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米市胡同的康有为故居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陈光中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广东省佛山市)人,人称”南海先生”。康有为是清末改良主义运动的领袖。早在1888年,他便前来京城,试图上书朝廷,鼓吹效法西方、实行改革,但未获结果。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4月17日,清廷代表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即下关)签订条约。当时恰逢科举会试,各省应考举人会集北京,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也来应考,得知此事,义愤填膺,四处奔走,发动举人上书朝廷。4月22曰,有百余名举人首先联名上书,后来响应者日渐增多。4月30日,约一千三百名举人在松筠庵集会,推选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万二千多字的《上清帝第二书》,由到会全体举人签字。此“万言书”痛陈割地之害,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的主张。又建议改革腐朽的官制,实行代表民意,体现科学民主的议会制度。同时,就富国强民主张提出诸多具体意见。因举人无权直接向皇帝上书,需由都察院代奏,5月2曰众举人游行前往都察院,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由于依汉朝旧例举人应试时乘公车进京,“公车”便成为举人京试的代称,所以这次请愿运动史称“公车上书”。尽管上书未获结果,但为日后的“变法”埋下了伏笔。康有为也在此次京试中考中进士。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经翁同龢引荐,被光绪接见并获得极大信任,他的主张为光绪所接受。1898年6月11日光绪宣布变法,起用康有为等维新派,至9月21日,颁布了数十道改革命令,强力推行新政,这就是所谓的“戊戌变法”,也称”戊戌维新”。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幽禁光绪,杀谭嗣同等6人,变法遂告失败。康有为流亡海外,组织保皇会。辛亥革命后回国,任孔教会会长,后参加张勋复辟。1927年逝世。
    从提倡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变法改革到维护封建皇权制度,康有为代表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思想潮流。康有为主张博爱哲学,认为家、国、天下都应以“仁“为本,指出: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符合“仁”的原则;主张“公羊三世”说,以为历史是由据乱(君主专制)经小康(君主立宪)到达大同,大同世界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稿》、《论语注》等,后合编为《万木草堂丛书》。
    康有为故居在宣武区米市胡同43号原南海会馆。该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原为董文恪(董邦达)故第,由在京南海籍的官员筹资买下,后又购入一幢相邻的房舍。至光绪六年(1880年)时,因海南县进京应试举人颇多,又购得南侧宅院,形成了由十三个小院组成的会馆大院。院内“形势安恬,花木竞秀”,环境十分幽雅。其中的“七树堂”,因有七棵古槐而得名,院内的西房便是康有为多次来京时居住的“汗漫舫”。这个名字是康有为起的。由七树堂北望,是老便宜坊那座二层小楼,如同一艘画舫上的楼阁,康有为把南海会馆想像成大海,自己的住房也似一舫,可在海中自由的漂浮。所谓“汗漫”,就是无拘无束、漫无边际的意思。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成为爱国志士荟萃之地。康有为在这里创办过《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文》),并亲自撰稿,宣传变法维新。他还写下了《上皇帝书》等重要文章及大量诗文。
    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如今这里只是普通民居,院内住户杂多,早已失去昔日的风采。不知是否由于年代久远地基下沉的缘故,院落低于胡同路面一大截,望去颇有落魄之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9:25 , Processed in 1.0897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