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小曲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未知

    从明、清流行的一些唱本,从《北京俗曲略》等一些有关的资料,可以见到明清时期在北京流行的时调小曲名目繁多、色彩各异,而且流传深入到社会各层。一些晋京的昆曲、乱弹演员,除擅长南北曲外,有的也兼工小曲。这样名目繁多的时调小曲在北京流传,从流布的分野和前后的对比来看,大体可分为如下情况:

    作为原已在广大百姓中流传的民歌如:《茉莉花》、《绣荷包》、《四季相思》、《二十四糊涂》等等,仍然以民歌的形态在民间流传。当然曲艺艺人也有的把这些民歌吸收为自己的曲目,音乐上仍按民歌的曲调或者略有变化来演唱。

    以时调小曲作为曲目进行演出的艺人,或从事其他营业兼唱小曲的人、在社会上又分为几种情况:

    在青楼妓院弹唱小曲邀客酬宾者,则属青楼歌妓。豪门富商蓄养的少年歌童扮作京中妇女以歌舞奉客酬宾者,谓之明僮或曰“像姑”。明僮、像姑在清朝后期及民国初年已陆续被取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青楼妓院已被查封,窑调也被禁止。

    作为曲艺艺人进行小曲演出的,串街走巷自弹自唱的多是盲艺人或卖唱的小女子(历史上称为路歧人)。北京的盲艺人如姜兰田、刘荩臣等,他们的曲目很多如《喜荣归》、《妓女告状》、《正对花》、《反对花》等,以及马头调的《白猿偷桃》等都很受市民特别是妇女们的欢迎,他(她)们也常常被延请到庭院内为人们演出。

    在茶园中、舞台上、庙会上以时调小曲进行独立的艺术演出的,是专业的小曲唱家。清末民初北京有名的唱家中,女演员有郭筱霞、宋大红等,男演员有萧玉清、尹福来、赵俊良等。像尹福来的《大五更》、《小五更》、《探清水河》的演唱,赵俊良的《十二重楼》、《绣麒麟》等,都红极一时。

    时调小曲虽然是一个曲种,但要梳理出小曲的各种曲牌流传延续的脉络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历代的小曲新作极多,曲牌的名称和唱段的名目更迭频繁,从各种唱本曲集标目检索,明、清在北京最流行的、流传得最长久的时调小曲是:《西曲》、《岔曲》、《山坡羊》、《驻云飞》、《耍孩儿》、《银纽丝》、《寄生草》、《打枣杆》等。这些小曲有些仍在流传,有些已改了名目,有些则已从舞台上消失了,还有些则已成为某种戏曲音乐的组成部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9:03 , Processed in 1.10666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