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根儿
发表于 2016-1-22 01:13:10
本帖最后由 城根儿 于 2016-1-22 01:25 编辑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1 22:01
沒錯!這個鏈接確實就是我去吃的那家"餡老滿"餐廳,位於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不過按您的菜單,這價格應該 ...
原來餡老滿孫晶總經理的婆婆伊氏為旗人,曾經為慈禧太后包製水餃,練就了一手好功夫,孫晶總經理的包餃子技術源自於她的婆婆!
现在有些行业,动不动就与皇家打连联,不知孙总经理婆婆出生于那年还为太后(故于1908年)包过饺子。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16-1-22 06:41:58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1 21:38
剥完皮儿的蒜,别洗别去根,什么原因您别问我,我也是别人告诉我的
去跟儿的地方会发黑,洗是可以的但必须晾干不能带上一滴水,否则会长毛。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08:48:16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16-1-22 06:41
去跟儿的地方会发黑,洗是可以的但必须晾干不能带上一滴水,否则会长毛。
一会儿我把您老这话,转给台湾同胞去:)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08:49:17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1 23:17
您还用跟电视学?
别人不教我啊,不教不说,还顺手就挖一坑:lol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08:50:32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1 23:11
高层建筑只能用这招儿
回头您想着提前疏散我们楼里的几十户人家啊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08:51:31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1 21:47
別洗應該是避免蒜帶生水,泡起來遇水變味或是腐壞,別去根應該是保持蒜的完整,避免蒜破損之後,影響脆度 ...
老叟先生说的,我给您转过来:去跟儿的地方会发黑,洗是可以的但必须晾干不能带上一滴水,否则会长毛。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0:29:52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08:49
别人不教我啊,不教不说,还顺手就挖一坑
您顺手挖个坑儿我瞅瞅?费了老劲了!:L:lol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0:36:37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08:50
回头您想着提前疏散我们楼里的几十户人家啊
九十年代以来盖的楼质量都悬,保质期还没产权期长?您说谁还敢住!:funk: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2:32:31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0:29
您顺手挖个坑儿我瞅瞅?费了老劲了!
呦喂,您了终于把实话说出来了:lol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2:33:07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0:36
九十年代以来盖的楼质量都悬,保质期还没产权期长?您说谁还敢住!
回您了话:我住!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2:46:00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1 22:21
让您见笑。
各地有各地的文化,怎麼會見笑呢?先生沒聽過台灣人用閩南語吵架,那才是精彩呢!:Q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2:47:52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1 22:50
明天您就付诸行动,春节前等着看您的蒜
這個季節在台灣一般不會買蒜頭,因為正值蒜頭發芽季節,得等來年新蒜上市!:handshake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2:56:28
星星 发表于 2016-1-22 00:10
佩服她擀饺皮,冬至那阵她有出来,示范绝技,让观众从两个练起,我试过,能擀,但不容易。
找到酷6视 ...
孫晶總經理一次可以擀15張餃子皮,功夫真的厲害!您的視頻應該是高清的,我看的版本不太清楚,但還是可以了解"餡老滿"餐廳的歷史來龍去脈!:handshake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2:58:57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2:32
呦喂,您了终于把实话说出来了
绿化祖国很光荣!:lol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3:00:47
城根儿 发表于 2016-1-22 01:13
原來餡老滿孫晶總經理的婆婆伊氏為旗人,曾經為慈禧太后包製水餃,練就了一手好功夫,孫晶總經理的包餃子 ...
應該是說伊氏的祖輩曾經在清宮為慈禧太后包製餃子,伊氏得到祖輩包餃子的真功夫後再傳承給餡老滿創始人孫晶總經理!是不是皇家我認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餃子要好吃!:handshake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3:02:34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08:51
老叟先生说的,我给您转过来:去跟儿的地方会发黑,洗是可以的但必须晾干不能带上一滴水,否则会长毛。
和我想的情形應該是一樣的,水洗沒晾乾,蒜頭容易腐壞!感謝村長!:handshake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3:02:43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2:33
回您了话:我住!
70年之后呢?;P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3:18:18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2:46
各地有各地的文化,怎麼會見笑呢?先生沒聽過台灣人用閩南語吵架,那才是精彩呢!
听到也听不懂呀!:L;P
油油
发表于 2016-1-22 13:49:18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1 19:19
看了這家店的簡介,確實是台灣企業家從北京引進,因為這位企業家喜歡吃餡老滿的餃子!
北京最早那家在方家胡同,附近的老外都爱去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7:50:28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2:47
這個季節在台灣一般不會買蒜頭,因為正值蒜頭發芽季節,得等來年新蒜上市!
没储备蒜?看来您那都是吃应季的,真好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7:51:11
hwar4073 发表于 2016-1-22 13:02
和我想的情形應該是一樣的,水洗沒晾乾,蒜頭容易腐壞!感謝村長!
不客气:handshake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7:52:09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2:58
绿化祖国很光荣!
到您这都是好话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7:58:31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17:52
到您这都是好话
顺情就逮说好话!;P
beijing老四
发表于 2016-1-22 19:22:17
城根儿 发表于 2016-1-22 01:13
原來餡老滿孫晶總經理的婆婆伊氏為旗人,曾經為慈禧太后包製水餃,練就了一手好功夫,孫晶總經理的包餃子 ...
昨天看电视, 讲老北京的抻面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原本是给慈禧做的龙须面, 到民间做不了那么细了, 云云。。。。呵呵。。。。随他们怎么说吧。。。。
beijing老四
发表于 2016-1-22 19:41:25
当年老家儿做腊八蒜的同时, 还会把(通常是有点毛病)蒜瓣用席篾儿串起来, 放在浅盘内码放整齐,盘内放些水, 过些时候青绿的青蒜苗就长出来了, 既给冬日里的室内添了几番春意, 隔段时间还可以剪一些下来做菜。。。。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20:18:59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17:58
顺情就逮说好话!
您这是给自己个脸上贴金:lol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20:25:39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20:18
您这是给自己个脸上贴金
不敢!内是特殊工艺叫:泥金。:handshake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20:46:39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20:25
不敢!内是特殊工艺叫:泥金。
泥金?还有美容作用吧;P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21:25:59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20:46
泥金?还有美容作用吧
有!您抹一脸试试。;P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6-1-22 21:29:55
华文正 发表于 2016-1-22 21:25
有!您抹一脸试试。
我一老爷们,就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