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雄关古镇古北口

2002-12-1 12:00| 发布者: 崔墨卿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密云县古北口镇,是北京东北部的门户,它与松山、居庸关并立为护卫北京的三把铁锁。
  它“两山壁立青霄近,一水中行白练飞”,被誉为“地扼襟喉趋溯漠,天留镇钥枕雄关。”当年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几步之遥便有了“口里口外”之分。从西周开始,延至春秋战国便在古北口筑墩设防。汉武帝刘彻时为防北部匈奴入侵扰边,命守军在古北口开始筑城布兵,使古北口成了汉与匈奴屡次交战的必争之地。公元913年,后唐庄宗乾化三年,为取幽州遣刘光睿攻占古北口,打败驻军刘守光部,又一次拉开了古北口作为军事要塞的序幕。从此以后几百年的时间,数不清的战争都以攻占古北口为第一步,使它成了夺取中原的桥头堡。
  明朝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赶跑了建文帝,又把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当时明王朝主要的敌方都在北方辽阔的草原大漠之中,使古北口成了敌人入侵必须攻占的关隘。明弘治十年(1427年)鞑靼王子率兵入侵古北口,因明军守备森严,使侵略者无功返。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人又率骑兵近万人攻打古北口,也是大败而归。明隆庆初年,游牧在东北长白山一带的后金逐渐强盛起来,不时兴兵犯境,皇帝便把在浙江沿海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主政,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的练兵与防务以卫戍京师。戚继光在齐长城和明初年徐达修建的长城的基础上,建起了今天人们看到的西至居庸关,东达山海关的明长城,即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这成为中国的不朽杰作,也是当时阻止满清入关的最后防线。
  1644年清入关以后,为了不忘祖宗故土,也为了避开北京夏日的暑热,不少皇帝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行围狩猎,同时享受塞外的清凉。古北口便成了皇帝来去承德的要道,因此在这里设立了皇帝的行宫和保卫行宫安全的八旗营盘。今天皇帝的行宫和旗兵的营盘早已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可当年八旗官兵的子孙们依然在这里繁衍生息,每个家庭都成了清王朝三百年历史的见证。
  两千多年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也形成了古北口多彩又独特的生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举目皆是,最为有名的是“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琉璃影壁靠大道”。
  先说三眼井,这口一个井三个井眼的井在古北口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据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从承德归来,在古北口镇休息,皇帝从三眼井取水喝出了不同的滋味,其余诸臣全无感觉。此时只有大臣和珅为讨好皇帝也随声附和,因此乾隆皇帝命和珅从井内取水供全体军士和大臣饮用。此旨一下和珅只好遵命整整打了一夜的水,险些累到吐血。
  两步三座庙实际上是把关帝庙、药王庙、菩萨阁建在同一个院子里,使佛教与道教和平共处。紧靠皇帝御道旁的琉璃影壁制作堪称一绝,张牙舞爪的二龙戏珠活灵活现,彰显出古北口人优秀的文化传统。
  说起古北口的文物不能不说令公庙。老令公杨继业在李陵碑自尽以后,闻讯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在古北口镇为他和七郎八虎建庙塑像。到了二十世纪的初年,此庙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时逢平民将军冯玉祥在古北口驻防,自掏腰包五千大洋重修了令公庙,使其香火不断。但到改革开放时期令公庙已破败不堪,今天矗立的令公庙是由镇政府出资重建,不仅重塑了杨家将的英雄形象,也为佘太君、穆桂英等诸女将争得了一席之地。
  传说中的七郎坟建在了古北口镇河西村的卧虎山上。据说杨七郎被潘仁美乱箭射死五马分尸后,有一条大腿逆潮河而上,以向被围的父兄报信。当其漂流到古北口时被乡亲们发现,打捞上岸后修坟立祠,古北口人的爱憎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应大书一笔的是古北口长城抗战,此战役从1933年3月10日到5月14日,历时70余天。此一战有近万名中国军人倒在了日本侵略者的枪口之下,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新的长城。此战也使日军伤亡近4千人,使侵略者知道了中国人不可侮。
  今天的古北口与全中国的城乡一样,可用八个字概括:一日千里,日新月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06:02 , Processed in 1.12017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