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方昆曲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未知

    元杂剧于明初(公元1380年前后)在舞台上逐渐衰落后,代之而起的是在南方盛行的弋阳、余姚、海盐、昆山等四大声腔。其中弋阳、昆山两腔曾先后流传进京。

    弋阳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剧种。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传入北京,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曾应召进“玉熙宫”演出,成为宫廷应差的剧种之一。弋阳腔在广泛流传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滚调”(即滚白与滚唱)。这种滚调对剧目起到注释作用,使群众易于接受。滚调的出现,在戏曲艺术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入清(1644年)以后,由于艺人将北方语音和曲调融入弋阳腔中,逐步衍化成一种新腔,时称“京腔”。弋阳腔衍化成京腔后,不仅唱腔有新的变化,滚调也得到丰富发展;虽仍沿用联曲体结构,但行腔注重反切,并多加帮唱、重句或衬句,念白则采用京音。京腔伴奏不用管弦,打击乐仍以板鼓为主,配以铴锣、小镲等等。京腔的行当划分较细,仅以生行论,就分老生、王帽生、青袍生、武小生、短打武生、长靠武生、武老生、小生等等。京腔演出剧目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专为弋阳腔编写的传奇;二是由长篇小说故事敷衍的连台本戏,专供酬神赛社演出;三是依据旧有传奇、弋阳腔老本或昆腔剧本改编的剧目。这三类剧目的题材范围广泛,多为民间艺人创作。

    昆曲,源于元末明初(1368年前后)江苏昆山一带,习称昆腔,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剧种。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传入北京。首见记载的昆剧班是“沈香班”(明《烬宫遗录》)。昆腔与弋阳腔同为明“玉熙宫”习演“外戏”剧种,亦称“官腔”(明《群英类选》)。明代天启帝朱由校在位时(1621年一1627年),曾在回龙观与伶人高永寿共演昆曲《雪夜访普》,朱自扮赵匡胤。袁中道的《游居柿录》及史玄的《旧京遗事》,都曾记载昆班在会馆、庙台演出的情况。

    自明代天启初至清代康熙末的百年间(1621年-1722年),是昆曲在京兴盛时期。当时进京演出的昆曲班社,除继承一些杂剧剧目外,竞相演出新的剧目,尤其后期编演的大量精湛的“折子戏”,成为观众喜爱的精品。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北京的昆曲班社有“聚和”、“三也”、“可娱”三大名班及“景云”、“南雅”等。康熙帝在“谕话”中曾称赞昆腔“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可称梨园之美”。

    这期间有两部昆腔传奇在京引起轰动:一是洪升的《长生殿》,写定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由“聚和班”演出;二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写成由“金斗班”于翌年演出。这两部脱稿并首演于北京的传奇,将昆曲创作与舞台演出一时推向高潮。另外,在记录康熙六十寿辰庆典的《康熙御赏万寿图长卷》上,绘制了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跸路沿途的49座戏台,可看到正在演出的20余台戏多数是昆曲剧目,较之先期进京的弋阳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自康熙至嘉庆的150余年间(1662年-1820年),先后编纂的宫廷大戏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等十多部,每部都是10本240出左右。这些整本大戏中唱昆腔与弋腔的比例为7与3之比,有些折则昆、弋两腔皆可演唱。这些戏经宫廷“内学”、“外学”的长期排演,昆弋交流,互相兼融,终于形成“京昆”与“昆弋”两支,而最终融合成今日之“北方昆曲”。

    京昆的成长有两个过程:一是昆腔进京后至嘉庆中期,基本上由江南艺人演唱或教授江南籍子弟学艺,唱念虽遵中原韵,但仍留吴音痕迹;二是嘉庆中期以后,多由京中培养子弟演唱,又逐渐与皮簧合流,形成许多演员“昆乱不挡”的局面。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昆曲已呈衰微趋势:一是清廷对昆曲剧目严格控制,对士大夫与文人恩威并施,组织御用文人编写歌颂统治阶级和麻醉人民思想的宫廷大戏,如《忠义璇图》、《劝善金科》等等;二是昆曲自身唱念过细,拘谨,表演凝滞,文辞古奥,逐渐脱离群众,终被后进的新兴剧种所取代。据史料载:乾隆末年(1795年),除宫廷及王府家班演唱昆腔外,民间仅有“庆宁”、“万和”、“松寿”等部演唱昆腔,出色演员仅有王喜龄、倪元龄等18人,演唱昆腔剧目仅73折(清《消寒新咏》)。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昆曲与皮簧合流,不少昆曲艺人兼演或改唱皮簧。不少昆曲剧目被皮簧移植,昆曲曲牌和表演艺术被吸收入皮簧剧目。随着京剧的形成与发展,皮簧班里的昆曲向“京化”衍变,被人称作“京昆”。

    昆弋一支,出自昆弋班。自明万历“玉熙宫”演戏“昆腔与弋腔并列”以来,到清初“都人尽尚高腔”(杨静亭《都门纪略》),昆弋合演的班社、剧目亦随之出现。嘉庆、道光年间(1796年-1850年),北京的昆弋班有“内聚”、“集芳”、 “金斗”等部,家班则有成王府的“小祥瑞”高腔班等。同治初(1862年),醇王弈譞创王府“安庆班”时,昆、弋两腔已融为新的支派。光绪十六年末(1891年元旦),弈譞逝世,王府班停办后又两次复起,先后易名为“恩庆”、“荣庆”,共培养出“庆”字演员盛庆玉、胡庆元,“荣”字演员陈荣会、张荣秀等34人,大都昆弋皆精。王府班结束后,演员分别流入冀东、冀中乡镇,对昆弋在河北的影响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与醇王府班同时,京中民间昆弋班有“万顺奎”、“重庆”等31家。

    王府昆弋班,以昆弋合演方式保留了大批剧目,既有昆、弋各自独立的本戏或折子戏,如《封相》、《闻铃》;更有在一本戏中昆弋分折杂演的《千金记》、《琼林宴》等。一些场面宏伟,剧情激烈的昆曲剧目,亦用弋腔之大堂鼓、铙钹、冬字锣、筛锣伴奏;而演员的演、唱、念、做,也因长年受弋腔的影响,形成了雄伟沉厚的独特风格,以高亢刚劲、气足声纵为尚。

    宣统二年(1910年),肃亲王善耆召集流散在冀中、冀东及北京的昆弋演员,复出“安庆班”,由徐廷璧、张荣成、王益友等负责,演出于“春仙”、“吉祥”等园。此班阵容庞大,是醇王府“庆、荣”两辈与冀东“益”字辈及河北乡间昆弋名角大会师,演出受到欢迎。只是未及一载,辛亥革命起,肃王府班解散,大批艺人再度流散。
    民国十六年至十七年(1927年-1928年),昆弋班在京演出的有来自冀东的“同和班”(主演郝振基、朱玉鳌)和“宝山合班”(主演白建桥、侯玉山),来自冀中的“荣庆社”(主演陶显庭、侯益隆、王益友、韩世昌)。不久,三个班社的主演集中于“荣庆社”一家,使昆弋一派重新站稳阵地。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七年(1928年-1938年),昆弋“荣庆社”在京立足,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授吴梅等的支持。吴梅又先后收韩世昌、白云生为弟子,使昆弋派生、旦戏的剧目和演唱方面有所提高,达到了新的水平。这期间,很多京剧名演员在演出京剧时同时也演出昆曲剧目,如梅兰芳连演昆曲《思凡》、《金山寺》、《佳期·拷红》,孙菊仙与韩世昌等演出《钗钏大审》,杨小楼、程继先、陈德霖、红豆馆主、袁寒云等陆续演出了《麒麟阁》、《雅观楼》、《宁武关》、《折柳阳关》等剧,使昆曲在北京舞台上一时呈现兴盛景象。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韩世昌以京剧“斌庆班”为班底,率马祥麟、侯永奎等20余人赴日演出《思凡》、《琴挑》、《刺虎》等剧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韩世昌、白云生、魏庆林、侯玉山等,以“祥庆社”名义,巡回演出于鲁、豫、鄂、湘、江、浙等6省主要城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魏庆林、白云生等约韩世昌、侯永奎组“庆生社”(后改称“北京昆曲社”)演出于“吉祥”、“华乐”等戏院,但为时不久即行解散。

    自民国六年至三十四年(1917年-1945年)的28年间,北京曾先后出现过“同合”、“崇庆”、“宝山”、“祥庆”、“宝立”(庞世奇)、“庆生”(白云生)诸班,它们都曾一度兴起,随即萧条冷落,到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前后,专业昆班已不复存在,仅有“昆曲研究会”、“北大倚声社”、“昆曲学会”等知识界之业余组织,维持着昆曲“清唱”一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0年成立的综合性表演团体,为区别1952年成立的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习称“老人艺”)副院长金紫光等四处寻访和极力举荐,在京的昆曲老演员韩世昌等被“老人艺”和其他艺术院、团聘为民族古典舞基本功教师或编导。1956年夏,浙江昆苏剧团来京演出昆曲《十五贯》,被周总理称赞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为了抢救北方昆曲这一古老剧种,文化部决定组成以金紫光为团长,包括昆曲著名演员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青年演员丛肇桓、李淑君以及音乐工作者叶仰曦、傅雪漪等41人在内的“北方昆曲代表团”,于11月赴上海参加“昆剧观摩会演”,并在沪、杭、苏、宁四城市巡回演出。

    1957年6月22日,以北方昆曲代表团为基础,建成“北方昆曲剧院”。从此,有了“北方昆曲”这一称谓。北京也增加了北方昆曲这一剧种。“北昆”是包容了昆弋与京昆两者风格,并吸收南昆之长的戏曲艺术品种。为保存和发展北方昆曲艺术,遵照中央所提“继承、发展、挖掘、创新”的方针,剧院将散在各艺术团体的老一代昆曲艺术家集中起来,整理恢复传统剧目的演出,并吸收了一批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工作者从事昆曲艺术创作,又从歌剧、舞蹈团体中选拔年轻优秀演员进行培训,使昆曲后继有人。此间,一些文人和社会名流如王昆仑、孟超等也为北方昆曲创作了一些新的剧目。经过10年努力,剧院不仅整理演出了大量传统剧目,还演出了《晴雯》、《李慧娘》等新编历史剧和《红霞》等现代题材剧目。同时,剧院还设立学员班(队),使北方昆曲艺术得以传承。
    1963年9月,昆曲《李慧娘》和由此生发的“有鬼无害论”受到批判,1964年在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下达后,北京市文艺界开始了文艺整风,北京市文化局派工作组进驻北昆剧院。1965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北方昆曲剧院准备改为“北京昆剧歌剧院”的指示》。

    1966年3月文化局根据市委指示精神,将北方昆曲剧院撤销,仅留一个演出队保留在北京京剧团。在“文化大革命”中,北方昆曲这个剧种,基本上不复存在。

    1979年,北方昆曲剧院重新恢复建制,北方昆曲得以复苏。十数年来,除对原有的优秀剧目恢复整理演出外,改编演出《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琵琶记》等一批古典名著,并创作演出了《血溅美人图》、《三夫人》、《南唐遗事》等新编历史剧。为使昆曲剧种有新一代接班人,又举办学员班培养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三代昆曲演员。

    昆曲艺术的特点是:剧本文学性强;唱词继承了古典韵文的格律与词采;传统剧目中保留了源于南戏、元杂剧、传奇的四百多出折子戏。昆曲角色行当的划分是:老生行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行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和丑行分大面(正净)、二面(也称“副”)、小面(丑);旦行分老旦、正旦、作旦(娃娃旦)、刺杀旦、五旦(闺门旦、小旦)、六旦(贴旦、花旦)、耳朵旦(杂旦)等。昆曲在表演上将歌、舞、介、白各种手段配合运用,形成载歌载舞的综合表演艺术;昆曲的音乐曲牌丰富多彩,曲调达两千多支,继承了诗、词、大曲、诸宫调、南北曲的遗绪,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节奏上除[三眼一板]、[一眼一板]、[叠板]、[散板]外,又新增了[赠板],使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曲腔特点更为突出。在音乐伴奏上,管乐有笛、箫、大小唢呐、笙,弦乐有琵琶、三弦、月琴,打击乐有鼓板、大锣、小锣、铴锣、云锣、齐钹、小钹、堂鼓等。同时,随着昆曲艺术的改革创新,在演唱曲调、配器和表现形式上不断丰富,在音乐伴奏上也吸收了一些其他乐器,使其音乐表现力也更为丰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0:06 , Processed in 1.0832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