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宗亲、朝臣、命妇等达官显贵的交通工具是有严格规定,不准逾制的。据《清史稿·舆服志》记载: 亲王有一抬明轿,一抬煖轿。亲王明轿,木质,洒金,没有围幔,轿盖及辕、杆都漆成红色,并饰以金。亲王煖轿,银顶,金黄盖幨檐,红帏,或缎或毡,因时而易。 亲王世子明轿一,煖轿一。红盖、金黄幨,红帏。余如亲王。 郡王明轿一,煖轿一。红盖、红幨、红帏。余同亲王世子。 郡王长子、贝勒明轿一,煖轿一。红盖、青幨、红帏。余如郡王。 贝子明轿一,煖轿一。红盖、红幨、青帏。余如贝勒。 镇国公明轿一,煖轿一。皂(白色)盖、红幨皂帏。余如贝子。 辅国公明轿一,煖轿一。青盖、红幨、青帏。余如镇国公。 固伦公主煖轿一,金顶朱轮车一。皆金黄盖、红帏、红缘,盖角金黄瞻。 和硕公主煖轿及朱轮车,红盖、红帏,盖角金黄缘。余同固伦公主。 郡主煖轿及朱轮车,红盖、红帏、红幨,盖角皂缘。余如和硕公主。 县主煖轿及朱轮车,红盖、青幨,盖角青缘。余如郡主。 郡君车,红盖、红瞻,青帏,盖角青缘。 县君车,皂盖,红幨,皂帏,盖角红缘。 镇国公女乡君车,皂盖,皂帏,红瞻,盖角青缘。 辅国公女乡君车,青帏,盖无缘饰。 亲王福晋煖轿及朱轮车,红盖,四角皂缘,金黄幨,红帏,朱辕,舆用金顶。 亲王世子福晋煖轿及朱轮车,红幨。余如亲王福晋。 郡王福晋煖轿及朱轮车,皂幨。舆用银顶。 郡王长子福晋煖轿及朱轮车,四角蓝缘,蓝幨。 贝勒夫人煖轿及朱轮车,四角皂缘,皂帏。 贝子夫人车,红盖,青缘,青帏,红幨。 镇国公夫人车,朱轮,皂盖,红缘,皂帏,红幨。 辅国公夫人车,朱轮,皂盖,青缘,皂帏,红幨。 镇国将军夫人车,朱轮,皂盖,青缘,皂帏,红幨。 辅国将军夫人车,朱轮,青盖,青帏,红幨。 奉国将军淑人、奉恩将军恭人车,均朱轮,皂盖、皂帏、皂幨。 民公夫人车,黑辕轮,绿盖,皂缘,缘幨,皂帏。 侯、伯夫人车,四角青缘。余如民公夫人车。 子夫人车,皂盖,余如侯、伯夫人车。 男夫人车,皂盖,不缘。余如子夫人车。 一品命妇车,黑轮黑辕,皂盖,青缘,绿幨,皂帏。 二品命妇车,皂盖,不缘。余同一品命妇。 三品命妇车,皂盖,皂帏。余同一品命妇。 四品命妇车,皂盖,青帏,舆用锡顶。余同三品命妇。 五品命妇以下车,青盖、青瞻、青帏。 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如车制。其用云头者禁之。 从以上清代宗亲、达官显贵以及不同品位命妇的车轿细微差别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是何等森严啊! 事实上,清代对王公宗亲,文武大臣的乘车坐轿,的确是有严格规定的。清初,满汉文武大臣朝会时,只能骑马,不准坐轿。顺治九年(1652年),始许公、侯、伯、都统、尚书、内大臣、大学土及汉文官三品以上,于皇城外坐四人煖轿。康熙元年(1662年),可以坐轿的官员又扩大到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副都统、子、男、学士、左都御史、侍郎、左副都御史、銮仪卫使、通政使、大理寺卿等。不久,左副都御史、銮仪使、通政使、大理卿等坐轿资格又被停止。乾隆十五年(1750年),根据“文大臣内务求安逸,于京师至近之地亦皆坐轿”的现象,乾隆皇帝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由平时不勤习技业,惟求安逸之所致”,遂决定“文大臣内年及六旬实不能乘马者,著照常坐轿,其余著禁止。”① 此后,有些不准坐轿的官员,改而乘车,又下旨严饬。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许亲王、郡王、大学士、尚书坐轿,余皆不准。三十六年(1771年)定:三品以上年及六旬的朝臣可坐轿由东华门或西华门入朝。在这之前,群臣入朝都从长安门入,只有内阁成员才准许进东华门,而且必须改乘马才行。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部侍郎年至六十者,许坐轿,但理藩院官虽六旬也不准坐轿。 以上所说的官员坐轿,主要是指文官。至于武职,虽官至一品,也不准坐轿,只能骑马。将军、提督、总兵宫,年过七旬不能骑马者,要想坐轿,也必须事先奏闻请旨。后外省的一些提镇武官,往往偷安坐轿,嘉庆间,复严行禁止。 清代满汉官员坐轿,对轿的规格、轿夫名额,都有相应的规定。例如,汉宫三品以上、京堂官,轿顶用银,轿盖、轿帏用皂。在京时,轿夫4人,出京时,轿夫8人。四品以下文职官,轿夫2人,轿顶用锡。直省的总督、巡抚官,轿夫8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官,轿夫4人;杂职乘马。钦差大臣三品以上,轿夫8人,但武职三品,仍不得用。 ①《清史稿·舆服志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