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reny 发表于 2008-3-7 16:4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keyking</i>在2008-3-7 16:22:59的发言:</b><br/><p></p><p></p><p>&nbsp;过了……你怎么不把自己的手机拆开,看看nokia或者是moto的里面是个什么德性呢?法律规定,文物的所有权属于我们的共和国。<strong>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更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瑰宝。</strong>看看韩国的首尔南大门被烧,举国哀悼,数以万计的人日日赶到现场,用废墟来教育下一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全世界都因我国的文化遗产数量、保存年代不是很丰富久远而质疑中华文明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时,在日本韩国等等争相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以自己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并不是说他们这样做不对),当我们硕果仅存的一些历史建筑还在遭遇持续不断地破坏时,你却如此讽刺一座<strong>自己国家</strong>古老建筑的被毁,和我们这些欲哭无泪的失败的斗士,你居心何在?</p><p>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本着这种良知,我们跳出来了,也许做得不够好,但是至少我们说了、做了。您既然没有做,就还请您不要再对着我们少得可怜的“贡献”说些地痞式的冷言冷语吧。</p><p>谢谢。</p></div><p></p><p>1、和你们知道这些建筑里面什么一样,我也知道手机里面什么样,我的工作正好是电子产品测试,呵呵,拆过的手机多了</p><p>2、“法律规定,文物的所有权属于我们的共和国。”这个是你的原话,既然你承认这些建筑是属于共和国的,那么现在拆除也是有着共和国政府的批文的,是正式的,我不管它是怎么来的,但是现在它是得到法律承认并且保护的,那么国家都不在乎,你在乎什么(当然你可以理解为抬杠)</p><p>3、我从来没讽刺这座建筑被拆,前面我也说了,可能是我写的太深奥的,让您不理解了,那么我向您道歉。我当初发那些话的初衷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要正面困难,这个建筑已经拆除了,怎么也挽回不了了,不如趁现在去保护、宣传其他该保护的</p><p>4、我不承认我说的是地痞式的话,如果你这么认为,<font color="#ff0000"><strong>我只能觉得你才是真正的“街痞”,</strong></font>因为普通人可能是不会分辨这些话的来历哦<br/></p><p>5、请注意,这里是争鸣版,明白什么是争鸣么?就是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就发表出来,明白?我只不过发表了一写我自己的看法,还是那句话:怎么着?一人一看法,还不许人说话了?</p><p>6、“在日本韩国等等争相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以自己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并不是说他们这样做不对)”还是你的原话,我不知道你写这些话的时候是写错了还是什么,如果你觉得高丽棒子和倭奴把中国的东西注册成自己的东西也是正确的话,那么我就要怀疑一下你对保护文物的态度了</p><p>最后还是那段话,我的个人看法,看不惯可以提请版主删除,我这么写只是打算用不同的话来阐述一些事实,如果这也算冷血、也算过的话,那鲁迅基本上可以被形容为“头号冷血XXX”了</p>

武穆重生 发表于 2008-3-7 17:30:00

具体在北京什么位置呀!想去看看!不知道为什么要拆呀!不知道又是哪个没有文化的开发商!最好不是这样的结果!

akeyking 发表于 2008-3-7 16:2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iwreny</i>在2008-3-7 12:31:47的发言:</b><br/><p>我只是个平民老百姓,不是你们这帮搞古建或者文物的,没你们那么牛X,平时能接触到那些东西,不成的话还能想着维修一下看看,在我理解不拆就是看不到,不懂说说都不成?我就觉得拆的好,不拆我看不见里面什么样,怎么着?一人一看法,还不许人说话了? </p><p>另外如果您觉得我写的东西是冷眼的话,呵呵,我只能说我文字写的太深奥了,那我给您道歉了,浪费了您的脑细胞</p><p>另外您说这里是个论坛,力量有限,那我还是用前面的话说一句,如果你们只会在这里交流而不去努力的话,那么下一个玩意拆除的时候,你们仍然只能在这里发发照片,感慨几句,然后去收拾收拾破烂,继续在这里交流</p><p>还是牢骚话,这几天火气大,不爱听可以删除,删号都可以,最后还是这句话,这玩意拆的好,如果这玩意拆了只是换来你们一些呻吟的话,那正好适合给我这个外行看看热闹,咱也看看明朝建筑啥德性。你们没啥举动也好,看看下一个拆什么,俺到时候也去凑凑热闹!</p><br/></div><p></p><p></p><p>&nbsp;过了……你怎么不把自己的手机拆开,看看nokia或者是moto的里面是个什么德性呢?法律规定,文物的所有权属于我们的共和国。<strong>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更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瑰宝。</strong>看看韩国的首尔南大门被烧,举国哀悼,数以万计的人日日赶到现场,用废墟来教育下一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全世界都因我国的文化遗产数量、保存年代不是很丰富久远而质疑中华文明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时,在日本韩国等等争相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以自己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并不是说他们这样做不对),当我们硕果仅存的一些历史建筑还在遭遇持续不断地破坏时,你却如此讽刺一座<strong>自己国家</strong>古老建筑的被毁,和我们这些欲哭无泪的失败的斗士,你居心何在?</p><p>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本着这种良知,我们跳出来了,也许做得不够好,但是至少我们说了、做了。您既然没有做,就还请您不要再对着我们少得可怜的“贡献”说些地痞式的冷言冷语吧。</p><p>谢谢。</p>

向日葵 发表于 2008-3-6 22:0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iwreny</i>在2008-3-6 20:56:22的发言:</b><br/><p></p><p>是么?那恕我孤陋寡闻了,如果不是这次拆除你确定能看到那些结构?注意我说的是被瓦片覆盖下的结构,甭跟我说什么保护、维修,都是扯淡,多少年了,修过么?还是您打算什么时候自己去把人家房顶挑了?不可能吧?</p><p>我家原来就住这边,可能对这边我要比你熟悉,我说的民居的意思就是被民用设施占用,可能算我说话不严谨吧,还有你说“我亲自采访的当地老百姓也都知道这是“清代的钓鱼台”,”至少我小时候周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清朝的钓鱼台</p><p>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那玩意现在已经拆完了,就算复建,原来的材料什么的也都没有,你们跳着脚骂也没用了,如果不想再出现下一个这玩意的话,那就找到那些需要保护的古迹去宣传,不要总是一临到拆除了再跳出来嚷嚷保护什么的,没用,知道么?</p><p>另外,你说 有很多人都知道、都关心这个,至少这几年我从来没在报纸上看到过关于这座建筑的什么事情,就算老北京网这样关注的站点,也是在即将拆除和拆除的时候才出现了一大批人来关注,平时都干什么去了?吃吃喝喝?呵呵</p><p>都是牢骚话,爱看就看,不爱看觉得碍眼可以删除,谢谢</p></div><p></p><p>大家都是因为爱这些所以才感到愤怒的,akeyking的帖子本身就是在宣传,想想真正应该做宣传这件事情的应该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生活,有自己的事情。不是做相关工作的却能把很多时间精力投入在关心、在乎北京文化、北京的文物古建筑上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包括您也是因为爱才关注这件事不是么。而且,个人能力有限,您没看到不代表别人没有做,所以,您这么说实在有点不合适,您现在也知道了,那就一起宣传从自己做起告诉身边不知道的人。 大家都是好心,就不用互相说了吧</p><p>&nbsp;另外,不掀顶确实能看到屋内的结构,除非有天花。但确定是没有的,因为是彻上露明得所以梁架才雕刻得很精细。</p>

xyang_825 发表于 2008-3-6 22:45:00

<p>今天特意去了一下</p><p>发现周围用红砖砌了半圈的围墙。唉!</p><p>真是无语 拆了历史 捡起来的却也不见得是好东西</p><p></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2245237518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xyang_825 发表于 2008-3-6 22:46:00

手机拍得 不清楚

akeyking 发表于 2008-3-6 21:19:00

<p>“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那玩意现在已经拆完了,就算复建,原来的材料什么的也都没有,你们跳着脚骂也没用了,如果不想再出现下一个这玩意的话,那就找到那些需要保护的古迹去宣传,不要总是一临到拆除了再跳出来嚷嚷保护什么的,没用,知道么?”</p><p>这一句说得确实很对。我正酝酿这“下一个”,不过目前时间太紧,大家先等一等。</p>

ciwreny 发表于 2008-3-6 20:5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keyking</i>在2008-3-6 20:24:01的发言:</b><br/><p></p><p>&nbsp;其实拆了也好,不拆的话你们能看到里面的构造么?——能。</p><p>另外如果不拆的话,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个东西呢?——很多。</p><p>懂得这玩意珍贵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不懂,我想如果不拆的话,这建筑可能还会是民居吧?——知道它是会同四译馆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在这次开拆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经开始努力保护它了,比如政协委员王灿炽等,几年前就阻止过一次拆除了……我亲自采访的当地老百姓也都知道这是“清代的钓鱼台”,只是政府不采信,才认定为华严庵。还有,不拆之前,这建筑不是民居,是工厂的仓库……看来说这话的您还真是不懂、不关心、不了解了。</p><p>谢谢。</p></div><p></p><p>是么?那恕我孤陋寡闻了,如果不是这次拆除你确定能看到那些结构?注意我说的是被瓦片覆盖下的结构,甭跟我说什么保护、维修,都是扯淡,多少年了,修过么?还是您打算什么时候自己去把人家房顶挑了?不可能吧?</p><p>我家原来就住这边,可能对这边我要比你熟悉,我说的民居的意思就是被民用设施占用,可能算我说话不严谨吧,还有你说“我亲自采访的当地老百姓也都知道这是“清代的钓鱼台”,”至少我小时候周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清朝的钓鱼台</p><p>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那玩意现在已经拆完了,就算复建,原来的材料什么的也都没有,你们跳着脚骂也没用了,如果不想再出现下一个这玩意的话,那就找到那些需要保护的古迹去宣传,不要总是一临到拆除了再跳出来嚷嚷保护什么的,没用,知道么?</p><p>另外,你说 有很多人都知道、都关心这个,至少这几年我从来没在报纸上看到过关于这座建筑的什么事情,就算老北京网这样关注的站点,也是在即将拆除和拆除的时候才出现了一大批人来关注,平时都干什么去了?吃吃喝喝?呵呵</p><p>都是牢骚话,爱看就看,不爱看觉得碍眼可以删除,谢谢</p>

纸扇轻摇 发表于 2008-3-6 21:04:00

梁上的油漆还很新,是不是三、五年前刷的漆?

akeyking 发表于 2008-3-6 20:2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iwreny</i>在2008-3-6 19:13:38的发言:</b><br/><p>其实拆了也好,不拆的话你们能看到里面的构造么?另外如果不拆的话,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个东西呢?</p><p>懂得这玩意珍贵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不懂,我想如果不拆的话,这建筑可能还会是民居吧?可能还会在南横街的建筑中掩埋着吧?</p></div><p></p><p>&nbsp;其实拆了也好,不拆的话你们能看到里面的构造么?——能。</p><p>另外如果不拆的话,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个东西呢?——很多。</p><p>懂得这玩意珍贵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不懂,我想如果不拆的话,这建筑可能还会是民居吧?——知道它是会同四译馆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在这次开拆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经开始努力保护它了,比如政协委员王灿炽等,几年前就阻止过一次拆除了……我亲自采访的当地老百姓也都知道这是“清代的钓鱼台”,只是政府不采信,才认定为华严庵。还有,不拆之前,这建筑不是民居,是工厂的仓库……看来说这话的您还真是不懂、不关心、不了解了。</p><p>谢谢。</p>

ciwreny 发表于 2008-3-6 19:13:00

<p>其实拆了也好,不拆的话你们能看到里面的构造么?另外如果不拆的话,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个东西呢?</p><p>懂得这玩意珍贵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不懂,我想如果不拆的话,这建筑可能还会是民居吧?可能还会在南横街的建筑中掩埋着吧?</p>

后细瓦厂 发表于 2008-3-6 05:18:00

<p>4日再去这里,已是一片断壁残垣。</p><p>5日依然去这里观察,见大门敞开,门内依然在装车,又装了满满一车梁柱。</p><p>很想找到一点会同馆的痕迹,便进了大门。工人和工头对我这个老太太并不留意,我便就近拍摄梁柱的局部。忽然,发现了一些木雕的碎块,急忙捡起来,这是窗扇上的饰物。接着,便看到了窗框,当然大多数都已经摔碎了。</p><p>忍着火问现场的工人:“还有没摔碎的吗?我想做个纪念。”</p><p>工头说:“你不早说,早说就给你下一扇整的了。”问他车上的柱子拉到哪里去,他说,那都是没用的。</p><p>随后,一个工人给我看了一些木雕。我看到了摔碎的和另一扇基本完好的雕花门板。</p><p>捡了满满一袋木饰。求一个工人帮我把整扇的木雕门板搬出大门,求一位友人取走。</p><p>下午,仍然依法向职能部门举报。<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6 5:59:36编辑过]

后细瓦厂 发表于 2008-3-6 05:20:00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52057261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后细瓦厂 发表于 2008-3-6 05:21:00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52151362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后细瓦厂 发表于 2008-3-6 05:22:00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522251670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后细瓦厂 发表于 2008-3-6 05:23:00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523282409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523281664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523289803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后细瓦厂 发表于 2008-3-6 05:49:00

<p>文物部门权限太低,不可能更改比他们权限高的机构制定的方案。但是这种野蛮拆迁文物建筑的做法应该与破坏文物等同吧?</p><p>不忍心去打扰一位正在患病的老专家,前天去拜访了一位曾在十多年前为保护宣南胡同奔走呼吁的老先生,但他说他已经十年不触及这个话题了,还说我把他十年前的伤疤又撕开了。他现在已经转为收藏古董了。也就是说,从保护不可移动文物转为保护可移动文物了。他还提到著名的邓云乡,说他早已定居上海,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他还劝我,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你以后不要做了。我曾经在另一个城市特地到一个著名的文保人士曾呼吁过的历史街区,那里已经面目皆非,整条街只剩一座历史建筑,其余的,均为极其恶俗的仿古建筑。忽然明白他为什么伤心,为什么也转向另一种保护。</p><p>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有良知的专家站出来,为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声疾呼,以独立的人格去承担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p>

后细瓦厂 发表于 2008-3-6 06:44:00

不过,故宫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而会同馆是单檐庑殿顶,说“故宫的太和殿就是这样的屋顶”不够准确。发稿前给我看一下就好了。

燕京琐忆昔话 发表于 2008-3-6 00:4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8-3-5 23:45:07的发言:</b><br/>保护一处地方首先是宣传和介绍这个地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叫当事人知道其重要性,而且也要叫公众知道其重要性,这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有舆论干预,才能有可能保护住某个建筑或某个区域。不能都拆了再去呼吁,那已经没意义了,或者希望渺茫。我很理解每次拆迁很多人对文物的保护尽的力量。但整体规划已经制定了,拆迁合同也都签了,除非突然发现的十分重大的文物遗迹或历史遗存否则很难停工或修改规划。因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人能说停就停的。所以前期的调查和对历史的介绍很重要,文物保护意识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能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群体!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但现在并不是如此。每次都是要了拆的时候才出现有人去干预或去保护,但这时候也许一切只是徒劳。“异地复建”已经成了一种定义,在出现争议的时候屡用不爽。但这也不能怪文物部门,他们也是执行着,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归根结底是一个宣传和介绍的问题!圆明园西部荒那么大块空地,位置可以说上风上水,但怎么没人敢去盖别墅啊?就是因为谁都知道圆明园的历史,谁也不敢拿这开玩笑。如果类似有会同四译馆这样的建筑历史被所有人知道,那我想没人敢轻易敢拆除。如果每次都是临阵磨枪,我相信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珍贵建筑被拆毁,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在这呼吁或谴责某历史建筑的或古迹的拆除!</div><p>顶!!! </p><p>新发现了有价值的文物,别不告诉全国的老百姓. </p><p></p><p>哈哈. </p><p>&nbsp; </p><p>&nbsp; </p><p>&nbsp;</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6046595745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嘟啊嘟嘟 发表于 2008-3-5 23:20:00

<p>要是我我当时看见就打110</p><p>总比不打好一点。</p><p>我要有钱就给他们丫每人200都给我滚蛋。</p><p>可惜啊~~</p><p>不就是民工么,我也跟民工接触过,我不信搞不定他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钱摆平。</p>

nightfire 发表于 2008-3-5 23:22:00

没事别竟研究没用的建筑风格和形式了,多谈谈怎么保护这些物件吧!现在已经有媒体在报道这事了,我觉得凡是迁建都是违法的都是敷衍没有一次能成功复员的,都是借口罢了

斑马 发表于 2008-3-5 23:45:00

保护一处地方首先是宣传和介绍这个地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叫当事人知道其重要性,而且也要叫公众知道其重要性,这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有舆论干预,才能有可能保护住某个建筑或某个区域。不能都拆了再去呼吁,那已经没意义了,或者希望渺茫。我很理解每次拆迁很多人对文物的保护尽的力量。但整体规划已经制定了,拆迁合同也都签了,除非突然发现的十分重大的文物遗迹或历史遗存否则很难停工或修改规划。因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人能说停就停的。所以前期的调查和对历史的介绍很重要,文物保护意识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能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群体!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但现在并不是如此。每次都是要了拆的时候才出现有人去干预或去保护,但这时候也许一切只是徒劳。“异地复建”已经成了一种定义,在出现争议的时候屡用不爽。但这也不能怪文物部门,他们也是执行着,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归根结底是一个宣传和介绍的问题!圆明园西部荒那么大块空地,位置可以说上风上水,但怎么没人敢去盖别墅啊?就是因为谁都知道圆明园的历史,谁也不敢拿这开玩笑。如果类似有会同四译馆这样的建筑历史被所有人知道,那我想没人敢轻易敢拆除。如果每次都是临阵磨枪,我相信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珍贵建筑被拆毁,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在这呼吁或谴责某历史建筑的或古迹的拆除!

拆的轰动了中央 发表于 2008-3-5 22:31:00

<p>&nbsp;&nbsp;&nbsp; 最近正好知道了宣南地区的拆迁,所以很有兴趣的前去关注了一下,而最令我关注的是宣南大吉片地区的一座庑殿顶建筑,这座建筑实为</p><p>明清时代会同四译馆,但是却被莫名定为一座毫无历史价值的华严庵!我不得十分惊诧,这座建座曾经是北京处故宫以内的仅存的庑殿顶建筑</p><p>这种建筑等级仅次于众檐歇山顶的古代建筑模式竟然被定为了一座毫无价值建筑?! 我不得惊诧这些所谓的专家是如何判断鉴定这些历史的文</p><p>物的,在那个等级如此森严的朝代 一座无奠顶建筑岂是可以随随便便建设起来?但是遗憾的是在两会召开的时候,这座外城仅存的庑殿顶建筑</p><p>已然土崩瓦解。因为在宣南规划当中,这座建筑被选择了异地复建,并且手续齐全。我对异地复建也并无什么异议。<br/>&nbsp;&nbsp;&nbsp; 但是,当我们真正赶到现场的时候,我们都震惊了,这座被选择异地复建的建筑大殿静悄悄的坐落在一片瓦朔当中,并且被施工隔离板圈</p><p>了起来,就在我们逐渐靠近的时候,一阵扬尘从这座庑殿顶建筑后面飘扬起来,我们转过去才发现,几个工人正在大殿顶上兴致勃勃地把瓦片</p><p>打碎推撒下来!<br/>&nbsp;&nbsp;&nbsp; 第二天再去,竟然只剩下了木构架结构,仔细看来有很多明代建筑模式的独特特点,特别是上下两瓣的明代椽椀建筑构件!但是她却曾经</p><p>被鉴定为一座未被列为保护的遗迹?!而噩梦还在继续,一些毫无文物保护知识的民工正在一根一根的拆掉这些如此精美的构建,难以想象所</p><p>谓的异地重建就是如此把文物拆卸并毁坏掉?当我们上前询问的时候,我们被这样的文物重地内的民工以很标准的京骂,砂石等驱赶走了!我</p><p>们不得为之惊愕,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在我们里奥运会还有短短的百余天的时候,就在我市的4城区内会发生如此的行为!!<br/>&nbsp;&nbsp;&nbsp; 第三天,这座城外仅存的庑殿顶建筑已经被彻底推为平地了,为那些散落一地的木构件结构竟然被门口的一些商法收购而走,进入建材市</p><p>场,而还有一些木料被一辆 蒙牌照的 大卡车满满拉走,不知去向。以前大殿的瓦岁落一地,并且不断被拆卸机器不断碾压。<br/>&nbsp;&nbsp;&nbsp; 难道,所谓的异地复建,真的是如此把所有的原有材料拆毁变卖然后运用新的材料从新修建么?!<br/>&nbsp;&nbsp;&nbsp; 回想我国建国不久之后的运城地区芮城永乐宫的异地复建,在那样一个困难和温饱知识法规非常不健全的时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下我</p><p>们用驴车拉,竟然能够把所有的构建全部集体搬迁,并且从新组装,显现其原来的风采。但是40余年过去了,科技手段发达了,文物保护法健</p><p>全了,而这座仅存的庑殿顶建筑的异地复建竟然会这样令人惊愕的完成了。<br/>&nbsp;&nbsp;&nbsp; 我们不得惊愕,08奥运在即,和谐社会正在全民构建,但是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惨烈事件呢?类似的事件还有许多像整个古老的海淀镇</p><p>、畅春园大宫门、长辛店教堂、扎公府、朝外关厢和神路街等都惨遭被毁,我们是否应该深思,难道我们的北京真要明天就只剩的一个故宫么</p><p>?难道我们明天看到的估计都是如此“异地复建”么?</p><p>&nbsp;</p><p>响应号召 顶上</p>

老盘子 发表于 2008-3-6 13:58:00

<font size="2">明太祖灭元.命拆毁元宫殿!保存仪天殿,广寒殿,兴盛宫,隆福宫</font>

老盘子 发表于 2008-3-6 13:5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飞哥</i>在2008-3-6 13:42:45的发言:</b><br/>金中都被毁于战火,实出无奈,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到后来的汴梁,被毁于战火是不可避免的,明清两代的建设,根本就是对元大都的继承和发扬。</div><p></p>徐达可是拆掉了元大内!明初笔记里有记载,当时仅仅有一二宫殿幸存!

斑马 发表于 2008-3-6 13:5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盘子</i>在2008-3-6 13:54:51的发言:</b><br/><p></p>徐达可是拆掉了元大内!明初笔记里有记载,当时仅仅有一二宫殿幸存!</div><p></p>是放火烧的!一二宫殿也只是零星建筑,留下是为了用这些殿的木材盖未来的燕王府!

飞哥 发表于 2008-3-6 13:42:00

金中都被毁于战火,实出无奈,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到后来的汴梁,被毁于战火是不可避免的,明清两代的建设,根本就是对元大都的继承和发扬。

斑马 发表于 2008-3-6 13:43:00

拆掉前朝建筑是中国五千年来历朝的一贯传统,清朝以前是这样,民国也是如此,新中国更是。

老盘子 发表于 2008-3-6 12:31:00

<p>明清遗留的北京城与金中都元大都命运完全一样!一个城都能拆光,何况一间房!</p>

斑马 发表于 2008-3-6 09:1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拆的轰动了中央</i>在2008-3-5 22:31:30的发言:</b><p>这座建座曾经是北京处故宫以内的仅存的庑殿顶建筑</p></div><p>文章写的不错,但我最近在很多报纸都发现这个断定,明显是相互抄袭,这个仅存“仅存的庑殿顶建筑”是从谁最先说起的?我们保护文物断定重要性固然重要,但必须经过调查和判定,不然会被专家或相关部门抓住小辫子的,光南城目前保存下来的庑殿顶建就不止此一处,是否应该改为“现存为数不多的庑殿顶建”更合适呢?</p>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会同四译馆之死(2010年8月5日更新请,注意本贴第20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