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饽饽和饽饽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邓友梅

把糕点叫做饽饽,大概是满洲人的叫法。中原人只管粗粮做的干粮叫做饽饽、如天津人就只称棒子面、小米面的干粮为“棒子面饽饽、小米面饽饽”。还有一种山东人做的炝面馒头,被称为“硬面饽饽”,解放前只有夜深人静之时,才有小贩背着木盒串胡同叫卖:“硬面……饽饽”硬面两字拖长,喊完后要停顿好长时间,才嘣出“饽饽”两字,在北京叫卖声中极有特色
  
北京的饽饽铺虽然其名称可能自清朝主政始,其营业至少从元朝就已经很有规模。著名的老北京作家金受申曾对我说过,他认为北京大量的建筑都是明清时代格式,唯有饽饽铺保持着元朝的风韵。什么根据他没讲,但他讲过此话后我确实注意过一些残存的原是饽饽铺的建筑,风格确有其特色。饽饽铺一般都是两层,有的虽只有一层房屋,但门面上仍做出个假二层楼的阳台,外边拦着一道漆得金碧辉煌的栏杆,招牌上缀着流苏,进得门去迎门是柜台,柜台两侧山墙大都有彩画,就像四合院游廊两头碰鼻子拐弯处的装饰。
  
过去的饽饽铺要比今天的糕点店少,但其地位却绝对要使今日的糕点铺向往。因为当年北京人买饽饽,并不单纯为了吃,甚至主要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民俗和礼节上的必须品。供佛要用,祭祖要用,探亲要用,访友要用,娶妻要用,嫁女要用,女儿坐了月子还要用。用一位清朝文人的话说是:“内外城糕点铺所制诸品,上之备祭祀之用,下之为馈节之需。”婚丧嫁娶,年节大典,少了它都不成。再加上官僚大户要到什么节气吃什么,以示排场。这饽饽铺就有做不完的生意了。中国过去买别的东西没听说有分期付款,唯有饽饽铺有分期付款,不过办法是先付款后取货。比如过年时家家要用蜜供,谁家过年要连蜜供都没摆上,就会遭到周围人的议论和小瞧。但办蜜供又是笔大开销,因为要供就不能一份,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他是年年腊月二十三要上天廷作小汇报的,得走他的后门,请他“上天言好事”,但供了灶王不供全神也不行,全神大抵是天上的掌权阶级,连灶王也在他们的领导之下。供了全神难道可以不供祖宗吗?接下来还有财神呢,寿星呢。所以要供起码得是三堂,这是笔不小的花销,若全赶在过年时买,就有点紧张,于是饽饽铺明着体谅顾客的困难,实际为扩大自己的生意,便想出个零付整取的办法。每年一到二月初一,就向客户发送“供会单”,从三月初一起,每月拿着供会单到饽饽铺“会款”,付到腊月,您就一次来取蜜供和饽饽。这样的饽饽铺多是北京的名店,如东城瑞芳斋,北城桂英斋等,南城就是正明斋了
  
与此相关,北京饽饽铺的产品,也就有两大类,一是随节气变换的当令食品,一是供各种礼仪之用专用糕点。前一种如正月里的年糕;二月里的太阳糕;四月里的玫瑰饼;五月里的五毒饼、江米粽子;七月里的绿豆糕、水晶糕;八月里的月饼;九月里花糕;天一冷就要准备糖瓜、南糖供应祭灶了。后一种品类更多,因为北京的庙会多,几乎每月都有,白云观,蟠桃宫,娘娘庙,城隍庙 …… 总之赶不完的庙会,上不完的供果,饽饽铺也就有做不完的生意。有人奇怪,为什么北京的点心叫“ 大八件”、“ 小八件”,其实就因为是给上供准备的,每盘一样,每样二两,供上八盘,恰好一斤。所以有的八件只有两件是一个味,只是模样不同,因为只求为了摆进盘子凑够八种之故也。应付人情的饽饽也大有可为。别的不说,只说满汉人家订亲时用的“龙凤饼”吧,那时有钱人家订亲“放定”、“过礼”讲究把男家给女家的定礼,不管是穿的用的,吃的玩的,都公开摆出来,用红线拴定一张张小方桌上,雇人抬着招摇过市,每桌称为“一台”,台越多显着办事人家越体面,有的人家一送就是“四十八台”“六十四台”。这里边少什么都不能少“龙凤饼”!大户一次就要定饼一百多斤,少的也要数十斤。一年三百六十天,北京数十万人口,您说光这一项就能养多少饽饽铺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5 , Processed in 1.10573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