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回听广播,听到舒乙先生讲到"四合院绝非大杂院",很有同感。 人们之所以怀念四合院,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神韵。四合院里的人们出来进去,抬头可见天,脚下就是地,也就是有片天地,跟住楼房相比真是"奢侈"了许多。如果庭院的布局讲究又整洁干净,再以花草树木相辉映,那就是"奢侈"之后必须的勤劳了。 四合院里的北京人有一套自己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有先喝茶的习惯,吃的东西不一定多讲究,但小碟小碗的作料要讲究。就说吃面条的面码儿--黄瓜的切法就有丝、段之别;大蒜根据吃的东西不同,就有蒜末、蒜泥、蒜汁,就连无数的生活用品也是如此,相同的东西什么时候该用哪个等等。所以在外地人的眼里,北京人落了个"穷讲究"的调侃。 每个地儿都有不同的"讲究",历史悠久的老北京"讲究"的内容就太多了。 回想起旧宅院中的几个老物件以及这些物件融入生活的点滴,从中不难品味四合院生活的神韵 饽饽模子
提到饽饽模子,很自然想起使用这物件儿的人物,我的婆母和她的绝技。 婆母靳惠贞女士是近现代著名工笔画家马晋先生的夫人,她的父亲靳秀山先生是清末民初大理院的厨师长,做得一手好菜,所以我的婆母也做得一手好菜。她的弟、妹靳绍辅、靳曼琳、靳蓉慈个个都是高级职员和高级教师,惟独她继承了父亲的烹调手艺。北京小吃她做得好,如炒麻豆腐、煮羊肚、煮羊霜肠、熘饣各馇合儿,用香油炒的素咸什等等。婆母做的这几样小吃,就是用料讲究,做工不怕繁琐,而现在的餐馆像熘饣各馇合儿、素咸什几乎没有了。 每到年节,婆母总会给家里人做些北京风味的好吃的,比如中秋节做的“团圆饼”,用发面配有各种果料、豆沙、红糖、青红丝,一层层地蒸熟后,像千层饼一样,非常好吃,给吃月饼的中秋节再加点儿节日气氛。 婆母天津生人北京长大,可是她做的南味儿梅干菜馅儿包子也很独到,做的红烧肉与江苏昆山周庄的名吃“万三蹄髈”一个味道。虽然是肉食,但吃着一点儿不腻。 饽饽模子就是当年我婆母做主食经常用的物件儿。它就是一种模具,把面团里面放上馅儿,放在模子里再磕出来,印有模子花纹的食品,或蒸、或烤。 每到自家院中藤萝花盛开时,她就用模子做藤萝饼;有时还做豆沙饼、云豆饼、肉丁馒头等。除此之外还要点上一个红点儿,点红点儿的工具是竹笔帽的帽头劈裂成六瓣,这六瓣用小线儿隔开再勒紧,蘸上泡了水的胭脂饼儿,往刚蒸熟的豆沙饼、肉丁馒头中一印,又好看又喜气。 一到过年,就做许多这样的喜字饼、寿字饼。然后垫上一些高丽纸,用一个小缸扣在院内的小石桌上。小石桌是块故宫殿堂铺地的金砖,过年那几天,金砖就充当天然大冰箱的托盘了。有时多做些送给住在斜对门的婆母的干女儿李菊馨家。 这些模子至今我还保存着。其实它也算不上什么讲究东西,但从形式上它却印证了食品文化的一个方面。现在常说茶文化、酒文化,这其中的“文化”是什么?依我看,就是“讲究”。
冰桶
现在每家都有电冰箱,甚至换代几次的冰箱,然而在那没有电的年代,我们的先辈就创造并使用了冰箱,但人们都称呼它“冰桶”。 冰桶的外形为圆角方形桶状,全木制或陶的,上大下小,也就是口大底小,口部直径有45厘米或65厘米不等。木制的内有金属锡做的里儿,底部有漏水用的一个小圆孔,还有一个木塞儿。虽然是木制,圆角的部分也看不出接口,浑然一体,外面四周有两圈儿铜箍儿圈着,左右各有两个铜环子作为提梁。上面的实木盖子用两块组成,其中一块上面有两个透空的轱辘钱儿图案小窗户为透气用的。 陶的冰桶与木制的外形一样,有所不同的是,没有金属锡的里儿,没有铜活儿,但外层有漂亮的琉璃釉,重量也重些。冰桶的外观大气、美观,做工用料的讲究及存世量之稀少,足以是收藏家追逐的藏品。 当年,到了夏天,有走街串巷送冰的来,买一些冰放在冰桶内,冰西瓜、冰荷叶包着的肉和酸梅汤、奶酪、杏仁豆腐什么的。把落了开的荷叶粥放入粥罐内(粥罐是一种陶瓷器皿),再把粥罐放入冰桶冰一冰,这清香冰凉的粥又凉爽、又解暑、还去火。
团扇
团扇是在竹制的骨架上裱上绢,书写、作画之后就是一把完整的团扇了。 马晋先生是职业画家,除了团扇,他生前还留下许多没有画的、没有裱绢的旧团扇骨架,这些骨架有一些是以前的日常生活用品,有的扇面已破损,虽然是旧物,但看得出扇骨做工很精细,用料上乘,有象牙的、玳瑁的,有斑竹、鬃竹、紫竹的,有洒金大漆、镶螺甸大漆、素漆的。 从形状上说,扇面有大小不同,有圆形、苹果形、长圆形、荷叶边形的。从形式上说,有像绣花绷子式样的,有包边的,有单面贴边的,真是种类之多、材质之精良使我大开眼界。这些精美的小物件如果它的绢面还在,一定光彩夺目。 我的学友岳志澄先生对我讲,团扇也叫宫扇、纨扇,取其和美团圆之意。自古人们就以团扇寄托美好的愿望。《蕉窗画扇》一书中记载,团扇起源于汉唐,流行于宋朝,晚清时期有所发展。因清朝士大夫欣赏它,在扇面上书写的人大都是翰林、有学问的人,作画的也是当时的名家。我在颐和园玉澜堂展室的照片中,曾见到慈禧太后脖子上挂着一把团扇的照片。从照片中看,那是一把玳瑁材质的团扇。 团扇只要扇骨不损坏,扇面可以更换。小小一把扇子做出如此多种式样,真让人感叹前人的智慧与技巧。这种象征美好愿望的小物件儿,既高雅又实用。高雅的东西必是有品位的东西,实用则不仅是欣赏,团扇把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这些保存多年的团扇和旧扇骨很自然地就会把人带入四合院那宁静洒脱的百姓生活中:夏日、傍晚、坐着藤椅、拿着团扇,多么惬意,多么“奢侈”。 依我看来,北京人不论高低贫富,世代生活在四合院里或曾经生活在四合院里的人们,传承着北京独特的文化,讲究着北京人的“讲究”。正因为有了这些“讲究”,使我们的回忆才更加精彩。这些老物件儿和人以及四合院一样,会渐渐老去,不管它是否还存在实用价值,只要它在世上存留过,人们就会怀念、记载它,传承、欣赏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