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侯仁之先生将迎来他第95个华诞之日。侯仁之,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由于侯仁之先生在地理学,特别是在开创现代历史地理学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以至在国际上获得了诸多的殊荣,并把侯仁之先生称之为“历史地理学巨擘”。 虽然如此,侯仁之先生还是说:“我这一生之中,尽管历史地理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我还是对北京的研究情有独钟,收获最丰。” 也因为如此,大凡研究北京的人都知道“侯仁之”的名字。自然,他也是《北京晚报》的老读者、老作者。 早在20世纪30年代之初,侯仁之投师于燕京大学历史系顾颉刚先生时,就已经开始接触到了地理学。这就是我国历史学领域内有着悠久传统的沿革地理。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侯仁之得以负笈英伦,留学利物浦大学。他的博士论文即是《北京的历史地理》。从而奠定了他在北京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地位。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之后,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为新的北京大学,原清华大学的地学系调入北京大学,并成立“地质地理系”。侯仁之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地质地理系主任。从而,他便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为基础,开始了对新的历史地理学的探索、研究。 侯仁之先生以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把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沿革地理改造、创建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并从对北京城的起源、变迁及其规划建设的研究中,奠定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坚实基础,提出了“北京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的论说。在他的建议之下,保护并整修了北京的“生命印记”——与北京城的诞生有着血肉连系的莲花池、金中都城宫殿唯一的地面遗址鱼藻地、确定元大都城中轴线的标志物万宁桥(后门桥)……不仅如此,侯仁之还以历史地理学家独有的机敏和灵感,开创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成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95年的风雨沧桑,把人们崇敬的学者侯仁之先生雕琢得像大理石一样的瑰丽而宁静。但是,从和他老人家深沉,但不无亲切的谈话中,我仍然感觉得到,在他的内心里仍然在缓缓地燃烧着他对祖国、对北京、对历史地理学,那炽热而深情的爱……愿侯仁之先生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