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调重弹 梆子蹦蹦粉墨登场

2002-12-1 12:00| 发布者: 侯秀丽 刘德泉

柏峪村礼堂,前排为上世纪60年代所建,后排为80年代所建



柏峪村老戏装
  皇帝做大寿华北巡演多气派初三到十五正月开腔“活文物”———

  在门头沟的一些山村里,村民们仍传唱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戏种,秧歌戏、山梆子、蹦蹦戏、大秧歌都是山里人农闲、节庆时的最爱。这些戏种的由来也颇有意趣。

  走马门头沟·戏曲

  柏峪村秧歌戏

  乾隆六十大寿时曾华北巡演

  “柏峪村有两宝,杏仁儿、大戏满山跑”。在门头沟西部群山环抱下的这个小山村里,村民们世世代代地传唱着数百年前老祖宗留下来的秧歌戏和山梆子。

  柏峪的老戏台原来在关帝庙前,坐南朝北,宽8米,东西长10米,抗战时被日本鬼子焚毁,现在只存遗址。上世纪60年代盖了一座新式的礼堂,木石结构,因房屋高大俗称“大房”,现存一间。上世纪80年代末盖了现在使用的礼堂,坐北朝南,钢架结构,10大间。礼堂侧面是柏峪社员剧团的入口,牌匾两侧还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水泥字,里面还安装了北京城里广和剧场的267把旧的折叠式座椅,有较为现代的幕布、灯光音响设备。

  舞台有60平方米左右,旁边还挂着《鳌山灯》的排练记录。后台一大间,有几个大柜保存着新买的戏装行头等。最东面是化装室,也就是柏峪社员剧团的活动场所,存有百年的老戏装。正中敬戏神,村民称为老龙神。戏迷们说:“不拜老龙神,演啥不像啥。”开戏前要祭戏神,也叫暖台。演员扮成菩萨、姜尚、判官等拿着刀枪在台口四周舞动,上场化装,先双手合十拜台。

  早年,村中有四种戏,即秧歌戏、河北老调、山梆子、蹦蹦戏。现今只能唱秧歌戏和山梆子了。据老艺人王永元讲,柏峪村秧歌戏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著名的关隘天津关在柏峪村北3华里处,本村王家就是当时的守关人。因为他们的祖先多为明代初期从河南迁居到此守关的军户,为了消除守关的寂寞,将秧歌戏从南边带来并传了下来。

  乾隆帝六十大寿时还调过秧歌戏,剧团也曾到河北怀来、涿鹿、矾山、北京天桥演出过。

  柏峪社员剧团团长陈永禄说:“秧歌戏最后的辉煌是在1982年,柏峪村从正月初三一直唱到二月二‘龙抬头’。我们的剧团是去年刚恢复的,使老辈儿的东西继续留传下去成为可能,也使节庆时大家有了个‘念想’。”现在的秧歌戏由谭怀孟等人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经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村蹦蹦戏

  正月初三唱到十五

  曲调高亢、婉转的斋堂山梆子戏、风格活泼的於白蹦蹦戏、边舞边唱的苇子水大秧歌古戏,听得村中老少久久不愿散场。今年2月,山乡古戏汇演在门头沟区雁翅镇大村剧场“开腔”。这大村剧场就是如今山里最好的现代化大礼堂。

  大村原有一座古戏台,建于清代,是娘娘庙的附属建筑。戏台东向,与庙院相对,建于1.55米高的台基上,面阔8.06米,进深0.9米,高5.5米,卷棚顶。板瓦、筒瓦的合瓦,庙前有古松数株,姿态各异,极富特色。现已经改为大村小学。

  政府出资在几个村子新盖了现代化的大礼堂。大村剧场是今年刚投入使用的。剧场有400平方米,390个座位,舞台近80平方米。还有后台化装室,存放着剧团花5万元购买的新戏装。操作室可以控制灯光音响等设备。这里是大村蹦蹦戏排练和演出的场所。一般在春节正月初三到十五是高潮。对比老戏台,用山里人的话说“真是鸟枪换炮了”。

  在门头沟多年从事民俗研究的董秀森先生说:“这些山乡戏种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全国文化普查时发现的,当时我们就找村里的老艺人开始了对戏词和曲谱的录音整理。经过这么多年,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辞世,许多曲谱面临着成为绝唱的危险。最近几年来,区里不仅成立了文化抢救专门机构,还在2001年底拨款将我们过去整理的资料出书,并资助全区20多个村恢复了剧团。
  目前,全区能唱整出山梆子戏的村就有14个。为了使新恢复的剧团都能演出,去年,区里还给各剧团拨款购置了部分戏服、乐器、道具和化装工具等。今后几年,我们还得把所有可以记录与传授的老戏,教给年轻一代,让‘活文物’延续下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33 , Processed in 1.09019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