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凝视一张老照片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关义

    逛秋季书市,购得一本中国书店出版的《中华旧俗》照片集。数百帧颜色发黄的旧照片,记录了清末民初的衣食住行、乡俗俚趣。在灯下独自翻看,仿佛走进一条幽幽的历史隧道。我的视线最终凝结在一张题为《摔跤》的老照片。照片上,两个梳长辫的青年搭起架子僵持着,神情专注、蓄势待发。从破旧的跤衣能判断出,他们来自于当时的贫民阶层。摔跤的历史可以上溯唐宋,清代从宫廷到市井,都把摔跤作为娱乐和强身的方式。

    我孩提时,有个街坊摔跤远近闻名,他是回民,身量不高,长相清秀,肌肉匀称,穿上跤衣——俗称“褡裢”和别人对垒时,不见他如何用力,轻轻巧巧一个绊子,多壮的汉子都得趴下。他在我眼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崇拜的“偶像”。我去他家玩儿,他从“躺柜”里拿出一卷宣纸,小心翼翼地在炕上铺展开来,“善扑图”三个字映入眼里。上面绘着清代的各种摔跤图解,他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得合勒”、这叫“抱腿摔”、这叫“别子”、这叫“背挎”……讲完之后,他仔细地把图卷好,神秘地说,这是皇宫里的东西,从他老祖儿那辈传下来的。

    清代,宫廷里豢养着一群职业摔跤手,叫做“善扑营”。皇上想看摔跤消遣时,内务府的人就挑选“善扑营”的高手在殿外铺好毡毯,然后捉对厮杀,施展毕生手段,以博“龙颜”一悦。“善扑营”的人个个儿都是摔跤的行家,本事几乎登峰造极。然而,能人之外有能人,当时,蒙古人的摔跤手更厉害。蒙古王爷晋见天朝,随从的摔跤手和“善扑营”的儿郎一交手,“善扑营”的人挨着个儿地趴下,技不如人呀。一来二去,皇上脸上挂不住了。内务府大臣心急,急中生智,再和蒙古摔跤手比试,先提前两个时辰把他们搁在凉亭里“晾着”,冬天的西北风如刀,工夫不大,穿“褡裢”的蒙古摔跤手就冻僵了。那边儿呢,“善扑营”的人在暖阁里守着“火盆”以逸待劳。等到皇上该看比赛了,两边的摔跤手一照面儿,“善扑营”如出山猛虎,蒙古人则状若“冻人”,大获全胜的“善扑营”得到了皇上的赏赐,败下阵来的蒙古人暗骂“狡猾”。这段故事无从考证,当属野史。

    摔跤是一门功夫,需要刻苦研习方能登堂入室,悟出个中三昧。摔跤有口诀,如:“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摔跤有招法,如:“大绊儿三十六,小绊儿如牛毛”;摔跤还要找感觉,俩人一搭手,讲究“使劲儿不如问劲儿,问劲儿不如借劲儿”,四两拨千斤,以巧克敌。当个好跤手,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跤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摔跤时“闪展腾挪、挨傍挤靠”的漂亮活儿,都是汗水换来的。小时候我随大人去天桥看摔跤,艺人管这叫“撂跤”。天棚下面一块沙土跤场,观众围成几圈,圈儿里的摔跤手斗智斗勇,纷纷献艺。压轴的是当时的跤坛名宿“宝三”,尽管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手臂上的肌肉一绷,走到我面前,“来,小孩儿捏捏”——硬得像铁杠子。他把摔跤的对手摆布得像陀螺,再疾如闪电般一个“勾子”挑出去,真可谓气度不凡,威风八面。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摔跤之风在民间还比较盛行,但不幸的是逐渐衰减,如今更有绝迹之虞。究其原因,一是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供选择的娱乐方式实在太多;二是作为竞技体育活动,摔跤未能像柔道和西方古典式摔跤那样,被列入奥运会项目。其实,中国式摔跤的历史根基、技巧变化和文化内涵要比柔道和西方古典式摔跤更为丰富厚重,在民间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健体强身、磨炼意志品质,而且能够从中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比如:尚武与修德、相生与相克、定规与创新……等等。换句话说,老祖宗留下来的“玩艺儿”不能轻易丢了,特别是那种“神韵”,后人应该继承并加以发展。

    照片老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使它洗尽铅华、色彩斑驳、容颜憔悴,这就是历史。面对历史,你只有尊重、震撼、缅怀、沉思,凡此种种。凝视一张老照片,我不敢说在读历史,更不敢说读懂了历史,它只是通过我的凝神注视,“翻拍”到我思绪的“底片”上,从过去想到现在,从现在想到将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4 , Processed in 1.08460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