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北京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说起北京,自然是也有些零星的感想,说哪儿算哪儿吧! 到了80年代,《北京科技报》组织过一次“知北京,爱北京知识竞赛”,我参加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毛主席进北京之前,最初是想把老北京保护起来,范围在大约今天复兴门至玉泉路的位置,也有说是“月坛至公主坟之间”的,总之是老城西墙外,建一个“新北京”,以区别过去的北京老城。 当时军界的领导,也多是国家的领导人,所以很多部队大院就占据了当时以为是日后市中心的位置,也就是后来我们能够看到的这种布局: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总后勤部、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通信兵部、铁道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总政治学院(现国防大学)、总后勤学院‥‥‥ 但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十分困难,如果不利用旧城,把旧城原封不动保留下来,另辟新址再建一个行政中心是不可能的。所以,后来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改建,将长安街打通、延长和拓宽。这些举措为北京以后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样做的结果,是把这些部队大院儿搁在了城外(当时叫“西郊”),而非市中心,也算是万幸吧?要不,城里安置许多部队机关大院,这北京城就没法儿看了,也就更谈不上保护了。 看电视剧中的清宫戏,时不时地听到慈禧太后或大臣们说“颐和园”如何如何的台词儿;而据我所知,那个年代是不说“颐和园”的,一般是说“去万寿山”如何如何。 一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还听老人或中年人管去颐和园叫“逛万寿山”。我想,这应该是从清朝传下来的吧?从50年代到“文革”结束后的几年,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现今动物园站乘坐32(现332)路公共汽车到“颐和园”下车,只要两毛五或三毛钱就可以了。
谁也不能否认方便面为我们生活做出的贡献。所以日本人一致推选方便面是20世纪的最佳发明。 至少在1966年初,我还在上小学时,就已经在位于北京动物园的“西郊商场”不止一次地购买过此物。当然,包装比现在的差远了,纸的,现在有些汉堡包仍在沿用的那种纸包装,很简单,也很便宜,更有散装的——就是没有包装。 再后来,“文革”开始了,我上学也不再走那条路了,才算终止了我与方便面的最初接触、也结束了我那段偶尔“美好”的方便面生活! 我后来又见方便面时,历史已经翻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而它真正成为大众的常备食品,则已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情了。 附录: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08 , Processed in 1.08961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