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夏日的熏风,北京苑囿、庭院中的石榴树上,绽开了火红的花朵,一丛丛,一片片象是燃烧的火炬,分外妖娆、艳丽。 过去北京的四合院中,除了栽种和摆设石榴树外,还常常在庭院中摆上每临夏日盛开粉红、嫩白颜色花朵的夹竹桃。在石榴树与夹竹桃之间往往配上一缸金鱼,“朱鱼数头,游泳其中”怡然自得,其乐无穷。为了遮掩夏日骄阳的照射,还在院中搭盖天棚,这样“天棚、鱼缸、石榴树”就构成了老北京庭院的独特风貌。 据《博物志》载:石榴原产于被我国古代人们称为西域的伊朗、阿富汗一带,两千多年前“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石榴传入我国以后,首先种植于新疆、陕西、河南等地。到明代万历年间,石榴已经成为深受北京人民喜爱的花卉。在《长安客话》这本书中有一首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这首歌简直把京城五月榴花似火的景况写活了。 石榴在北京落户后,经过不断的改良,品种大增。燕中榴花有千瓣白、千瓣粉红、千瓣黄,大红者比它处不同,中心花瓣如起楼台,谓之重台石榴。(《日下旧闻考》)现在北京又增加了月季石榴、玛瑙石榴、墨石榴等,真是千姿百态。每临农历八月,石榴成熟的时候,只见一个个半斤多重、红红的石榴挂在浓绿的枝叶间,压弯了枝条,随风轻摇,好似一片红灯,真是令人神往。有的石榴因为种子饱满而冲开了包皮,露出了晶莹、红亮的石榴子,象是一颗颗红玛瑙,此时人们欣喜地以“八月的石榴——笑咧了嘴”来形容大丰收,榴开百子,也借以比喻人们心中有说不尽的喜事,笑得合不拢嘴。又以“咧嘴的石榴——尽是红点子”来比喻某人十分高明,遇事有好主意,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