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秦腔(乱弹、山陕梆子)的河北梆子,为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的古老剧种之一,是由陕西、山西一带的山陕梆子传入河北、北京,经过百余年衍变发展而成的剧种,也是最早使用“板腔体”结构的梆子声腔的一个支脉。 秦腔进京,约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清刘献廷的《广阳杂记》,有“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之说。 乾隆时期(1736年-1795年),秦腔著名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滚楼》,名噪京城。清赵翼《檐曝杂记》说他“演戏能随事自出新意,不专用旧本”;《都门纪略》赞他在唱腔上“善于传情,最是动人倾听”;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记他在化妆上改“包头”为“梳水头”,在舞蹈程式上创造了“踩跷”,在唱词、音乐方面也多有新意新声,获得了“观者叹为得未曾有,倾倒一时”的赞誉。魏长生擅演剧目有《滚楼》、《花鼓》、《烤火》、《铁莲花》等。继魏之后,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北京演唱秦腔的班社有几十个。 正当秦腔兴盛之时,乾隆五十年(1785年)以“正风俗、禁诲淫”之名,禁止秦腔在京演唱,魏长生被迫南行。嘉庆五年(1800年),禁令稍弛,魏长生再次来京演出,两年后病逝。乾、嘉间,秦腔在京盛时,使不同省籍的艺人在艺术上获得交流,特别是京腔艺人加入秦班,使京、秦两腔相互吸收,加速了秦腔京化步伐。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秦腔因徽班兴起而日趋衰微,但成班于乾隆时的“双和班”仍很活跃。据载:双和班的演员与剧目有马官的《南阳关》,三喜的《汾河湾》,二达子的《白水滩》,小徽州的《杀宫》,甄娃子的《翠屏山》,麦思远的《定中原》,黑虎的《小磨房》等等。这些名伶及其拿手剧目,每月轮流在中和、广和等戏园演出达二三十场(《都门纪略》)。另有“大景和班”,也轮流在各戏园演出相同的场次,说明此时秦腔仍有许多观众。 咸丰、同治年间(1851年-1874年),著名山陕梆子艺人洒金红、张四喜等进京献艺。至光绪初年,梆子腔再度兴盛,班社多达20个,涌现出许多知名演员与名班。其中较著者有:以侯俊山(十三旦)为代表的“瑞胜和”;以郭宝臣(元元红)为代表的“义顺和”;以田际云(响九霄)为代表的“玉成班”。侯俊山于光绪十年(1884年)应召任内廷供奉,以做功和高难技巧著称,花旦武生俱精,代表剧目有《花田错》、《梵王宫》、《伐子都》等,他编演的《小放牛》流传至今。郭宝臣工老生,唱腔高亢激昂,也曾应召进宫演出,以《连营寨》、《春秋笔》、《滚钉板》等剧著称。在京演出30余载,与京剧名宿谭鑫培齐名。田际云演花旦与侯俊山齐名,曾任内廷供奉,擅演《英杰烈》、《珍珠衫》、《辛安驿》等剧。他编演的《爱国血》、《黑奴吁天录》等新戏,成为创演时装戏之先河。田际云思想激进,倾向革命,曾因编演新戏诋毁朝廷被拘禁百日。光绪十三年(1887年),北京一度出现梆子、京剧“两下锅” (同台演出)局面,为田际云的玉成班率先组织。田际云又以排演新剧著称,他编排的《佛门点元》、《错中错》等剧,曾风行一时。光绪十六年(1890年)田际云任北京梨园会首,致力于戏曲改革,发起组织“正乐育化会”,创办了第一个女伶科班“崇雅社”,对提高演员的社会地位,改革戏班的陈规陋习做了大量工作。侯俊山、郭宝臣、田际云三人对梆子腔以及戏曲表演艺术的传播、发展、创新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梆子剧种复苏。1950年,由李桂云等组成的“丹声社”和由珍珠钻、刘桂红等为主演的“如意社”开始演出。 “如意社”后改称“群声河北梆子剧团”,归属宣武区领导。“丹声社”于1951年改称“新中华秦剧工作团”(后改为“新中华河北梆子剧团”),归中国戏曲研究院领导。 1958年以后,随着通县、平谷、密云、延庆等县划归北京,北京又增添了一批河北梆子剧团。这些原属河北省的远郊县,不仅都有梆子专业剧团,而且乡镇一级还有业余的梆子戏班经常在庙会、乡镇戏台演出。如通县永乐店河北梆子剧团、延庆花盆河北梆子剧团,都是始建于20年代的业余演出组织,由农民、工匠等组成,他们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排练,节庆时就地演出,十分活跃。 1960年,新中华河北梆子剧团培养的一、二期学员结业,与中国戏曲学校梆子专业班毕业生组成北京市青年河北梆子剧团,并不断吸收戏剧文学、音乐、舞台美术等创作人才,为梆子剧种的发展增加了新血液。剧团不仅排演了许多新剧目,还将梆子声腔史上生、旦同调演唱、男声高度难以适应的难题,进行了降调实验并取得良好效果。在乐队编制、伴奏技巧以及配器等方面,也有所改革和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京郊区县的专业和业余梆子剧团被撤销或解散,仅存的市属梆子剧团也只能移植部分京剧“样板戏”赖以生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部分区县的梆子剧团虽已恢复建制并培养新的学员,但终因优秀的后继人才较少,观众审美要求的变化等诸多原因,梆子剧种的演出每况愈下,步履维艰,密云、延庆、宣武等区县的梆子团相继转轨,改为综合性艺术团。 河北梆子的“唱”以京音为主,“念”有韵白、京白之分,但不用“上口字”;唱腔属板腔体,主体板式有[大慢板]、[慢板]、[上六板]、[二六板]([正反调])、[流水板]、[尖板]、 [哭板],以及由之演变、发展的[导板]、[大起板]、[搭调]、[哭头]([幺二三])、[留板]、[锁板]等。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梆子等,其他打击乐器与京剧相同,在现代戏中还加入了某些西洋乐器。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0:12 , Processed in 1.10051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