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住在中国多年的外国朋友曾开玩笑说:啊,在中国,姓张的人家和姓张的地方可真多!你看,张家港,张家口,张家界……我也笑着回应说:岂止这几个,在我们北京东边的通州区还有个张家湾呢!外国朋友惊讶道:“真的,我可是头一回听说呢!”别看当时跟人家老外说得挺热闹,其实我也只是“听说”,去都没去过。不久前,一位家住通州区的出租汽车司机小郝,和我聊起他的老家张家湾那丰富的历史和夏日里满园的玫瑰香葡萄。得知我连张家湾都没去过,小郝直替我遗憾,于是当场决定:开赴张家湾! 走进张家湾 开车出了市中心,向东直奔四惠桥,再驶入京沈高速路,见了“张家湾”出口,就该出去了。全程不?0公里,可已忘记经过了什么河,跨过了什么桥,因为一路绿树田野,麦子地旁还能见到成片的葡萄园,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令人陶醉其中。慢慢地,就感觉路变窄,人渐多,就到了张家湾镇。走在张家湾镇的街道上,只见路两侧开着的店铺食品小摊,无不高悬“清真”二字。正值晌午,戴着礼拜帽的回族老人,正三五成群地朝附近的清真寺走去…… 从地理位置上说,张家湾是个多水之地。据说,古时潞河、富河、浑河、里河交汇于此,水势环曲,石桥四布。听说,历史上的张家湾堪称咱北京的命脉要道,这话得从元代说起。那时的大都城内生活着各色人等,有养尊处优的皇亲国戚,等级严明的大小官吏,成群结队的将士以及遍布街巷的百姓,人口多达五六十万。其所食所用大多依赖长江南北的富庶地区供应。元朝22年(1285年),漕运总督张 首次在此设立大运河码头,以后这地方也跟着姓了张,据说就是从那时起,张家湾名震北国,商业十分发达。当时,无论是京城官民乃至华北北部民间所用南方出产的百货,还是北国出产销往南方的大宗货物,不管是河运还是海运,都必须用船先运到张家湾,登岸存储待运。南方运达此地的货物经陆路再转运至大都城内。每日里,各种船只载着各种物资进出码头,那时,在张家湾镇沿河一带,形成了连片的小型货栈,商贾流民,纷纷云集于此,可以想见,“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胜”的热络场景一定十分壮观。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于京津铁路建成通了车,于是北运河(潞河)停止航运,张家湾码头才彻底被废弃了,从此不再担当京都运输要道的重任。作为“被废弃了的码头”的张家湾后来居然又因“机场”出了名。上个世纪50年代末,这机场曾立下过赫赫战功,拿过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第一”。新中国庆祝建国10周年之际,驻扎在张家湾机场的解放军演绎过一回用地对空导弹打下前来挑衅的“蒋匪”先进侦察机的事件,当时令美帝国主义十分震惊。因地空导弹是二战期间由德国人率先研制成功的。50年代,美国、苏联、英国和瑞士等国也先后研制出地空导弹,并组建了地空导弹部队。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第一个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地空导弹部队。这美国制造的RB-57D高空侦察机就被击落在张家湾的一片菜地里。于是张家湾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又重重地留下了一笔。 1968年,“文革”在各地正闹得如火如荼,被砸毁的文物堪称无数,可就在这“轰轰烈烈”的节骨眼儿上,张家湾的农民李景柱却在萧太后河北岸的一块地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刨出了曹雪芹墓石一块。读过点书的李景柱居然能看着这“曹氏墓碑”联想起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于是盖房时将这可能“颇有来历”的碑石砌在自家院墙里。1992年,这块曹氏墓碑终于被作为文物捐献给了政府,这故事当时也引起了北京媒体不小的关注。毕竟,曹雪芹墓石的发现,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无疑是一件大事,于是一些红学研究者也几度光临,几度撰文,论证其真假。据说有文人学者更将张家湾做了自己的长久居住地。于是张家湾这名字在学者和媒体的文字中又“屡放光彩”。于是小镇张家湾又有了“人文特色”,吸引着不少各地旅游者和文学爱好者前来观光。 可我最感兴趣的却是为什么“这里成为回民聚集地”。司机小郝一乐说他也不知道,看来只有到附近的清真寺里去打听了。 张家湾探源 北京人差不多都熟悉这样一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而张家湾的不少回族教民则坚持认为他们居住在这里的时间比起张家湾这个地名有更长的历史。“这地方叫张家湾不过才有700余年历史,可回族兄弟定居此地的历史可比这长多了,得有一千多年了!”他们会这样告诉初来张家湾的访客。事实上,千余年来,这里伊斯兰教的历史只是口碑相传,历史记载很少。据传,辽建燕京之后,便利用萧太后河运兵输粮,且每年的春季还在此狩猎,来往均驻留于此。这一点得到不少回族居民的认同,他们说辽代的时候,这里便是帝王皇族每年渔猎的主要地方,枣林庄、垡头、于家务等村落正处于渔猎场所的重要之处,因而商民屯聚,那时便有了一些经商的或者放炮助猎的回民来此定居,于是形成了回民聚居点。翻翻《民国通县志要》,看到这样的文字记载:本县回教应始于元朝,城内回民旧有金、居、鲍、宛、杜、闵、康、蓝八大姓。县南枣林庄有李马二姓为明成祖战将之后。张家湾戴王马尹四家皆自沧州迁来。城内七百户聚居于东南角。东关外17户,西关外15户,北关外30户与汉人杂居。 走进清真寺 元代诗人张昱在描述大都回民习俗的诗中写道:“花门齐候月生眉,白日不食夜饱之。缠头向西礼圈户,出浴声高叫阿弥。”写的是回民每日里都要做的宗教仪式,前两句说斋月,后两句谈礼拜。应该说,在今天张家湾的清真寺里,仍可寻到这样的场景。正值中午,清真寺的大门敞开着,院内静悄悄的不见一人。门口那兼做传达室的小店也上了锁,一问才知这里的教民领导们都去北京城里的伊斯兰教协会开会去了。于是大着胆子走进寺内,只见院中放着石缸一口,直口平沿,缸身上写有太平二字,据说是为防火灾之用。寺院一进门处是一棵老槐树,它躲过了一次次历史劫难,巍然屹立在此500多年,如今被列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据说这树原来可高了,夏天繁茂的枝叶能遮阴半院。那年夏天,一场大雨来时,本就空心的古树遭了雷劈,上部的枝干被折断。现在,参天的大树虽然一下子矮了一截,但枯干上却发出了不少新芽,令人不能不惊叹其顽强的生命力。历史上这清真寺里还有两棵古柏。上个世纪初,抗击八国联军时,义和团民曾驻扎此地,他们在古柏树下埋锅做饭,连蒸带烤,很快两棵古树就叶落枝断,干枯而死。门外进来几位等着做礼拜的回族大妈,对我态度相当友好。老人们热情地介绍说,这镇上现有1000多户回族家庭,3600多口人。平日里,各家的老人们都还保持着做礼拜的习惯,一日五次,名曰“晨晌晡昏宵”五拜。而这“五拜”的时间又是根据不同季节做调整。现在是晨4时,中午1时,下午6时,晚7时40分,9时30分。“家里的年轻人基本不做礼拜,因为他(她)们太忙了,白天都要上班。”我问大妈们,知道回族是什么时候迁居到此地的?大妈们说,具体也说不清楚,“但我们老人都知道得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正说着话,只见一群戴白色礼拜帽的男女说笑着走进清真寺,其中一位高挑清瘦的长者便是负责寺里行政事务的戴文珍主任。刚才上着锁的小店,这会儿一下子热闹起来,准备做礼拜的教民们正选购着清真香皂、礼拜帽、伊斯兰教文化书籍等各种物品。一群老年教民拿着一袋儿通顺斋食品厂做的清真酥皮点心,吃罢便朝寺里的浴室走去。浴后,他们便要开始这一天中的第二次礼拜…… 74岁的戴主任是寺里的行政最高领导,对清真寺的历史了解不少。他说,这古寺据说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都曾维修过。到了道光十四年(1784年)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修。“文革”中,本已年久失修的清真寺,又遭损毁。因为它是较大规模的回教建筑,造型又十分别致,而且很有纪念意义,因此,在1985年便被列为通县文物保护单位。“可多少年来院内一片破败的景象,房基下沉,整座建筑岌岌可危。1997年,我们当地的回族居民积极发起了倡议,决定重修这座清真寺……”戴主任说,提起重修这清真寺,教民们可是没少出钱出力,四处呼吁。整个工程历时六载,耗资120万元。资金来源,用戴主任的话说是“国家给点,本地和外地的回教徒也捐点。”北京城里的牛街清真寺更是责无旁贷地率先捐款,寺内新立的碑上有碑文为证。 细观察后发现,与国内其他宗教寺庙坐北朝南的风格不同,张家湾的清真寺是坐西朝东的。为何布局如此?因为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是世界伊斯兰教圣地,它位于中国的西方。清真寺内礼拜殿朝向东方,这样,教民们默拜真主安拉时,都必须头向西,表示尊敬和崇拜。这就是清真寺面朝东的根本原因。戴主任还介绍说,这寺里的主体建筑是礼拜殿,面阔三间,勾连塔四卷,硬山筒瓦。又有南北配殿各三间,作讲堂之用,礼拜殿与南北配殿之间有抄手廊相连。整座建筑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大殿两侧有六扇木制圆窗,上刻阿拉伯文:念礼斋课朝孝。说到这六个字,寺里的另一位负责人尹秀兰女士认真地告诉我,“念礼斋课朝”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课,可总有来访的游客反映,有书上说我们这寺内大殿圆窗上面写的六字是“仁义礼智信孝”,“‘仁义礼智信’可是儒家的文化内容,您快帮着呼吁呼吁,不要将我们伊斯兰教和儒教混在一起,那样将来会误导子孙的……”做礼拜的时间到了,我于是起身向戴主任致谢告辞。走出清真寺,一路上却禁不住想像着寺里那“缠头向西礼圈户,出浴声高叫阿弥”的场景……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5 , Processed in 1.07653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