的老百姓集合了一两万到国民政府来请愿,蒋他们大家不出去,就推我出去给请愿的代表讲话。我说:‘最好你们另请别人去,若我出去对人民说话,恐怕说出话来得罪朋友。’结果还是推我出去。”</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冯玉祥对民众说:“市政府要拆房,假若能首先给你们盖上房,叫你们再搬出去那是好的,若没盖好房,硬叫你们搬出去那就不对。这是中华民国,不是中华官国。人民既是主人,官吏就是仆人,仆人应当为主人做事,应当讨主人的喜欢。现在我说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维廉一世做了德国的皇帝,对于法国打了胜仗,维廉要把他的花园扩大。正好有一个老百姓有三间房,可是他不卖;要在另外买块地方同这三间房来换,百姓也不换。维廉皇帝看别人去没办成,他就自己出马同这房主说了许多好话。房主说:‘对于大皇帝的话我应当听,但是我父亲有遗嘱教训我不要卖这三间房屋,我要卖了就是不孝之子,那么大皇帝你一定不愿意你的国民做一个不孝之子吧?’维廉说:‘你知道我是德国的皇帝,连这小小的事都办不成,还做什么皇帝呢?’房主说:‘假如你肯把你依法治国的招牌砸碎了,你可以叫你几个兵把我的房子拆了;不是这样,你就不能动我的房子。’维廉气得不行,回到宫里,正好毕士麦来给他贺喜说:‘大皇帝陛下有这样守法的国民,我们应当来庆贺。’这样维廉的气才消了下去。一个有皇帝的国家,还不敢拆人民的房。我们是民主国家,若不得我们的同意,谁敢来拆房呀!”</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font> </p>
<p align="left"><b><font size="4"> 蒋介石等人把冯玉祥推到愤怒的拆迁户面前</font></b></p>
<p align="left"><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 </p>
<p align="left"><font size="4">历史上拆迁风波闹得特别大的,要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初,因修建中山路引起的声势浩大的拆迁户请愿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南京中山路,又称中山大道,北端起自下关长江边,向南经市中心鼓楼、新街口,东折至中山门,全长12公里多,宽40米,至今仍是南京主城区最重要的干道。这条马路,当初是作为“迎榇大道”特别兴建的,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所谓“迎榇大道”,即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奉安大典”(安葬典礼)前,供孙中山灵车通行的道路。当然,这条道路的修成,将使南京市的交通大为改观。从长远看,这项工程将惠及当代及后人。</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刘纪文自任首都道路工程处处长,亲自抓中山路的建设。1928年8月12日破土动工,计划于次年6月1日“奉安大典”前竣工,限期完工,督责严急。由于拆迁补偿款不足以购买新房或建造新房,400多拆迁户不接受补偿方案,不“配合”拆迁。官方宣传说,要建设就要先破坏,为了长远利益,损害少数人的利益,也是迫不得已。但官方的“大道理”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房子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所在,房子拆了,他们就没有了栖身之所。居无定所的日子,岂是人过的?他们想不通,对拆迁有抵触,无不愤愤然。而不“配合”拆迁,官方便要派人强拆,于是矛盾升级。忍无可忍的拆迁户(还有同情他们的人),聚集一起,走上街头,并蜂拥而至国民政府(在今长江路292号),要求当局解决问题。蒋介石等要人在大楼里面,对情绪激愤的请愿者避而不见。也许他们害怕控制不了局面,不但平息不了风潮,反而会火上浇油;也许他们害怕请愿者不给他们下台的台阶,让他们难堪。总之他们害怕见民众,不敢跟民众直接对话。他们想到了一个他们认为最合适去做民众工作的人,这个人便是冯玉祥。他们推冯玉祥出来跟民众对话。</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冯玉祥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28年10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在国民政府的高官中,他是一位很特别的人物。有人说他“事事与人不同”。他穿粗布衣,打扮与普通百姓差不多;他生活俭朴,粗茶淡饭,请客(包括请蒋介石吃饭)总是两菜一汤;他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独到领悟,嘴边常挂着“民生”二字,做事常能想到民众。他与人不同,原来就在别人做官像官,他做官不像官。因此,他有“亲民”形象,口碑甚好。蒋介石等人也许是要利用他的“亲民”形象,所以把他推出去安抚对于蒋介石等人的心思,冯玉祥心知肚明。他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写道:</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南京城内大拆房子。蒋介石叫南京市政府拆民房,展宽大马路。市政府就在地图上划了两道线,线里限两星期拆完,不拆的公家替他们拆。南京的老百姓集合了一两万到国民政府来请愿,蒋他们大家不出去,就推我出去给请愿的代表讲话。我说:‘最好你们另请别人去,若我出去对人民说话,恐怕说出话来得罪朋友。’结果还是推我出去。”</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font> </p>
<p align="left"><b><font size="4"> 冯玉祥的话讲到了拆迁户的心里</font></b></p>
<p align="left"><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 </p>
<p align="left"><font size="4">冯玉祥毕竟与国民政府众要人不同,敢于走到民众面前,直接与他们对话。</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他的这次讲话,是一篇极精彩的演讲词。他没有念讲稿,而是即席讲话,讲的内容,不是秘书们所能写得出来的。这篇演讲词,《冯玉祥日记》不载,现据《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全文援引。</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冯玉祥对民众说:“市政府要拆房,假若能首先给你们盖上房,叫你们再搬出去那是好的,若没盖好房,硬叫你们搬出去那就不对。这是中华民国,不是中华官国。人民既是主人,官吏就是仆人,仆人应当为主人做事,应当讨主人的喜欢。现在我说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维廉一世做了德国的皇帝,对于法国打了胜仗,维廉要把他的花园扩大。正好有一个老百姓有三间房,可是他不卖;要在另外买块地方同这三间房来换,百姓也不换。维廉皇帝看别人去没办成,他就自己出马同这房主说了许多好话。房主说:‘对于大皇帝的话我应当听,但是我父亲有遗嘱教训我不要卖这三间房屋,我要卖了就是不孝之子,那么大皇帝你一定不愿意你的国民做一个不孝之子吧?’维廉说:‘你知道我是德国的皇帝,连这小小的事都办不成,还做什么皇帝呢?’房主说:‘假如你肯把你依法治国的招牌砸碎了,你可以叫你几个兵把我的房子拆了;不是这样,你就不能动我的房子。’维廉气得不行,回到宫里,正好毕士麦来给他贺喜说:‘大皇帝陛下有这样守法的国民,我们应当来庆贺。’这样维廉的气才消了下去。一个有皇帝的国家,还不敢拆人民的房。我们是民主国家,若不得我们的同意,谁敢来拆房呀!”</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冯玉祥说完了,满肚子怒气的民众居然热烈地鼓起掌来。冯玉祥不是站在与民众对立的当局的立场,而是站在民众的朋友的立场讲话。他认为:民众在拆迁问题上主张自己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政府拆迁,要得到拆迁户的同意,未经拆迁户的同意就拆房,是违法的。他的话讲到了拆迁户们的心里,因而他们以鼓掌来回报冯玉祥的演讲。</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蒋介石本来是要冯玉祥为当局讲话的,哪知他为拆迁户讲话;本来是要他劝说拆迁户服从政府的拆迁的,哪知他明确对拆迁户说,政府强制拆迁就是不对;本来是要他“救火”的,哪知他“火上浇油”。蒋介石心中不快,自在意料之中。冯玉祥在书中写道:“后来听见说,蒋介石对于我这次的讲话很不痛快!”</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冯玉祥讲,对拆迁户没有安置好,硬让他们搬出去,就是不对。这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在民国的官员中,真正懂得的,怕是不多。能像冯玉祥这样设身处地为拆迁户着想的,能有几人?</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南京中山路风潮之后,别处又出现拆迁风波,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局不懂得冯玉祥说的拆迁道理。</font></p><br/> <p> </p>
<p> </p>
<p> </p>
<p> <font size="4"> 看来那个德国皇帝不是愚帝,那个百姓也不是愚民。</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5 12:57:02编辑过] <p>我想知道开封大相国寺是怎么回事!!!</p>
<p>如果面临拆迁有基督教堂和也有佛寺,他会采取什么态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