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北京的北新桥附近上班,逢夜班,十二点左右就到北新桥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冷饮店去吃夜宵。 这是个只有三四十平方米左右的日夜服务小店,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从不关门。这个不起眼儿的小店,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为别的,就因为它有着即使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下许多商家也不具有的服务意识,是的,说的仅仅是“服务意识”。 说是冷饮店,其实它所包含的服务却远远超出了“冷饮”的范围。我那时一般是赶上夜班时,到这里买瓶酸奶或热奶,买两块小蛋糕或三毛九一个的奶油蛋卷,屋子里有三个小方桌,坐在那儿尽情地享受,感觉类似现在那种比较清净、悠闲的酒吧或茶馆。 晚上其他商店都关门了,住在附近的人,谁要是回家晚了,又赶上炉子灭了,大可不必着急——小店里有“引火煤”卖给你,还有劈柴;晚上要写信,没有信封,或有信封,无邮票,又着急发出去怎么办?没关系,小店里有信封、信纸,也有邮票;晚上炉子灭了,又懒得生火,可又得给孩子热奶,咋办?有辙,只要你来买一瓶牛奶,小店的售货员会无偿地为你煮熟并装进奶瓶;如果半夜起来给孩子喂奶,奶瓶碎了,你来小店,这里有卖的;晚上谁家的暖水瓶碎了,你尽管来,小店会留下你证件或押金,给你灌满一暖壶开水,拿回去应急,次日你买了新的再还给他们;这儿还提供5分钱两支的“牡丹”香烟,让平时买不起好烟的烟民偶尔可以过一把烟瘾;最能方便老百姓的事儿,就是这儿还有免费的自行车打气筒,半夜过路的骑车人,赶上车轱辘瘪了或气儿不足了,可以到小店打足气,继续你的行程。 那时候,这个路口每到夜晚,经常有拉着稻草的马车路过,因为白天不让走,只能连夜穿过城区,从南城或西边过来到东直门外造纸厂送料,走到这里,也是人困马乏了,赶车“把式”只要进来说一声,小店售货员就会打一桶水给你饮马,车把式也可进屋歇歇脚。小店的分外服务太多了,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为人民服务”可是做到家了。 至今我每路过那里,仍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小冷饮店。往路口的西南角张望一眼——路口早已扩宽,地铁五号线将从此穿地而过,小店已不复存在,其原址旁盖起了高楼大厦。这,就是城市的变迁、北京的变迁、时代的变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