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说说跑堂的

2024-3-29 22:19|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虫儿68|来自: 俗文化研究所

摘要: 咱们写过一次跑堂的,老觉得意犹未尽。今天咱们再说说跑堂的,详细说说。首先,不管是饭庄子,饭馆儿,“跑堂儿的”都要“学徒”。学徒的时间可不是一两个月,到处熟悉熟悉就可以端菜跑堂了。按行规学徒期限都是“三 ...
咱们写过一次跑堂的,老觉得意犹未尽。今天咱们再说说跑堂的,详细说说。

首先,不管是饭庄子,饭馆儿,“跑堂儿的”都要“学徒”。学徒的时间可不是一两个月,到处熟悉熟悉就可以端菜跑堂了。按行规学徒期限都是“三年零一节”。

按老北京人的规矩,学徒期间没工钱只管饭,也不准回家,要早请示晚汇报,白天擦桌子、扫地、送宅门外卖,夜里上板、收拾屋子、学着算账记菜名。三年学徒出来后才有工资,比如出徒时是春节,那么在春节到端午节期间只给半份工资,另外半份应当属于报答师傅的,这就是所谓的三年另一节。

再说,跑堂的也算是勤行,这个勤,可不是说说而已。跑堂的首先得衣帽齐整、面相整洁,没有胡子拉碴、围裙脏乎乎的。

客人入座,他们就得马上一边应酬着客人,一边用干净的抹布,把桌面再擦一遍,为的就是让客人感到干净,心理舒服。

跑堂儿的绝不会垂手站着,更不可能闲聊天儿,他们闲下来就擦拭桌椅,虽然桌子已经擦得能照见人了,还要用手巾下意识地抹拭,脑袋还得随时观察大堂里的客人。谁想剔牙,牙签奉上;谁要擦汗,手巾把儿准备停当。随时“支棱耳朵”听着后厨炒菜锅铲炒勺相碰的声音,每当后灶上的铁铲跟炒勺叮当一响,“跑堂儿的”立马跑进去端菜。这就是勤。

“堂头儿”就是“跑堂儿的”头儿。俗话说,跟物件儿打交道比与人打交道终归轻巧些,菜咸了或淡了可用盐找补,人“咸了淡了”绝不是靠“佐料调剂”那么简单,作为“跑堂儿的”总领班,堂头儿就是半个社会活动家,主宰着买卖一天的走向。

堂头儿有在门口“瞭高儿的”和在店内“领班”的分工。

在老北京的饭馆门口,通常总要站着一个穿着不错的“闲人”,左顾右盼地张望来往行人,被称作“瞭高儿的”。这“瞭高儿的”看似悠闲,其功夫全在眼睛里。即便已经进店的客人,那些是小酌,便饭那些是请客应酬,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没有三年的学徒和多年的历练,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客人进了店,就是另一个堂头和伙计们的事了,至于这个客人是是让到雅间,还是大堂的散座,绝不会错。否则,将应该进雅间的客人安排在散座,顾客会认为你藐视他;而应该坐散座的客人让进雅间,也会令顾客手足无措,尴尬不已。

至于说这个客人,是不是一个讲究吃的主,而且是真讲究还是穷讲究,大概就是跑堂的基本功了。

比如,这个客人进店就要拌粉皮儿这么一个简单的菜来说,真讲究的食客一定会嘱咐伙计这样一句话:“拉薄、剁窄、勺里拌、加烂蒜。”别看就这么几个字,伙计一听就知道,这是位讲究吃的行家。

穷讲究的食客点了葱炮肉,下单时就得一定会嘱咐伙计说:“口沉、宽汁儿!”菜上来以后,食客稍带着要二两烧酒和一碗白坯儿面(刚煮出的面条,未加汤料或酱、卤)。食客拿葱爆肉下了酒,菜汤子往面里一倒,主食也有了,吃完了面再喝汤。简单的一个菜,花钱不多,吃法还挺齐全。这种吃法,虽然花钱不多,倒也是一个讲究的吃法。

门口瞭高儿的还有一个本事,就是对于上门的顾客,只要他光顾过一次,“瞭高儿的”都记在心里。下回再来时,“瞭高儿的”就会像熟人一样殷勤招待,一边让座儿一边说:“呦,老没来了您,快里边请……”透着那么亲近。如果正当饭口,一起来了两拨客人,“瞭高儿的”会同时应付两拨客人,无论生熟,绝不让人感觉到有厚此薄彼之分。“瞭高儿的”这个名称现在已经绝迹了,这应该也是人才吧。

门外有“瞭高儿的”招呼进来的客人,如何照顾好客人,店里就全指着店内“领班”的堂头儿带着跑堂的伙计们对顾客的服务了。

好的堂头儿在招待顾客的过程中会了解来客的身份地位、家里几口人、喜好什么、性格如何等,对重要客人更是了如指掌,一说一个准,不只是了解客人吃饭那点事。例如:客人是来吃饭的还是为办事的;是想多花钱还是少花钱,少花钱就得让客人既少花钱又撑面子;来了真正的吃主,堂头儿会推荐特色菜,座位调派都要合适,让客人满意。

堂头儿平日三教九流都得接触,店内大小事务都得打点,眼力和为人处世的功夫不是一两年能磨炼出来的。

所以,一个好的堂头儿事关买卖的兴衰。若是一个知名的堂头儿辞职,甚至会损失一批食客,而且这位堂头儿到了哪处饭馆,那些老主顾就能跟着他到哪儿,等于拥有一批撵不走的客人,这就是个人的魅力。

譬如,当年京城新丰楼的名堂头儿栾学堂加盟到丰泽园,伙计、厨师带一批老主顾全都随着他去了丰泽园,把新丰楼“拉躺下”一半儿。所以,精明的东家,都使重金千方百计地保住自己的堂头儿,挖走别人的堂头儿。

过去,有些饭庄要给空股,其中堂头儿是7%,会计是5%,掌灶是4%。这就是馆子要想让人服,全凭堂柜厨。

跑堂儿的最要学会在应酬客人时说“应酬话儿”。按老北京人的说法,就是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儿”。客人离去时,堂头儿再忙,也要过来送客,礼貌地对客人说“您走好,有什么不周到的您多包涵”“慢走您哪,欢迎您再来”“回见您哪,谢谢啦等。

对于顾客的夸奖,堂头儿会笑容满面地说:“好嘛,让您这几位吃过见过的贵客这么一夸,我们都觉得臊得慌,您这是抬举我们,给我们打气儿,我们谢谢您啦!”说得那些客人都非常高兴。此时也有一种低语音,如:“不知您老口轻,鱼偏重了,下次您来时一准让您满意。”

在饭馆里,尤其是大饭庄里,有时候也难免有挑剔的客人,但是那些堂头儿能从容应对、化解矛盾。很少有和客人争吵的现象发生。有一篇文章曾对堂头儿待人接客的分寸做了详细的分析。

客人点了干炸丸子,由于厨房水汽大,菜出锅耽搁时间长了点,失了丸子应有的脆劲儿,客人吃嘴里有点儿像嚼皮条,不乐意,喊堂头儿给提出来。

堂儿头笑语盈盈赶过来:“哟嗬,某某爷!”先给你来个感叹词。

“今儿人多,灶上忙不过来,因您是老主顾,想着先把您要的菜炒出来,为的是怕您着急不让您和您的朋友久等’这就是给你挖了个坑。

“您知道,您老老不来,咱家这买卖是王麻子炒葱—见瘪,今儿您一来,嘿,紫气跟着贵人行,您瞅瞅,您瞅瞅,满坑满谷,托您的福,堂上灶上乐疯了都!”接着给你戴高帽。

“都是老人儿,您多担待,心宽宅厚的您就当是疼我们啦!”继续捧,给你往圣人上定弦儿。

“您吃着不对,是您老往大馆子里去,一日强似一日口儿越来越高,我们这样的小馆子伺候不了您啦!”开始给你紧发条。

“没事儿,您要是吃着不是味儿,一会儿给您重做一个,不能让您花着钱心里别扭,虽说挣得不多这钱要灶上自己出,手艺疏忽,他也不能埋怨您!”话说到这份儿上,你怎么好意思还让人家给你换?眼眉一顺:“得,认了吧,谁都不容易!”

临出门的时候,堂头儿送你,咬耳根子:“某某爷,多亏是您,换一个主,掌柜的非得让灶上卷铺盖,长的短的您多担待,下回来,我跟他们说说,让他们尽心伺候!”

如此一来,顾客下回吃饭好意思转过这个门口上别家吗?

过去总是说人们轻视服务行业,其实也不尽然。只要你自己看得起自己,就没人能看不起你。以前总有人说顾客就是上帝,那些堂头和跑堂的深知道顾客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所以,他们要想尽办法,讨衣食父母的欢心,让他们高兴。而当衣食父母要砸他们的饭碗的时候,他们也要努力,保住自己的饭碗,当然,这个过程也要尽量给足衣食父母的面子,不能让他们下不来台。终究是父母吗,辈大。

这大概就是堂头和堂倌儿们服务客人的精髓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9 15:50 , Processed in 1.12003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