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在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融合并吸收昆曲、弋腔、秦腔等艺术精华,在北京形成的全国性的大剧种。自形成以来,在不同时期和地区,有过不同名称,常见的有“乱弹”、“皮簧”、“平剧”、“国剧”等。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弘历八十寿辰时,“三庆”徽班进京祝寿演出。稍后,“四喜”、“和春”、“春台”等班相继进京演出。徽班演唱以“二簧”为主。“三庆”的男旦高朗亭与“春台”的老生米应先,均于演唱“二簧”之外,兼演昆曲及其他一些声腔戏,是北京演唱皮簧戏的先驱。徽戏进京伊始,由于它曲腔新颖流畅,唱念通俗易懂,很快受到观众的喜爱。 嘉庆、道光年间(1796年-1850年),湖北汉戏艺人李六、王洪贵等来京,加入徽班演唱。他们除演唱徽戏“二簧”外,主要演唱汉戏“西皮”。从此,徽、汉艺人合作,二簧、西皮同台,同时兼演昆曲、京腔、秦腔的剧目。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衍变,诸剧种间互相渗透交融,在舞台语音和唱腔上逐步向京音方面转化。时有“郢曲(楚调)声声妙,燕言(北方语音)字字清”之说。(见《燕台鸿爪集》)此时,皮簧结合已具备了京剧的雏形。 咸丰初年,“皮簧”戏的京音化基本稳定,某些鄂、皖方言及尖团字音,被习惯成为规范化的韵白。北京舞台上京音化的徽汉戏已占主要地位,各行当涌现了不少知名演员:老生行有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薛印轩、王九龄、王洪贵、卢胜奎;旦行有陈宝云、胡喜禄;小生行有曹眉仙、龙德云、徐小香;老旦行有谭志道、郝兰田;净行有任花脸、朱志学、庆春圃、钱宝峰;丑行有杨鸣玉、刘赶三、黄三雄等。他们是第一代奠基京剧的代表人物。其中,程长庚是一位融徽、汉两调及昆腔于一身,文武昆乱皆精的巨匠。他腹笥渊博,十行俱能,敬艺重德,提携后进,担任“精忠庙”会首时,大力改革梨园旧俗,使舞台面貌一新,被梨园行尊称为“大老板”。他与余三胜、张二奎三人被后世称作“老三鼎甲”,他们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京剧日臻成熟,京剧角色的行当得到全面发展,又涌现出各行有代表性的演员。老生行有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刘鸿升、贾洪林等;旦行有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陈德霖及王瑶卿等;净行有何桂山、穆凤山、金秀山、黄润甫等;小生行有王楞仙、德琚如、朱素云等;老旦行有龚云甫、谢宝云等;武生有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等;丑行有罗寿山、萧长华等;武丑有刘子云、王长林、张占海等;武净有钱金福、许德义、范宝亭等。他们是京剧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第二代京剧演员的代表人物。其中,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三人被誉为“老生三杰”,又称“后三鼎甲”。他们的表演艺术各具特色,特别是谭鑫培,除宗程长庚外,兼学各家之长,创造了“谭派”艺术,规范了老生行所宗的“中州韵、湖广音”,革新了演唱方法,出现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谭鑫培曾任北京正乐育化会会长,在同业中德高望重,对京剧表演艺术——唱、念、做、打多方面的改革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一代宗师”、“伶界大王”。稍后,又有王瑶卿对旦行表演的融合与突破,使旦行表演艺术日臻完美。谭鑫培、王瑶卿二人对京剧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生、旦两行表演艺术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梨园界为培养后继人才,创办了专门培养演员的“科班”。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先后创办了“小荣椿”、“喜连成”等科班,30年代初,又创办了第一所培养戏曲演员的专门学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这些教育机构为京剧界培养了一批卓越人才。 民国元年至二十年(1912年-1931年),北京的京剧舞台上,人才辈出,流派纷呈,新剧迭出,好戏连台,使京剧艺术达到新的高峰。这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演员名家:老生行先有被称为“新三杰”的王凤卿、余叔岩、时慧宝,后有被誉为“四大须生”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旦行有“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以及徐碧云、于连泉(筱翠花)、赵桐珊(芙蓉草);武生行有杨小楼、尚和玉、俞振庭;净行有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小生有程继先、金仲仁、姜妙香;丑行有慈瑞泉、张文斌、马富禄;武丑有傅小山;武净有钱宝森;老旦有李多奎、孙甫亭。这些著名演员各有其独到之处和新的创造,对京剧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影响最大的则属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于连泉以及杨小楼。余叔岩工老生,曾潜心研习谭派艺术,并从“谭派”衍化发展而成“余派”。他的唱念讲究韵味,善于通过唱、念、做、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高庆奎艺宗“谭派”,又融各家之长,形成唱腔高亢激越,念白铿锵遒劲,做表精细而与谭迥异的“高派”艺术。言菊朋票友出身,曾被誉为“旧谭派之首领”。中年后又广泛吸收,博采众长,形成风格独特的“言派”。唱腔旋律丰富,曲折婉转而苍劲古朴。马连良从20年代一直红到60年代。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圆美和谐,飘逸潇洒而独具特色的“马派”艺术,风靡了几代醉心京剧的观众。梅兰芳为“四大名旦”之首,扮相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嗓音清亮甜润,行腔自然,其表演技艺已臻化境,为京剧旦行创造了精美绝伦的“梅派”艺术。尚小云在演艺上,兼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身而昆乱不挡。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形成刚健婀娜、洒脱大方、歌舞并重的“尚派”,唱腔刚中见柔,峭拔高亢。程砚秋经过长期努力,突破嗓音变声限制,以独特的发声、吐字、用嗓、润腔等综合技巧创造了风格含蓄、深邃曲折、亢坠断续、幽咽婉转的“程派”唱腔和与之相应的娴静凝重的表演艺术。荀慧生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他在传统程式基础上发挥创造,并融入河北梆子的唱腔、唱法、表演之精华,形成了柔媚娇婉、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世称“荀派”。于连泉自幼兼习京剧、昆曲、梆子,又曾学演青衣、花衫、花旦、刀马旦,唱念做打俱佳,尤善跷工。艺术风格细腻精致,善于塑造人物,或泼辣悍妇,或小家碧玉,或婀娜多姿,或天真无邪,无不妙肖逼真,形成独有的以演花旦戏为主的“筱派”。杨小楼以“武戏文唱”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京剧武生中影响最大的流派“杨派”,把京剧武生艺术推上新阶段,被誉为“武生泰斗”、“国剧宗师”。 民国二十一年至三十八年间(1932年-1949年),“富连成”、“崇雅社”、“斌庆社”等科班以及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培养的众多学员,陆续毕业登上京剧舞台。这时期,老生行出现了与马连良并列为“后四大须生”的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以及孟小冬、王少楼、李和曾、李盛藻等;旦行有“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以及新艳秋、言慧珠、吴素秋、童芷苓、李玉茹、赵燕侠等;武旦有阎世善、李金鸿等;文武老生有李万春、李少春等;武生有李盛斌、高盛麟、孙毓堃、王金璐、张云溪等;净行有裘盛戎、袁世海等;小生行有茹富兰、叶盛兰等;武丑有叶盛章、张春华等;丑行有朱斌仙、孙盛武等;老旦行有李金泉、王玉敏等。他们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起到重大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张君秋、裘盛戎。谭富英为“谭派”传人,后“四大须生”之一。嗓音清脆甜亮,行腔朴实自然,动作干净简练,擅演长靠与箭衣戏。杨宝森幼有“小神童”之称,在学谭鑫培、余叔岩基础上,另辟新径,形成苍凉古淡的个人风格,世称“杨派”。奚啸伯票友出身,私淑“谭派”,悉心钻研并转益多师,形成善唱大段如泣如诉唱腔的“奚派”艺术,别具一格。张君秋的嗓音宽厚、清脆、嘹亮,扮相俊秀、雍容华贵,善创新腔而演唱感情丰富,舒展自如,形成广为流传的“张派”。裘盛戎以其洪亮浑厚的声腔,唱铜锤戏,刻画人物,形成独有的刚柔相济,韵醇味浓,造型生动,工架优美的“裘派”,将净行艺术推向新高峰。 北京沦陷时期,由于日伪统治,京剧遭受摧残。如1938年初,马连良演出新戏《串龙珠》(《反徐州》),仅公演一场,即被敌伪借口影射“皇军”而明令禁演。更由于时局动荡,市场萧条,演员们为维持生计,舞台上曾出现过一些神妖、凶杀和低级趣味剧目,如《大劈棺》、《纺棉花》、《戏迷传》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北平的短暂时期,国民党青年军208师所属“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三分校与四分校,在京相继演出了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编写的《江汉渔歌》、《梁红玉》、《琵琶行》等新剧,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为京剧带来一线曙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剧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50年代初,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民营公助以及民间职业剧团;许多剧作家相继参加了京剧创作行列,对传统戏进行了整理、改编,并编创了一批新剧目,出现了《将相和》、《野猪林》等大批优秀剧目。其中《三岔口》、《秋江》等剧目多次出国演出,受到世界瞩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等艺术家,虽已届晚年,仍然致力于编演新戏或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如《穆桂英挂帅》、 《英台抗婚》、《苟灌娘》、《赵氏孤儿》等剧。老一辈演员王瑶卿、萧长华、尚和玉、马德成、王凤卿、金仲仁、张德俊、姜妙香、郝寿臣、雷喜福、侯喜瑞、贯大元、茹富兰、王连平、赵桐珊、孙毓堃、李盛藻、孙甫亭等,在新建的中国戏曲学校和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培养出刘秀荣、孙岳、杨秋玲、钱浩梁、冯志孝、王梦云、王晶华、刘长瑜、刘琪、李光、张曼玲、张学津、李玉芙、李崇善、孙毓敏、王晓临、马永安等一批后继人才。30年代至40年代涌现的演员如谭富英、李少春、袁世海、裘盛戎、张君秋、叶盛兰、张云溪、叶盛章、李和曾、李金泉、李宗义、赵燕侠、张春华,以及稍晚一些的杜近芳、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等也成为50年代北京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这三代人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演员队伍,为北京的京剧开创了一个新的繁荣鼎盛的局面,京剧又登上新的高峰。 进入80年代以后,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观众的审美情趣也有新的变化,京剧面临新的挑战。为振兴京剧,政府和社会团体纷纷建立了各种振兴京剧的组织,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舆论上为之鼓与呼。各京剧院团在十余年中,也不断加强体制改革和艺术改革的力度,拓宽国内外演出市场,努力使京剧摆脱不景气的困境。 京剧作为表演上高度综合、艺术上极为严整的剧种,在舞台语音方面,是以北京方言作为舞台艺术语言主体,在表演传统剧目时,唱念仍然遵循中州韵、湖广音以及尖、团字音的区分,在念白方面仍有韵白和京白之分;表现现代题材人物,则使用普通话字音吟诵。在声腔方面,以[二簧]与[西皮]。[反二簧]、[反西皮]、[四平调]、[反四千]、[南梆子]、[高拨子]等多种板式,并以七字或十字(间或也用五字或变格为八字句、十一字句等)韵文作唱词为基本句式形成的板腔体,抒发人物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在器乐伴奏上,分文、武场。文场以京胡、月琴、三弦为主,外有二胡、笛、笙、唢呐等;武场有鼓板、大锣、小锣、铙钹以及大小堂鼓、水钹、大铙、小镲锅、齐钹、木鱼、梆子、碰钟等。在新编剧目中,有时还加入一些民族管弦乐器和西洋乐器。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16:23 , Processed in 1.09731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