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护门铁把家把得牢 北京门楼普遍在门的下部有保护铁,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成为谈论的话题,可能因它没有闪光的一面,似乎像一件旧衣服上打的补钉,所以不想去研究它。然而,护门铁虽然不是建造门楼时的同期工程,是若干年后为了保护大门不受损坏而制作的,可是铁皮和铁钉却给我们留下了又一种古文化。 明清时期是中国吉祥文化发展时期,多以植物、器皿的变形为主要特点,护门铁是民间工匠发挥创作的天地,虽然范围、部位、题材受到限制,他们仍然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有实际内容的吉祥文化,突破了上述种种的困难,用粗铜粗铁,去描绘牵动心弦的视觉文化,这就是工匠们的巧妙可贵之处。 目前知道的护门铁的造型有如意形、瓶形、葫芦形等,铁钉的表现主要是万字形和钱纹两大类,大门装饰文化内容十分丰富。 护门铁的基本形态是葫芦形,在这个基础上演变出其他造型。葫芦形从北魏时期出现,流行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把“八仙过海”故事中的铁拐李法器视为至宝,艺术化了的“暗八仙”里的葫芦是铁拐李的标志。在门楼的砖雕和门墩上都有同类题材。中国民间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不同条件的同类物体可以而且允许同时出现表现一个主题。 护门铁还有一种是常见的瓶形,大肚、长脖,给人以挺拔的感觉,两个瓶耳有大、有小,脖有粗有细,一般人都能知道其寓意是平安。古人都知道平安在福寿中所占的地位以及这两个字的分量。有福有寿即平安,民间常言平安便是福,护门铁在祝福全家平安,它的平安是长久的,可见愿望是很大的。 吉祥如意纹在护门铁中见得较多,似祥云似灵芝形状,是在强调护门铁能起到法宝方面的效能,驱散一切邪恶之气,使得全家安宁。 山形的护门铁。山形纹有稳如泰山的感觉,不表现更多的寓意,铁钉的走向多以表现万字为主,很少采用其纹样,这种不同于其他的最为简单的方块铁,则是护门铁中的种类之一。 双向护门铁,即门的上部和门的下部以同样的造型铁保护大门。北京城内的核桃园东街8号和安平巷3号采用的是双向保护门的方法。 巨型护门铁,芦草园胡同15号的护门铁占据了门整体的二分之一以上,铁厚且面积大,有铜墙铁壁之感,表现出劳动者豪放、粗犷的性格。 北京的老门能得以保存到现在,是因为许多门有保护铁,古代人在保护古建时不是简单地保护而是在免于一空的文化观念的基础上,从既美又能保护门的目的出发,护门铁服从于前期的门楼文化,从和谐统一中使整个门楼文化增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