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来北京不久,一个夏天的下午,我推开建国门附近的一个居民小院问路。快六点钟,小院里阳光温煦,一个大爷坐在树下独斟独饮,我说想去社科院打听考研的事,老人看了看表告诉我现在人家已经下班了。不过老人又说自己的儿子就在社科院工作,一会儿就会回来,你问问他也是一样的。于是拿出一杯子给我,那是我在北京第一次喝二锅头,真冲 院子碎砖铺地,缸瓮凌乱,跟我老家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院落无二,只是缺些农具,这姓余的大爷光着膀子搭条毛巾,也跟乡间老农极为相仿。一个从小到老都在胡同长大的老北京人跟一个从小跟庄稼打交道的老农在很多时候在外表上看不出多大区别。现在在北京街头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老人,前些年北京报纸上大张旗鼓地批评“膀爷”的时候,我心底里有些不以为然:没有膀爷还叫北京?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跟所有大城市一样或多或少都有些排外,但北京人口中说起乡下人的时候,绝没有某些城市语言中的说起这三个字时的蔑视和轻侮。 十多年前,我陪一个外国商务考察团在中国的几个城市转了一段时间,临离开的时候请他们谈谈对三个城市的印象,老外说:广州是个大市场,上海是个大城市,北京嘛,是个大村庄。当然今天的北京是个十足的国际化都市,但跟明显西化的上海和生意味浓烈的广州相比,北京人的骨子里,多的是乡村化的朴实与可亲。上海弄堂里逼仄狭小的阁楼以及广州私密独立的民居都是典型的城市化居住特点,向空要空间,而北京的平房四合院跟农村庭院最为接近,都是尽最大可能接触土地,这种特点跟北京的“土气”不知道孰因孰果,但的确是北京与广州、上海一类城市的显著区别。 我当年第一次喝二锅头的余大爷家那个小院的位置大约位于现在的华润大厦。现在余大爷一家想必也隐入了鳞次栉比的高楼或整齐气派的小区当中,家中大概也跟大多数北京普通居民一样,被装修得像卡拉OK包间一样。而真正的老式四合院现在都身价百倍了,一个叫老北京的网友六年前花二百万在府学胡同买了一座几乎荒废的院落,如今挂上重点保护的牌子之后,有人出五百万也没买走。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7:55 , Processed in 1.07820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