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的菜篮子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户力平

    从今年6月1日起,京城的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将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举措,由此使我想起那久违了的“菜篮子”。

  “菜篮子”原本是寻常人家上街购物时用的家伙儿,在没有塑料袋等化工包装制品的年代,它也是老北京人使用最多,最便携、最环保、最经济的一种购物工具。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肉禽蛋鱼蔬菜等副食品的总和,并有了“菜篮子工程”一说。

  二三十年前,北京人的家里几乎都有一两只菜篮子。无论是到菜市上买菜,还是到副食店买油盐酱醋,都要提上,很是方便。

  老北京人使用的菜篮子有多种样式和做工,其中以长圆形的居多,大小、深浅不一。一种是用柳条儿编的,多是在完秋的时候,将细细的柳树条折下,去掉嫩皮儿,然后用其编制。这种菜篮子的做工很精细,看着透亮,干净,提着轻松,很受家庭主妇们的青睐。还有一种是用荆条儿编的菜篮子,相对来说要比柳条儿编的个儿大,看着有点糙,提着也比较沉,但能装东西,即使买上十几种,也能装下。还有一种是竹编的菜篮子,样式较多,有椭圆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有的还带盖儿,买个油盐酱醋的,往里一装,盖子一盖,很是严实。这种竹篮子多是从南方来的,价钱也不贵,三四块钱就能买一个。由于它做工精巧,样式各异且实用,尤其受到那些年长的老北京人的青睐。有的老北京人使用菜篮子时,还喜欢在上面盖上一块布,为的是里面的东西不会弄脏,起着保洁的作用。

  过去老北京人上街采买,与现在大不相同,那会儿没有超市什么的,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多以零购为主,买个油盐酱醋米面的,就奔副食店、粮店。上街时将油瓶子、醋瓶子、酒瓶子、盐罐子、酱罐儿和米面袋子等,往菜篮子里一放,提起就走。副食店、粮店离家也不远,一会儿的工夫就买回来了,多是左手挎着菜篮子,右肩扛着米面袋子。

  使用菜篮子有诸多好处,一是环保,早年间北京街头经常有卖菜篮子的小贩,多是郊区的农民就地取材,自编自销,用的全是柳条、荆条,而且在编制前要用清水浸泡多时,绝对环保;二是实惠,一个大的菜篮子两三块,小的只有块儿八毛的,还可以定做,不用交定钱,说好了要什么样儿的,三两天就给送来;三是耐用,一个菜篮子,要是在意用的话,能用上两三年,沾了污渍不要紧,用水冲一下,挂在房檐儿下,渗渗水儿接着用。要是柳条、荆条、竹条松懈了,用铁丝加固几下就行了。后来有了塑料,有的主妇们便用各种颜色的塑料袋编成菜篮子,织出的花样各具特色,很是新颖。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京城十分流行。可以说菜篮子是老北京人家庭必备的家什,到底使用了多少年,也无从考证。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各种塑料包装制品,特别是塑料袋被大量使用,油瓶子、醋瓶子、酒瓶子、盐罐儿、酱罐儿和米面袋子就“下岗”了,菜篮子也就逐渐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即使在农村也很难见到。而今,人们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塑料袋所造成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人的身体所带来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多,便逐步加以限制使用,于是人们又想起那阔别已久的“菜篮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0:48 , Processed in 1.0863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