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深情追忆“城南旧事”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肖复兴

  10月28日,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在北京出版社书香厅,为来参加京版集团大众文化讲座的听众作了题为“追忆城南旧事”的讲座。
  讲座现场,肖先生深情讲述了创作新书《蓝调城南》的初衷。他从小在城南长大,与城南有着一份难以割舍、挥之不去的情感,面对现在城区的改建、老街的拆除,记忆中城南商业文化的繁荣已经变得日益模糊,为了存留那份记忆,通过两年多的实地考察和历史考证,他写出了老北京城南文化的古往今来。同时,肖先生对于如何保护城南、如何体现北京城市形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我从小在前门外打磨厂这条街上长大,一直到二十一岁去北大荒插队离开。可以说,我在前门这里度过了我童年、少年、青年最美好的时光,而且是我记忆力最深刻的日子。前门不仅有我情感的记忆、生存的记忆,而且是我的生存背景所在。大约三年前,我准备写一个和这块地方有关的长篇小说,特意回打磨厂一趟,顺便到附近转了转。这一转让我触目惊心,许多以前的记忆被现实涂抹得面目皆非,许多原来见过的老院子老店铺已经拆光。打磨厂是一条明朝的老街,一共有三里三长,现在超过三分之一已经被腰斩消失了,东打磨厂几乎拆光了,被新建的商厦和马路占用。从那时起,我想写这样一本书。虽然,那里的胡同再破再旧,我毕竟是在这样胡同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那里有我太多的记忆,我一直没怎么动用它。我想不该让记忆变得支离破碎,无可追回。
  我写《蓝调城南》长达两年多的时间。期间我拜读过朱一新写的《京师坊巷志稿》,认真研究了城南的历史文化背景。我还串胡同,做访谈,实地考察,我以为起码能够把城南大部分写出来。等我写了两年多之后,站在城南的地图前一看,我写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好多地方都还没有写到。我才发现人其实是很渺小的,在偌大的北京城里,显得那么的势单力薄。尽管这两年多来,我几乎成为了城南的“胡同串子”,常常游走在密如蛛网的胡同里。但是,我发现面前的一切显得有些陌生,许多记忆,就像丢失了历史身份一样,显得是那样地不可靠,有些虚妄似的,让我的心里产生了彷徨和迷惘。我才发现,老北京的玩意儿深得很,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够写出其中的一部分真实来。
  以上是我写《蓝调城南》这本书的前因后果,我还想就如何保护城南文化谈谈我个人的感受。以前门为轴心、辐射东西的城南,曾经是北京城商业文化娱乐的中心,其历史的文化意义,对于建设新北京、保护老北京意义深重。自明朝以来,大运河的终点漕运码头,由积水潭移到前门以南,以后又相继扩建了外城,一直到清朝禁止内城开设戏院,将戏院绝大多数开设在前门外以及前门火车站交通枢纽中心的建立……这一系列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城南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含义。
  虽然如今城南人口密集,房屋年久失修,市政设施不够完善,居民生活品质的确也有待提高,但城南这块最可宝贵而且相对完整、也可以说是老北京最后一片商业文化街区,有着历史积淀的人文特点,一味地破旧立新的惯性思路与城市伦理,真的是能够救活城南的惟一办法吗?老胡同被破坏,失去胡同的依托,老院落的存在还有意义吗?旧的破去了,重新仿旧的建筑,不过只是赝品而已。大片老街区的拆迁,改变了城南从前的老模样,老的街巷、店铺、会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和规划,我很希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多一点文化的眼光,多一点创造性,以避免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的尴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14:12 , Processed in 1.07609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