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两个曲艺马家,一把古老三弦,弹出新时代最强音

2023-10-28 10:50|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张永和|来自: 北京纪事杂志社

摘要: 张永和,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原《新剧本》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作有戏曲《烟壶》《龙须沟》《大清药王》(合作),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天下第一丑》(合作) 《同光十三绝合传》《马连良传》 ...

张永和,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原《新剧本》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作有戏曲《烟壶》《龙须沟》《大清药王》(合作),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天下第一丑》(合作) 《同光十三绝合传》《马连良传》《京剧的魅力与时尚》等。

本文刊载于《北京纪事》2月刊 

原标题《百年曲艺两马家》
不久前,北京曲艺团举行了建团70周年的盛大纪念演出。观众对这个曾在北京舞台上,京(剧)、评(剧)、曲(艺)作品三分天下的大艺术门类,表现出了极大的怀旧和展望。几场演出,观众踊跃,线上观众收看收听,更是近十万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不仅使我这曾经在北京曲艺团工作过的老人无限兴奋,想到70年来北曲人紧跟时代步伐,讴歌时代精神,多少有作为、肯坚守的曲艺艺术家的同时,也使我想起近百年来的两个曲艺马家,他们曾为曲艺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颇有故事。

艺不压身马连登


第一家马家代表人物是西河大鼓艺术家马连登,这个名字北京的老人是不陌生的,因为他会的东西很多,既能唱西河大鼓,又能弹三弦给人伴奏,同时还是著名的评书艺术家,通过电台广播,老北京人对他那苍劲有力的特殊音色都是很熟悉的。西河大鼓是曲艺当中一门大曲种,为什么叫西河大鼓?这西河又指的是哪条河?这个曲种在清末产生于河北的河间、保定、沧州一带,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一人唱曲,另一人弹弦伴奏。曲调古朴简约,唱中有说,说也有音韵,唱念相间,听来悅耳。它长短书各半,长书主要是演唱历史演义:《杨家将》《呼家将》《隋唐》等;短段都是民间传说、寓言等,有生活,接地气,很能表达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所以,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普通观众,都非常喜欢这种曲艺形式。

当时这种鼓曲叫梅花调或弦子书,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种大鼓进入到天津以后才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指的是大清河和子牙河,这两条河都在天津市的西边,所以定名为西河大鼓。马连登北京人,出身北京南苑的一个贫苦菜农家庭。他的父亲爱唱西河大鼓,受家庭影响,13岁便拜名师耿起树学唱,学艺十分刻苦,15岁便登台献艺,短短数年,便学会了《杨家将》《呼家将》《包公案》《回龙传》等十几部大书。马连登是一个创新能手,他为了使西河大鼓唱腔、表演更加丰富,大胆吸收京剧和昆曲的唱、念、做的技巧,还借鉴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优长,转化创新,特别将河北话口音改为京字京白,一下便赢得京津广大观众的喜爱。他广泛涉猎唱念以外的艺术,他学习三弦伴奏,还为了弹得一手好弦,冬天练功时,手指插进雪里,锻炼手指对寒冷的适应性。他又把三弦的担子(杆)顶端坠上砖头,以增强弹弦的手劲。同时苦练伴奏的各种手法和衬、托、随的绝招。功夫不负苦心人,他20世纪30年代,便成了一个技艺精湛的弦师,并为他的女儿,演唱西河大鼓的马增芳、马增芬伴奏。他深信艺多不压身的古训,又拜许多评书名家学会了《隋唐》《三侠五义》等书,因为他有唱曲的功力,故他的评书口齿清楚、语言生动、动作形象,富有身段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马增芬(右)和刘兰芳(左)

玉树盈阶马家人

马连登先生有三女三男,中间都有个增字。女儿马增芳、马增芬、马增蕙;儿子马增锟、马增奎、马增祥(马岐),受其父熏陶,子女均投身曲艺事业,并都坚守终生,取得很大的收获。

马连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马增芳、马增芬伴奏西河大鼓。建国以后,1953年,他参加中央广播说唱团,帮助和他同时参加的女儿马增芬,成为著名的西河大鼓艺术家。同一时期,马连登还录制过长篇评书《隋唐》《杨家将》,并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一专多能、艺广技精的马连登,他的艺术影响其子女,不但成为曲艺世家,而且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很大成绩。

长女马增芳,也是演唱西河大鼓的名家。不幸英年早逝,1956年因病逝世于天津。次女马增芬,演唱西河大鼓的一代名家。五岁随父亲学习,七岁登台。虽然年轻,但是由于天赋好,嗓音高亢嘹亮得天独厚,又善于理解节目的内容,表演玲珑活泼,所以在京津一带,很快唱红,17岁便灌制了她的首张唱片《玲珑塔》。值得一提的,虽然她成名早,但在旧社会,她表现出了凛然气节,18岁便退出舞台,不为日伪演出,直到解放后,她才重登曲艺舞台,而且说新唱新。她演唱新段子《石不烂赶车》,热情讴歌翻身农民的新生活,这个段子在广播电台播出后,反响极为热烈,于是在1953年她和父亲同时加入了中央广播说唱团。在这个全国一流的曲艺团体中,她的演唱分成两部份:继承整理传统曲目和演唱反映当代现实的新段子。老段子她演唱了《罗家将》《走马观碑》《双锁山》《白娘子游湖》等;新曲目演唱了《邱少云》《拉萨河边》。在继承传统方面,她立足保持西河大鼓的精华本体;在唱新曲方面,她尽量唱出新颖鲜活的时代感。她甚至说:西河大鼓不革新,就不会有发展,甚至难以生存。

马静宜

马增芬嗓音清脆嘹亮,吐字发音俏皮遒劲,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亲切感人。她演唱的《玲珑塔绕口令》《花唱绕口令》,不但吐字准而俏、节奏快而明,一气呵成、华美甜脆,已达炉火纯青境界,从而成为经典之作。正是由于她和父亲马连登所演出的西河大鼓特点突出、风格迥异,又善演唱富有生活情趣、表达人民感情生活的短段,还创造了一套和以前男声唱腔有所不同的女声唱腔,因而马增芬被人们公认为“马派”西河大鼓,她为这一曲种的存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增蕙是连登老爷子的三女儿,原也是学唱西河大鼓的,加入中央广播艺术团后,她觉得自己再怎样努力也唱不过自己的姐姐,于是拜了好几个老师改唱单弦,这曲种的名家石慧儒是她最主要的老师。马增蕙也是天赋好,嗓音高亢脆亮,丹田气充足,口齿伶俐清楚,但她最大的特点是一个永不停步的大改革家。她不论在演唱传统段子如《鞭打芦花》《挑帘裁衣》《杜十娘》《金山寺》《打箩筐》,还是演唱她最擅长的表现当代人民思想感情、生活状态的新段子《一盆饭》《洗军装》,她都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用风趣幽默、潇洒豪放的演出技巧,有时还和台下的观众互动,采用合适的“现挂”(结合时代现场编词)。因此她的演出火爆炽热,很受现场观众的欢迎。同时她还参加了许多影视作品的演出,也都恰如其分,因此可以说马增蕙是一个守正创新很有成绩的曲艺艺术家。她收徒多人,为第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马连登的长子马增锟,是一位说评书、唱西河大鼓、弹三弦皆能的曲艺艺术家。在外地工作多年,退休后回到北京,致力于评书的演播。1995年,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播放了他录制的传统评书《罗家将》。马增锟讲的评书,旁征博引,用典准确;语言诙谐,雅俗共赏。完全继承了其父马氏评书的风格。马老先生次子马增奎,自幼随父学艺,也继承了马家的曲艺特点:西河、评书、三弦全能,先在外地演出,参加当地曲艺团。退休后回北京定居。又名马岐的马增祥,是马连登的三子,他的妻子是另一马家的成员马静宜,他们的儿子马小祥,还有马静宜的姐姐马书麟,既都是曲艺艺术家,而且都是北京曲艺团的成员,为北曲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笔者将在后面详述。

马增蕙

曲种“包圆儿”马滌尘

现在我们说另一曲艺姓马的曲艺世家。这家的家长、传艺者叫马砚芳。这位老人,对于京韵大鼓有很深的研究,他是鼓王刘宝全的学生和弦师,和刘的另一学生白凤岩多年为鼓王伴奏,刘宝全灌制的多张唱片,都是由白凤岩(三弦)和马砚芳(四胡)伴奏的,因此他深谙刘派大鼓的诸多技巧。鼓王逝世后,马砚芳传艺于女儿马书麟及诸多弟子,如高英培夫人乔凤楼以及刘凤霞等。

天津市曲艺团的著名弦师马滌尘是马砚芳的长子,自幼向父亲学习琵琶、四胡,后又拜著名弦师刘文友学三弦。15岁便从艺演出,曾经为刘宝全、张小轩、林红玉等京韵大鼓名家伴奏。他曾长期为张派京韵大鼓创始人张小轩伴奏,练就一身高超的伴奏技艺,为他日后能为多曲种伴奏打下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参加了天津市曲艺团,曾为著名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小岚云、陆倚琴、小映霞等十多位名家伴奏,也为梅花大鼓艺术家花五宝、花小宝(史文秀)弹弦,更是天津时调艺术家王毓宝的主要弦师,单弦艺术家石慧儒的弦子也仰仗于他,所以天津人说他能把所有曲种伴奏都“包圆儿”了。尽管如此,他不管伴奏什么曲种都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能根据每个演员的风格、特点伴奏,做到唱伴分明,以伴助唱,渲染主题,制造气氛,达到一个唱伴和谐的程度。同时,他又是一个伴奏音乐、曲调唱腔的改革家。特别是他在天津时调的创新上,颇有成绩。如他在天津时调《毛主席来到咱村庄》《熊熊之火》等唱腔设计上,在原有的模式上,使之更加明快悦耳。特别是他在天津时调《春来了》音乐上的创新发展,不但获大奖并长唱不衰。马滌尘后又到天津北方曲艺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现在成为各曲艺团的优秀伴奏员。

马健是马滌尘的儿子,是著名的曲艺四胡演奏家,曾为许多著名曲艺艺术家如王毓宝、骆玉笙、小岚云、花五宝等伴奏,为演员的托腔保调、声腔悦耳,做出了贡献。后在北方曲艺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四胡伴奏人员。

马书麟

同气连枝两马家

两个马家后人中,在北京曲艺团还有四位艺术家。刘派京韵大鼓艺术家马书麟,是马砚芳的长女,幼时向父亲学习京韵大鼓,14岁便从艺演出,20岁以前便红遍京津,名噪一时。1946年马书麟22岁,拜刘宝全弟子、弦师白凤岩为师,并由其师亲自为其伴奏,艺乃大进。其27岁时,便在京、津以及东北各地曲艺茶园中做攒底演出。新中国成立后,马书麟继参加天津市曲艺团后,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来京参加北京曲艺团,在迎秋剧场北京曲艺团的相声大会后,于众多相声名家演出结束,她攒底演唱京韵大鼓,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没有精湛的鼓艺是不敢唱这个大轴的。她忠实的继承刘派大鼓的特长,吐字清楚有力、节奏大开大阖;顿挫鲜明、中规中矩,尤其在表演上,面部表情丰富,身段漂亮鲜明,从而形成她的风格。传统段子常演《博望坡》《长坂坡》《大西厢》《游武庙》《闹江州》等;新段子以《洗衣记》《高山夜雨》等拿手,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后因喉疾而较早退出曲坛。

马静宜是马砚芳的次女,京韵大鼓艺术家。青年时参加北京曲艺团学员班,拜刘派老艺术家良小楼为师。她嗓音高亢响亮,表演激情四射,唱念讲究力度,丹田中气充盈。演唱刘派京韵大鼓金戈铁马的《马失前蹄》《草船借箭》《桃花庄》;新段子《七大娘》《绘宏图》等,都为观众所热爱。她还是曲种多面手,梅花大鼓、单弦、天津时调都能演唱,是北京曲艺团的一级演员。

马静宜的丈夫马岐,既是马砚芳的女婿,也是马连登的儿子,两马家结亲,在于他俩都是北京文化局曲艺训练班学员。马岐也是个曲艺多面手,弹、拉、说、写俱能。弹三弦、拉四胡,得遇名师白凤鸣、韩德福;而说评书,得师傅陈荣启真传。从1962年参加北京曲艺团直到退休,五十年中,一直为团内的大鼓、单弦等各曲种名家伴奏,形成了他弦音清脆昂扬、余音缭绕的风格。特别是他书写了有关曲艺渊源、发展的几十万字文章,得到了曲艺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重视。

马岐、马静宜的儿子马小祥,是当前北京曲艺团最享名的弦师。他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有极好的师承:9岁随父亲马岐接触三弦,11岁便跟师爷韩德福学三弦。1994年再拜在天津三弦演奏、伴奏家韩宝利先生名下深造三弦,1999年跟随中国音乐学院三弦演奏家肖剑声先生学习,2007年又追随中央音乐学院三弦演奏家谈龙建先生学习音乐演奏。1987年参加北京曲艺团至今,在该团工作已35年。他受到中西兼融的教育,加之长年的舞台实践,使他的单弦演奏水平超凡脱俗,他不但为团内及团外的各个曲种的曲艺艺术家伴奏,能与诸演唱者的唱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仅凭这一把简单的乐器——三弦,能把演唱者的声音渲染烘托到极致,每到此时,观众情不自禁地说一句:“马小祥的弦子真棒!”

马小祥

如今,他已不仅活跃在曲艺圈内,而且他的弦声作为许多京味电影、电视剧里的插曲,几声清脆有味的弦子声,就能把观众带到老北京的氛围内,因此人们早就爱称尚还年轻的马小祥为“单弦王子”。这次在大戏看北京,北京曲艺团建团70周年庆祝演出中,马小祥的弦子和北京民族乐团众多吹打弹拉的艺术家合作,弦声依然抑扬顿挫,响彻在演出大厅中。观众赞叹说:一把古老的乐器三弦,能为新时代的灿烂生活,弹出它的最强音,是多么不简单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21 , Processed in 1.09420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