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民间舞蹈由于和广大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明、清以来的舞种大部分流传至今。但城区与郊区有所不同,城区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分散的个体劳动者,大都参加了集体的、社会化的大生产组织,人们的审美情趣更趋于现代化、多样化。城市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多样,加以人口流动性较大等原因,传统舞蹈保留下来的相对较少。而郊区广大农村,由于生产方式比较稳定,人口流动性较小,人们更注重传统习俗活动,以及文化生活比较缺乏等原因,历史上的民间舞蹈大多保留了下来,一些较大的村镇几乎都有一至数档民间舞蹈。据1983年普查,北京现存的民间舞蹈有四、五十种,近两千个节目,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秧歌类型的民间舞蹈 这类舞蹈有“高跷秧歌”、“地秧歌”、“老秧歌”、“风秧歌”、“大班小班”,“扑蝴蝶”、“什不闲”等。它们大都具有秧歌的特点:走秧歌步、腰部扭摆、膝部颠颤,用逗场来进行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表现丰富的生活情趣。同时多是有歌有舞的,表演形式一般分大场和小场,大场以走队形为主,小场或表演逗场或做技巧。其中以“高跷秧歌”最具有代表性。“高跷”分“文跷”、“武跷”、“文武跷”和“跑跷”。“文跷”以扭、逗为主;“武跷”以武功见长。“文跷”与“武跷”原来是泾渭分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形成了“文跷”、“武跷”混合杂糅的“文武跷”,其表演是扭、逗与武功兼而有之。“跑跷”以快步跑场,队形丰富多变,气氛热烈为其特点。北京各类“高跷”有千档之数,占全市民间舞蹈节目的一半,遍布十八个区县。城区及东北郊一带:通县部分地区(明、清皇帝下江南由北京至通州运河沿线)和顺义、怀柔、密云部分地区(清代皇帝赴热河避暑山庄沿线)的会档,过去由于为皇家承差表演的较多,舞蹈庄重文雅,因而“文跷”居多。而西南、西北郊一带,由于群众喜爱习武练功,因此“武跷”较多。“地秧歌”在北京亦较多,它分高跷去掉腿子跳及本来就在地上跳两种。前一种除做“高跷”上的动作外,还要做一些难做的技巧及复杂的动作,因此有“高跷怕去腿子”的说法;后一种以套路动作丰富,队形多变,表演生动而为人称道。 鼓钹类的民间舞蹈 这类舞蹈有“花钹大鼓”、“锅子会”、“武吵子”、“太平鼓”、“大鼓”等。其共同特点是舞者手持鼓钹或身挎大鼓边击边舞。表演多为固定套路动作,而且能造成宏大的声势。因此“花钹大鼓”往往放在舞队之尾,为压阵节目。民间称之为“神胆挎鼓”,意思是说它能形成壮胆扬威的效果。“花钹大鼓”多分布于京西、京北。“大鼓”京东北较多。“太平鼓”则集中在西山一带。“武吵子”流传于大兴县一些村庄。 这类舞蹈有“五虎棍”、“藤牌”、“狮子”、“龙舞”、“中幡”、“蝴蝶会”、“飞叉”、“杠箱”,“少林”等。它们的特点是技巧高、难度大、具有惊险性,要求表演者艺高胆大。如“五虎棍”、“少林”、“中幡”、“飞叉”表演时,多种艰险动作贯穿在勇猛、迅捷的对打当中,各种器械驾轻就熟地玩弄于身手之上,显示了技艺的高超和勇士的风度。“五虎棍”“少林”西郊、西南郊较多,因这一带群众素有练武之风。“狮子舞”遍布十八个区、县,以“太狮”居多,有两种表演形式,一是以丈余长的布作狮囊,风格古朴;一是狮头、狮囊道具形象逼真,表演威武、活泼。 有故事情节的民间舞蹈 其中有“小车会”、“云车会”、“竹马”、“旱船”、“大头和尚逗柳翠”、“怕老婆顶灯”、“一枝梅”、“牛斗虎”等。这类舞蹈大都表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扮演其中人物。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划及故事情节的描述,或对社会上的美丑现象表示褒贬;或对人物的行为是非进行赞美和鞭笞。“小车会”遍布十八个区、县,是北京流传较多的舞种之一。所表现的故事内容纷繁不一,驳杂多样。“竹马”亦流传于不少区、县,有代表性的为延庆县的“永宁竹马”、怀柔县的“沙峪竹马”和密云县的“古北口竹马”。它们分别表现“昭君出塞”、“萧太后打猎”和满族、蒙古族共守边关的情节。沙峪、永宁、古北口均地处关内外交通要冲,为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与中原交往之地。“早船”流传在延庆、丰台,房山、昌平、平谷、怀柔等区县,内容和形式有较大差异,以“延庆旱船”较有代表性。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0:19 , Processed in 1.08259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