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面人汤 百年接力 后继何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倩

  ■汤子博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使“耍货”上升成艺术品

  ■不论是在天津博览会还是巴拿马艺术品展会上,汤子博的面人均获金奖

  ■汤夙国让“面人汤”走向世界,其作品广为外国元首收藏

■“面人汤”第二代传人汤夙国

  ■汤夙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身份证。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族民间的文化正在消失。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活动已经开始。据悉,民间文化抢救部门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化项目的申报资料。日前已公布首批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推出了“探访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不仅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想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文化传人的生存故事,引发读者对“文化与生存”的一点点思考。

  面塑艺术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悉,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舞便以面团塑成鬼怪头部形象。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出土的唐代墓葬中,发现有面制女俑头和面制半身男俑,这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面塑人物了。

  宋代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有关于面人的记载:“清明节,……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这里所说的枣锢、飞燕,都是用熟面或面捏后蒸熟的面塑祭品供品,它们是最早的面塑工艺品。

  老北京的庙会上,常有许多敲唐锣的捏面人的手艺人,他们用蒸熟后上了色的面团,当场捏一些小娃娃、小猫、小狗等动物,或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但他们捏的大都是行活,与面塑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大区别。

  把捏面人这一民间玩意儿引入艺术殿堂的,得说是汤子博,“面人汤”的第一代传人;其子汤夙国,则子承父业成为第二代传人;可惜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面人汤”的祖传绝技接力棒,就要传入第三代传人汤沛之手时,这个正值英年的人才却因突发心脏病于去年去世;“面人汤”的传人问题再次引人关注。

  ■汤子博为了研究戏曲人物,在戏台子前一蹲就是半天

  1882年12月,面人汤的创始人———汤子博先生,出生在通州新城南门里的新城南街。

  旧时通州的万寿宫更像北京城里的隆福寺、大栅栏,热闹繁华。南北艺人汇集于此,说书、唱戏、杂耍献技,汤子博即是这里的常客。汤子博从小喜欢画画、捏泥人这一类的艺术活动。

  据汤老自己说:“因为爱画画,教师用戒尺把我手打得攥不上拳头,但是也没有把我这爱捏爱画的心打掉。”当时有一位很有名的‘扇子画丁’,各个扇子店、纱灯铺都有他的作品,汤子博常到店铺门前去看扇子画,一面看一面记,回家后就凭着记忆把它画下来;画好以后,再到店铺门前去修改。靠这种学习方法,他在绘画上进步很快,给他捏戏曲面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清末及民国初年,在北京既有制作大型面塑礼品的铺面,也有街头卖艺、现场捏制的形式;还有一路是山东面人。街头巷尾,常能看见背着小木箱的捏面人的艺人。这些艺人大都是山东曹州府的人,因为捏面人用的面是江米磨的,所以人们又叫江米人。

  汤子博对山东曹州捏面人的颇感兴趣。他想如果把我画的戏曲人物也捏成面人那多有意思!于是他不买面人,光买艺人的面团儿,回家开始研习面塑。买来的面团儿用完了,他就自己试验。开始用纯江米面,这种面热的时候太软,放凉了又太硬,不好用。后来他试着掺些小麦粉,经反复试验配比,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比例配方。他还在面里加入甘油、蜂蜜、石炭酸等材料,使面塑原料滑润、不干裂、不变质。他为了研究戏曲中人物的造型、神态、服饰,在戏台子前一蹲就是半天,流连忘返,常常忘了吃饭。

  汤夙国告诉记者,父亲在以下三个方面,对面人这项民间工艺进行了改革:在创作形式上,他将传统的签举式面人玩偶改革成可在案头陈设的托板式面塑艺术品。从创作题材上,他摆脱了孙悟空、猪八戒式等传统俗套,代之以历史文学名著人物(书派人物),戏曲人物,佛教、道教和神话传说人物(佛派人物)。从技术手法上,传统的面人体大、粗糙,技法简单,观赏性差,俗称“怯面人”。汤氏面塑则技法精湛,人物形态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他的面塑被誉为“细面人”。

 

  汤夙国说,许多人都知道我父亲是致力于创造改革而成为附有装潢之托板式小型精品面人的第一人,同时又首创了“核桃面人”、“制钱面人”;但没人知道他为了每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改革,下了哪些功夫。

  比如把原来棍举的面人形式,作为可以在案头陈设的艺术品放在托板上,他就进行了反复的尝试。捏时得有支架,父亲最初捏好后,一撤签,面人全都蜷起来了,面人脑袋也全耷拉下来。于是他反复进行如何抽签才能不伤人物原型的试验。

  试验结果是:不能直抽,必须得转圈,等面人活动了,就好抽签了;然后再在木制托板上另外插入一个签,把捏好的面人陈列在托板上。汤子博说:“每一步改革,我都是费了相当大的脑筋的。”

  汤子博强调,别人捏的面人是哄孩子的,我捏的面人是哄大人的。用棍举着卖就是小孩玩意儿。我做技法改革的初衷,从一开始就是想把民间的哄孩子的“耍货”上升成艺术品。

  清末民初,“面人汤”在京城已很有名气。他曾给大总统黎元洪做过群仙献寿,末代皇帝溥仪也收藏过他的作品。

  ■汤子博在半个核桃壳里塑27个面人,且带山景和鸟兽

  《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中这样写道:“汤子博,北京通县人,创制了纸板面塑(将面塑置于纸板上)、核桃面塑(在半个核桃空壳的内壁中旋转微型面塑),最小者仅有4cm(应改为4mm),人物形态生动,色彩淡雅。”代表作品有核桃面塑“十八罗汉朝如来”、“二十四仙朝王母”等。

  汤子博除了创造纸板面塑外,还创造了面人汤的绝活“核桃面人”,即在半个核桃壳里,塑造各种人物。他把一个核桃一分为二,在半拉核桃里塑着27个面人,而且带山景和鸟兽,人的脸上有不同神情,带黑白眼珠,个个栩栩如生。二十四仙朝王母、木兰从军等光绪年间创作的核桃面塑,堪称艺术绝品,至今保存完好。要欣赏它们,得拿放大镜。现在,随着老面人汤汤子博的过世,面人汤的核桃面人已成绝品。

  汤子博学会了捏面人,带着二哥和五弟来北京靠捏面人谋生,汤氏三兄弟很快在京城出了名。天津三益公司的经理把汤子博的面人请到天津办的手工艺品展览会上展览,以后又拿到巴拿马艺术品展会上,面人汤的面人均获金奖。

  汤子博有一句名言:面人就是面神。这就是说,面塑作为民间艺术,它必须以传神为主要的创作法则,这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美术的优秀传统,而且也完全符合面塑在艺术创作上具有作品体积小(细致刻画形象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捏塑(不是精雕细刻)、材料(面粉)等方面的特点。

  他最擅长戏曲人物的捏塑。著名戏曲艺术家梅兰芳的寓所缀云轩里,就陈设着汤子博的许多作品。他捏塑的名角戏出,如梅兰芳的洛神、谭鑫培的黄忠等,无不形神毕现。

  当时梅兰芳有一个房子叫“缀云轩”,里面摆满了汤子博做的面人。还有周作人也是汤子博面人的钟爱者。有一次梅兰芳把汤子博请到自己家,吃饭后,二老开始聊天,一问,两人全是属马的,汤子博比梅兰芳正好大一轮。汤子博做了一个“虞姬”的面人,拿出来给梅兰芳看,梅兰芳兴奋地说:“您做的这个‘虞姬’是我扮的!”然后连续重复两遍道:“真好,真好。”

  汤子博凡是做的各名角演的戏,是哪个名角,都能看得出来。虽然穿的是戏装,但是该名角的特点、架势,都能看出是谁:谭鑫培扮的黄忠、梅兰芳扮的洛神、萧长华扮的蒋干,全都惟妙惟肖,一下子就能认出来。

 

  汤夙国感慨而又遗憾地说:“现在的面人达不到这个水平,可以说已经失传了。为何?因为我父亲已经与梨园行水乳交融成了朋友,经常看他们的演出,并有大量的剧本、戏装的剧照,更主要的是,为了把京剧面人捏好,他下的苦功无人知晓:为了搜集各个名角戏装的图案,当他得知在永定门外一个叫后村的地方,妇女专门给各个名角绣缝戏衣时,为了能够拿到一手的京剧服装图案进行研究,他不惜把我们当时在东城租的房子退租,然后举家搬到后村去住,同时派我母亲、姐姐,与村中妇女一同学习绣戏衣,等她们拿到绣衣的图案回家绣时,我父亲再拿纸把上面戏衣的图案临摹下来。这样一住就是好几年,直到父亲把图纸搜集完毕。”

  ■抗战时期,宁愿一家人吃豆腐渣,也不愿接受日本人的邀请

  汤子博一生爱好文学、书法、绘画、古玩、戏曲,甚至佛学、中医、气功等都有涉猎。在他贫困的一生中,始终执著于对艺术的追求。他不是一般的手艺人,而是一位渊博的艺术家。

  他经常去书画店、旧书摊去寻找、购买书画,如果看见了一部好书或一幅好画,而手头又没有钱,便立即支起木箱,迫不及待地出售面人,凑够了钱,就收拾起木箱,兴冲冲地买了回家。晚上,在暗淡的煤油灯下,他聚精会神地读书,有时甚至连额顶上的头发被烤焦了还不知晓。

  据汤夙国回忆,父亲还有一绝就是修配出土文物。当时许多古玩店哪里挖了个唐三彩出来,脑袋掉了,找到父亲,并不告诉你年代;父亲的学问就在这儿,他连问都不问,仔细端详之后就说:“少于八百现大洋不给你配;先留下三百定金……”父亲一看就知年代和价值。当时一般小职员的月工资是15块现洋。

  日本侵占后,汤子博凭着朴素的爱国思想,坚决不给日本人做事,家里只能吃混合面、豆腐渣。

  有一个工艺美术店老板想让他到日本去,他力拒。汤子博说:第一,宁可饿死不能给日本人做事;第二,再困难,勒着肚子,也得让孩子上学。学校要求交钱做校服,家里没钱,母亲就把她当初的陪嫁,一个供佛用的高锡质地的“腊签”卖了给他们做制服。

  他当街创造郑成功和明代抗倭英雄张千斤、李八百等面人,在街头出售,遭到伪军的殴打,随身携带的面人箱被砸碎;他宁愿卖掉心爱的藏书勉强度日,也拒绝日本人邀请其去日本的邀请。

  ■汤夙国给茅盾的一封呼吁信,最终使中央工艺美院设面人汤工作室

  解放后,汤子博依然靠捏面人谋生,生活并没好转。在五中念书的儿子汤夙国,给当时的文化部长茅盾写了封信,希望国家重视民间老艺人。想不到茅盾先生很快回了信,让汤子博拿着茅盾的信去东四头条,找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

  1956年中央美院工艺系单划出来,成立中央工艺美院,给“面人汤”设了工作室,以后给“泥人张”(张景祜)也设了工作室。“面人汤”终于从民间走进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学府的殿堂。

  “文革”前,汤子博已经80多岁了,国务院特批他不上班仍可拿原工资。领导也劝他别上班了,他说拿国家的钱,不上班那可不行。老人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

  1971年5月7日,汤子博告别人世,享年90岁。最后,在弥留之际,他痛心地嘱咐儿子汤夙国说:“我一生做面塑,这一辈子的成绩恐怕会随着我的生命而告终了!可是,我相信,它将来对国家还是有用的。希望你能接着我,把它研究下去。要知道艺无止境啊。”

 

  汤子博夫妇有三子一女,程度不同地都掌握了面塑技艺。过去有一种说法叫“传子不传女”,惟恐技艺外流,但汤子博的长女汤敏贞,就掌握了面塑的真谛,只可惜她在1958年因医疗事故而早逝。

  汤夙国先生,是汤子博的次子。

  小时候,他们要跟父亲学面塑,父亲说:“甭学,熏就把你们熏出来了。我自己就是玩会的,玩比学投入的感情还厉害。玩上瘾了,不吃不喝都干这个。”

  汤夙国说:我们几个就是被熏会了的,是耳濡目染成的;熏能把很微妙的东西都传达给你。它不光指手艺,还包括家庭氛围、各类艺术的修养……综合性的才叫熏,熏里面有五味俱全的感觉。

  说是“熏”,其实汤子博在教子上,还是有很严格的“规划”的。据汤夙国回忆,小时候,父亲“逼”他们临摹画,练书法、读四书五经。他甚至每天给他们布置作业:每天得临摹几幅画,背书、写几页大字。然后母亲负责判书法,父亲负责判画。父亲做买卖回来,一进门一看他们在玩,就会打几巴掌,一看他们在看书,就高兴。他让他们拿笔悬“腕”,在纸上画圆圈、画横道,以练习画画写字的腕力。兄弟姊妹四人,谁成绩好,父亲的文房四宝就奖给谁;否则就会挨打。

  ■国家领导人过问,将汤夙国调回美院

  小时候,汤夙国的手工劳作和美术国画是全校第一名,并且在北京市中小学美展上获奖;这与父亲从小的熏陶和训练有密切关系。当初父亲就让他做了成百上千的画稿。

  中学毕业后,他在家给父亲做助手,一边捏泥人,练书法,一边画画和去书店看书。父亲在美院的“面人汤”面塑工作室工作后,汤夙国也在那里工作了三年,直接受到了父亲的指教;之后又系统地在美院雕塑系读了四年本科。毕业后,他先在部队工作一段时间,然后被分配至中医研究院搞人体模型。

  汤子博有3个儿子,子承父业搞面塑的只有次子汤夙国一人。早年京城曾有面人汤三兄弟之说,三兄弟作古后,汤家的后人没一个搞面塑的,眼瞅面人汤要断档。

  1976年前后,李先念曾问起过面人汤的情况,有人说他儿子在中医研究院做舌苔。此事引起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新华社为此发了内参。

  一天,汤夙国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人民日报内参登了“面人汤”家族的事情,海内外的人都在关注他们的下落,上级有关部门也开始过问。于是轻工业系统的人打电话找到他让他“归队”。不久,汤夙国给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写了一封信,要求抢救面人汤。黄镇接到信后,两次约见汤夙国。一看他做的面人,黄镇部长就说:你的面人做得相当好,非常生动;一定要搞接班人。

  之后不久,华国锋出国访问,要准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礼品送给外国元首,文化部部长黄镇找到汤夙国后,他捏了一些传统的题材,如《天女散花》、《钟馗打鬼》等。审查的那天,黄镇和各艺术院校的校长专家都来了,他们看到汤夙国的面人,纷纷议论:他捏的面人无论在处理体面关系上还是在体现整体效果上,都超过了他的父亲老一代面人汤。不久,汤夙国被调回到了美院。美院为此成立了“汤夙国面人工作室”,让他的大侄子汤沛做助手。

  1979年,汤夙国和吴冠中、韩美林、郑于鹤的四人联展,在美术馆举行,反响之大令人刮目。其中一件展品就是捏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

  汤夙国告诉记者,这个作品是他一边在家看电视、一边画着速写,然后用面捏成的。他选了一个小泽征尔最具代表性、最经典的镜头———吐着舌头指挥得最疯狂的动作,捏成面人;那高扬的双臂,俯首弯躬,正全神投入地指挥乐团,那潇洒的姿势,生动地表现了小泽征尔张狂的个性。著名画家叶浅予参观后评论:别人没有发现的题材他发现了,而且做得很生动。

 

  当小泽征尔再次来华演出时,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专门带着汤夙国去欣赏他的音乐会。中场休息时,李老把汤夙国领到后台,把他为小泽征尔捏的塑像送给他。小泽征尔一看,喜欢得不得了。几年之后,当他们二人在美国再次相逢时,小泽征尔还特别告知,那个面塑他一直珍藏着。

  面人展获得了成功。有人评论:汤夙国把西方雕塑的某些手法揉进了东方面人之中,他的面人虽然小,但像橄榄,越咂摸越有滋味儿。

  一位美国喜剧演员,专门收藏各种艺术品,他参观后买了两幅国画和汤夙国的五个面人。美术馆馆长说:“据我所知,中国的面人作为艺术品被人收藏,这还是第一次,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承认。”

  ■第三代传人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面人汤”后继无人

  80年代初,“人与世界博览会”在加拿大举行,中国馆展出的是中国的工艺品。汤夙国和南京一位民间剪纸艺人武志芳,应邀出席了博览会,并且承担现场表演捏面人和剪纸的任务。在汤夙国每天两小时的表演时间里,要他塑像的人竟排起了长龙。

  当得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要来中国馆参观时,团长要汤夙国做一件礼品送给他。汤夙国决定做一件韦陀送他,一来韦陀是中国传说中除恶降魔的神,二来也是面人汤的代表作。当汤夙国把韦陀庄重地送给特鲁多时,特鲁多一看,连声说好。他身后的保镖上前一步想接过去,但特鲁多说“No,No”,仍然自己抱着,表示十分欣赏。

  有人说,第二代面人汤将“形似”与“神似”融为一体,使面塑技艺有了新的发展。汤夙国的面塑作品神韵生动,色泽淡雅,神形兼备,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一体,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艺术结晶。其后,汤夙国的面人作品先后到加拿大、美国、日本、毛里求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展览,在美国的麻省还专门给他办了个面人陈列馆。在访问南美期间,他应邀为哥伦比亚总统和秘鲁总统塑了像,还在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等高等学府向外国学子讲授了中国民间艺术,大大弘扬了中国文化。

  可以这样说,老一代面人汤使面人这一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新一代面人汤则使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汤夙国先生“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汤氏父子自清末至今在艺术与人生道路上走过了一百多年,父子相依创作,汤子博将人品艺品传授给儿子汤夙国,他手执着家传衣钵这个多彩而沉重的接力棒如夸父逐日般奔波;正当汤夙国欲将它传递给第三代传人汤沛时,汤沛却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走了,时值48岁的盛年。

  第三代面人汤中,以汤夙国的侄子汤沛最有影响。汤沛被中央美院安排到面塑工作室,跟随伯父汤夙国学习和工作,他年轻好学,曾到雕塑系和油画系进修,后被调到美院陈列馆,仍每周两天回到面塑工作室从事面人创作,曾在巴黎举办面人展,受到法国人的好评。

  可惜,他的英年早逝,使面人汤的传人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汤夙国说:“这些年我一直在找徒弟,但是能把面人汤艺术传下去的人还没找到。”他对传人的要求是:一、要真心热爱面塑艺术,不能拿它当跳板,更不能为此去赚钱。二、要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三、必须具备绘画基础。他表示,决不能让面人这一具有国际影响的民间艺术在他这一代失传,否则上对不起国家,下对不起先人。只要物色到理想的接班人,他不仅要把自己的面塑技艺全部传授给他,还要把自己多年珍藏的宝贵资料也传授给他,使这门艺术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10:05 , Processed in 1.1082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