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陶然亭附近的旧迹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邓友梅

如果有兴趣了解北京的历史演变,民风民俗,以陶然亭为基点,探访一下南城的旧迹,无疑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
  
北京的街道、坊巷,是元、明留下来的规制,横平竖直,正南正北。唯有两外街道是斜的,而且都是由西南往东北斜。一处在鼓楼前,叫“烟袋斜街”,一处就在距陶然亭不远的广安门内。如“樱桃斜街”,“王广福斜街”。这些斜街的历史比珠市口、菜市口、虎坊桥等闹市的历史更久
  
横平竖直的街道,是按政府规划建设的,而这些斜街却是由人的双脚踩出来的。鼓楼前的斜街起因于靠近什刹海。当年什刹海是北运河的终点,漕运船从江南经苏北、山东、直隶到北京,直达什刹海边码头靠岸。靠岸后客商和水手要上岸吃饭住店,办事购物。最后的繁华地带就是鼓楼,鼓楼在什刹海的东北部,那时海子边没有建筑物,是一片苇塘、树林。人们贪图便捷抄直道,上岸奔东北而行,斜着走向鼓楼。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走出一条路来。形成了这条斜街。既然来往总有人走,小贩们就来此做生意,生意好就爽兴在道边盖房开店,由小路就变成了一条街道。可是这条街还没有名字,路边有一家卖烟叶的烟店吊着的幌子是个又粗又大的烟袋,提起这条街,人们只好说“吊着个大烟袋的那条斜街”。这叫法有点罗嗦,慢慢的人们又自动简化,便叫成“烟袋斜街”。后来政府画地图,定地名,只得承认了这个既成事实,正式叫它烟袋斜街
  
广安门内这几条斜街,则是走旱路进京的人们踩出来的。当年从南方各省进京,都走琉璃河、良乡、长辛店,过了卢沟桥穿宛平直奔前门。明朝中叶边疆常有战事,内部也有农民起义,皇上胆小怕把江山丢了连命搭上,为了双保险,想在城墙之外再加一道外城。只是费用太大,修了一半没钱了,只好在东西便门那儿就拐弯跟内城联接起来。就是前门外的这一段外城。看起来像个“冒”字,所以人称“南城冒”。这段外城恰好挡住了从宛平到前门的斜线,进京的人只得改道,从广安门先进外城,然后再往前门进发。这样便又踏出了几条斜街来。不过王广福斜街却不是因为有个叫王广福的人在这里住过。在这里只是住过一位卖豆腐的女子姓王,是位孀妇,她家豆腐细嫩,餐具干净,服务态度好,卖出了名,人们提到这条街时又顺口说是“王寡妇那条斜街”,后来政府正式为街道定名,认为“王寡妇”听着不雅,便谐音创造出“王广福”这个名字来。说来也巧,在“王寡妇”过世之后,这里又出现了一家名餐馆,专卖“炒疙瘩”,也是女老板主政,北京人爱起外号,就戏称这家饭馆为“穆柯寨”。一时“穆柯寨”的炒疙瘩成了北京名吃!现在“穆柯寨”没有了,炒疙瘩在夜晚的小市上还能吃到,实在说并没有广东的炒河粉好吃。
  
各省都有许多要在京都办理的事务,外地人进京城,不管是升任京官,还是经商、赶考,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落下脚后公务之余还要享受京城的繁华生活,所以广安门里到前门这带就是各省会馆和客店云集之处。而在会馆、客店周围就布下了饭馆酒楼、戏馆青楼的包围圈。所以许多名士显宦,名伶红妓都居住在这一带。演员如谭鑫培、王瑶卿、梅兰芳;名妓如赛金花、小凤仙都曾居住在这一带。
  
菜市口偏西住南,有条小胡同,这胡同伸进去在半路上开个岔,成裤裆形,南边的一半叫“南半截胡同”,北边的一半叫“北半截胡同”,一入口路西,以前是有名的饭馆,叫“广和居”,这里有一道名菜叫“潘氏蒸鱼”。南半截有座四合院,是旧日的绍兴会馆,是鲁迅先生当年居住了很久,写过不少名作的地方。不过现在“广和居”没有了,改建成了办公楼,远方来客若要吃饭,我建议您往东边走 ,到虎坊桥东侧路北,现在也是一家饭店,名叫“晋阳饭庄”。因为此地又是个可纪念的地方,是清朝名士纪晓岚的“阅微草堂”,有名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从这里入世界的。
  
从阅微草堂往东往北,就到了赛金花、小凤仙的发祥地“八大胡同”,说来话长,那要另一篇文章再谈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04 , Processed in 1.0849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