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清王坟10年少了14座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柳剑诏

■图为定恭亲王坟地宫■供图/周莎
  北师大历史系5名学生组织考察队寻访北京王爷坟———

  北京的清代王爷坟还剩多少座?十年前,有迹可寻的还有近50座。十年后的今天,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5名学生组成了一支考察队,经过历时半年的实地调查后得出最新数据:清代王爷园寝在北京有遗存的还有36座,除划为文物保护单位的10余座外,其他的王爷坟基本仅余一座被盗掘的地宫、一段残缺的虎皮石墙或一座倒卧尘土中的石碑。

  ■定王坟地宫成垃圾堆

  在密云县穆家峪镇羊山村东边的一片田地里,有几块高出地面的石块,这就是隐藏在庄稼丛中的定恭亲王坟地宫。地宫两扇石门已经敞开,门上的券顶保存还非常完整,石簪和石瓦的纹路清晰可辨。入口左手边的石门上的兽环上的小兽已被凿去,右门上的小兽也已风化得难以识别,两扇石门上都是一层黄色的水垢,因为整个地宫里面有约一尺深的黄褐色积水,里面扔有废棉被、垃圾、塑料瓶等,水下地面上铺满了碎渣断砖。这段景象是考察队队长周莎拍摄的千余张清代王爷坟照片所显示的一个场景。

  “我们从3月9日开始对王爷坟进行实地调查,一直到10月份才结束,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去郊区的路上,没有公交车的路段就靠腿走。”周莎告诉记者,除了“八王坟”这样的地名外,现在知道清代王爷坟遗存所在的人太少了,即使是王爷坟所在村落的村民,也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确切地点。所以他们只能拿着10年前冯其利所写的《清代王爷坟》“按图索骥”,寻找王爷坟所在地。

  ■恪亲王坟成新修马路

  但是,周莎没有想到寻找一座王爷坟会那么艰难,而曾经气势辉煌的王爷坟如今是那么的荒凉残破。

  在寻找怀柔区峪口村的车王坟时,周莎告诉记者,王爷坟地宫在村后山上,被一片荆棘丛所包围,幸亏在村口遇到一位老大爷带他们上山,用镰刀开路,才找到了被杂草掩盖的地宫废坑,地宫石门就在深深的废坑里面。周莎这段旅途的收获就是胳膊和腿上的20余处划伤,另外得知王坟尚存的石狮和石鼓已被守陵人两年前卖掉,阳宅早已被翻建成了普通民居,再也看不到历史的痕迹了。

  在石景山区福田寺的瑞怀亲王坟,周莎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碑楼,地宫所在地如今已是高楼。守陵人后代潘先生告诉他们,去年瑞王坟还有红墙、宝城、三合土等遗址,现在都被拆除了。在平谷区打铁庄的諴恪亲王坟,周莎他们看到的是一段新修的公路,王坟遗存能找到的只有不到1米长的一段残墙以及散落在村民院墙上的石条,去年还曾看到的飨殿已经消失了。在位于房山崇各庄水库的惠郡王坟石坟,周莎他们发现,王坟前的驼龙碑碑文已被羊舔平,而整个房山区的石碑上都留下了黑黑的墨迹,这是拓碑文时留下的。

  ■庄亲王坟发现井下地宫

  “我们在考察中也不是总收获失望,偶尔也会有一些新发现让我们惊喜。”周莎说。5月2日那天,在房山区磁家务村,他们发现了庄靖亲王博果铎陵墓位于水井中的地宫。

  “原来的王爷坟宝顶所在地现在是一个粮仓,我和同学正在粮仓边说话,听到有回声,觉得地下是空的。然后发现旁边有一口水井,我往里面探头看时不小心掉下去了,结果发现庄靖亲王坟的地宫就在这里面,以前还没有看见有文献记载这一点呢。”周莎有些兴奋地说。这座地宫仅有半边露出水面,还能看到符合王爷坟规制的精美汉白玉雕刻纹路,石门上的两只兽环被浸泡在水中,但仍保存完好。

  为什么要去自发进行这样的调查呢?周莎说,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基本摸清北京地区清朝王爷陵墓的保护状况,看看是否还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但是,从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是,除了海淀区北安河九王坟和七王坟等少数王爷坟得到修缮外,其余多数王爷坟遗存基本处于“无人管理”、“无名无姓”、“无处可寻”的状态,而且,十年前后的对照,一些遗存已经消失了,剩下来的风化也很严重了
 “我们希望文物管理部门对有迹可寻的王爷坟遗存加以考证,建立起各自的档案,如果有条件时能够进行修缮,或者对残存的文物进行转移安置,不要让它们自生自灭。”周莎说。

  背景资料

  王爷坟,顾名思义,就是清朝王爷的陵墓,其建筑规模仅次于清朝皇帝的陵墓。清朝王爷共有240多位,分为14等。即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清朝这240多位王爷,每一位都有一座王爷陵。同爵位一样,清朝对这些王爷们的陵墓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以醇亲王奕譞为例,园寝内“琉璃花门一座,广一丈四尺,纵五尺二寸,檐高九尺八寸。东西卡子墙各长五丈三尺,高八尺。正中飨殿一座,五间,广五丈三尺,纵二丈七尺,檐高一丈一尺五寸。飨殿前抱厦三间,广三丈三尺,纵一丈五尺,檐高一丈一尺。北面燎炉一座,广九尺三寸,纵六尺五寸,檐高八尺六寸。大门一座,三间,广三丈四尺,纵一丈六尺,檐高一丈。门外设守护班房,南北厢各三间,广二丈八尺,纵一丈六尺,檐高八尺五寸。围墙周长七十一丈九尺四寸,高八尺。黄色琉璃碑亭一座,四面各显三间,广二丈,纵、高一丈三尺八寸。碑高九尺,广四尺,龙首高四尺五寸,龟蚨高称之。碑文内恭书皇帝御名。”

  专家观点

  ■北京市档案馆冯其利:研究清王坟会越来越困难

  10年前的调查是由现在北京市档案馆工作的冯其利完成的,他是第一个研究清代王爷坟的人。冯其利告诉记者,他进行调查的时间主要是在80年代,算是碰上了一个好时候,当地一般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一些遗存容易找到。而且,了解情况的王爷后代、守坟人和知情者很容易找到,这样才能把王爷坟的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

  “如果是在今天做的话,很多遗存已经消失,知情人也不在了,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会越来越困难,”冯其利说。周莎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调查中仅仅遇到了3位守坟人,守坟人的子孙已经不愿意继续留守在王爷坟边的土地上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刘卫东:每一件文物都应该高度重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刘卫东告诉记者,每一件文物都记载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所以不能说这些散存在田野中的文物就不重要了,因为少了一件就没有了一件,是不会再生的。如果有条件能在原地展示当然最好,这既能让人最直观地感受历史,也是一种保护,如果没有条件,那么就应该把这些文物收集到合适的场地去进行集中保护,或者送到博物馆去进行展示。

  刘卫东说,该馆也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收集工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征调一座驼龙碑,当地村民说给钱买才能搬走,所在地文委领导则说这是属于该地的,不能动,然后就僵持下去,这些石刻文物也就只好散置在原地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文物行政部门出面来协调。

  考察队

  因昭西陵的残破

  而组建考察队

  5名考察队员是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的,他们都学习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也都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周莎是班长,所以也就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成为了这支考察队的队长。虽然考察队很小,不过,他们有一个很有气势的队名:承乾考察队。周莎说,承乾者,亦为继承乾元,传承学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如果是为了保护文物,可以有很多内容选择,为什么就选择了花费半年多的时间,去山野间考察王爷坟的遗存?周莎说,有一次去昭西陵,发现这位辅佐孙儿玄烨缔造康熙盛世的孝庄文皇后的陵墓,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所以回来后就和班里的同学说起这事,班上的王欣、段楠、王杉、兰光辉也对清代皇家陵墓感兴趣,然后大家一合计就开始调查北京地区的清代王爷坟遗存了。这一调查从3月9日的海淀区七王坟和九王坟开始,到10月3日的琉璃河“花脸王”弘暻墓结束。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19:18 , Processed in 1.12092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