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三月初三,传说这一天是王母娘娘召集天下各路神仙上天宫去参加蟠桃盛会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看一部动画片叫“大闹天宫”,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被孙猴子搅了局,齐天大圣孙悟空偷吃了九千年一开花、九千年一结果的仙桃,还偷喝了御酒和太上老君刚炼好的仙丹,好吃好喝的暴撮了一顿,这猴头不但不买单,临走时还打包带走了一大堆仙丹仙果,回花果山犒赏他的猴子猴孙去了。 曾记得在北京东便门内有一座庙叫蟠桃宫,庙很小。当年的蟠桃宫大门三间,门额上镌刻着“护国太平蟠桃宫”的石匾额,内有两重大殿,前殿为灵官殿,后殿为斗姥殿,左右还有东西配殿。原为北京市著名道观之一。据1997年12月出版、由北京市档案馆编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书里的记录有:“蟠桃宫:坐落外三区东便门内后河沿十号,建于顺治五年,属募建,不动产土地五亩,房屋四十五间,附属土地三亩,房屋十二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供神外出租,庙内法物有神像七十四位,礼器三十五件,法器十二件,琉璃清规两个,供桌七张,木神牌三座,另有石碑一座,缸一口”。自建宫起至民国年间,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都要举行庙会,亦称“蟠桃盛会”,当时在北京此庙会的名气虽然不太大。但这蟠桃宫庙会应在老北京为仅此一家。 据说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于修筑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被全部拆除,现原址仅存三米多高的“护国太平宫碑”一座。 当年每逢庙会之际,从崇文门至蟠桃宫,沿着护城河南岸茶棚、货摊林立。有卖豌豆黄儿的,打把式卖艺的,变戏法、摔跤的,老北京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庙会空地还有杂耍棚子及“画锅”的空地演出曲艺节目。为点缀庙会风光,开庙之前护城河开闸放水,使崇文门至东便门的水路可以行船,船上游客常聚集票友演出岔曲、单弦牌子曲、时调小曲、莲花落等。赶庙会的有人进庙烧香,而更多的人则是借此踏青和逛庙游玩。这种热闹的盛况一直延续了数百年。在《清代北京竹枝词》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蟠桃宫里看烧香,顽耍沿河日正长。童冠归来天尚早,大通桥上望漕粮”。又:“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在《天咫偶闻》书中也很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庙会的盛况:“太平宫,在东便门内,庙极小,岁上巳三日,庙市最盛,盖合修禊,踏青为一事也。地近堧,了无市聒,春波泻绿,堧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扬春风,凡三里余。余与续耻庵游此,辙叹曰:一幅活清明上河图也。按:查昌业有诗云:正是兰亭修禊节,好看曲水丽人行。金梁风景真如画,不枉元宫号太平”。在《帝京岁时纪胜》书中亦有:“蟠桃宫,在东便门内,河桥之南,曰太平宫,内奉金母列仙,岁之三月朔至三日,都人治酌呼从,联镳飞鞚,游览于此,,长堤纵马,飞花箭,洒绿扬坡,夹岸联觞,醉酒人眠芳草地”。由此看来,美好的春光极容易惹人陶醉。 旧时的北京,娱乐场所极少,老百姓只有到赶庙会时才能看一看这些节目。在当时文化生活缺少的年代,在庙会上表演这些节目也是非常切合需要的。总之,庙会是老北京一种特有的人文景观,是传播民间文化的重要场所。现如今这里已是一幢幢拨地而起的高楼和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昔日的蟠桃宫和赶庙会及醉卧芳草地的情景早己不复存在,只有那马路对面幸存下来的东便门角楼,还在见证着当年的盛况和默默无闻地诉说着这里的历史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