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味儿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祖佳

  “京味儿”,带着儿话音,这个词本身就很京味儿。有人说,改造什刹海就是要恢复这一地区的“京味儿”。可“京味儿”到底是什么?

  以《城南旧事》著称的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曾写过一篇随笔,题目就叫《我的京味儿之旅》,在结语中,她说在北京算“过了六天京味儿的日子”,因为“说京味儿的话”、“听京味儿的戏”、“吃京味儿的小吃”。京腔、京韵、京味吃食确是“京味儿”的象征。

  但推展开来,这些又远远不够。建都八百余载,“京味儿”的底蕴极其深厚。为这个词下定义,绝非易事。作家刘一达说,“京味儿”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政权的更迭、民族的交融、域外文明的汇入、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如此类的因素都造就着“京味儿”的演变。在这之中,不变的也许只有北京人、北京话以及蕴藏其后的精气神儿了。

  最穷的“掌柜的”

  张巍  老北京网创始人

  “50年里,80%的四合院消失了,这个速度让人吃惊。”听张巍说话,你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他是北京人,因为他那口地道的京片子,更因为他那份北京人特有的忧思情怀。

  2000年,张巍辞去工作,自掏腰包办起了老北京网。问及原因,他笑笑——对在胡同里长大的张巍来说,眼睁睁地看着被称为“家”的地方倒在推土机下,那种痛苦逼着他必须去做点什么。“北京是一座被强奸的城市!”张巍有些激动,“北京的古城墙被拆了,就好比一个美丽的处女被剥掉了外衣。现在又拆了很多胡同,建起了高楼大厦,就像长了满身的梅毒大疮。”

  根据资产评估,6岁的老北京网至少值几百万人民币,但张巍却是北京城最穷的掌柜的,更准确地说,这个已到而立之年的男人还是一个“啃老族”。6年间,张巍将全部家当都投在了网站上,日常生活开支全靠父亲的退休金勉强支持。他抽烟一律是3元一包的“春城”,身上的零花钱从来不超过20块钱。对父母,张巍心里有愧,但他坚信自己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有人劝张巍对网站进行商业化运作,或者干脆卖了网站套现,可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不想让商业气‘玷污’了这件有意义的事。”

  许多人认识张巍是通过“老北京拍记队”,这也是老北京网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每到周末,拍记队的成员们都会挎着相机,在张巍的带领下走街串巷,用镜头记录下老胡同的真实风貌。一些住在四合院的老人问:“你们拍这些旮旯角的胡同有什么用?”张巍回答:“大妈,我拍下来给您的孙子看。”每年,张巍都会带着这些照片走进高校办摄影展,他要让大学生见到最美丽、最真实的北京,“再过10年,这些大学生就是传承文化的主力。”

  在张巍看来,能代表京味儿文化的东西很多,比如胡同、四合院,再比如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组建了一支“民俗曲艺队”,说相声的、弹三弦的、说大鼓的都有,平时就在固定的茶馆里演出。张巍琢磨着再做一个以曲艺为主题的网站,搁在老北京网旗下,也许又能开辟一方新天地。

  现在,老北京网的注册会员有8000多人,日均浏览量两万多人次;每次拍记队活动少则七八人,多则数十人集体行动;包括路透社、法新社在内的国内外几十家媒体都对老北京网进行过报道。“如果将这些报道折算成广告的话,那相当于省了1000万元的广告费。”张巍笑言。但也正因如此,常常抛头露面的张巍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一些开发商打来恐吓电话或发来恐吓邮件,让他立刻收手,别找麻烦。“也许你明天就再也见不到我了。”说这话的张巍颇有些视死如归的劲头,“我总对自己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还活着,我很快乐。”以卵击石,一些人这么评价张巍的公益行为。“没错!这就好比拿鸡蛋往石头上磕,我们是鸡蛋,那些人是石头,但宁可我们碎了,也要恶心他们一下,让他们身上涂满蛋清、蛋黄。没准因为这种恶心,那些人就不往下干了。”这回答透着一股北京人的精气神儿。
用笔杆子复原老北京

  刘一达  京味儿作家

  从当年的“京味报道”到《人虫儿》、《胡同根儿》等一部部京味小说,但凡读过这些作品的人都会认为作者是一个岁数挺大的“老北京”,事实上,作者刘一达不过五十出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刘一达对这座城市再熟悉不过了。无论走到哪儿,他都会生出怀古幽思之情。“但如今,我只能将这种幽思寄托在心里,因为可供凭吊的实物越来越少了。”电话那头,刘一达颇为无奈。如何才能复原日渐消失的古都旧貌?他选择了文字。

  《百年德性》、《城根众生》、《故都子民》、《北京爷》……仅仅从这些书名,人们就不难品出刘一达的京味儿。刘一达的京味儿更多的是体现在语言上——甭管对方年龄大小,张口就说“您”;语速不急不缓,时不常拖个儿话音;一句话末了,习惯性地来上一句:“您说是不是?”不过,京味儿语言挂在嘴上说说倒还轻巧,要落在笔头儿上,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么怎么叫“一口”京片子呢?可刘一达偏偏要知难而上。许是打小在胡同里听大人们谈古论今,长大后在工厂听“老北京”神说海聊的缘故,没正经念过书的刘一达却深谙北京话的神韵。近20年的时间,近千万字的作品量,刘一达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不是耍贫,不是痞气,而是新闻语体与文学语体的融合,带着些现代市井口语的色彩。

  有人说刘一达是“蹲胡同根儿,写小人物”。对于这种评价,他乐得接受:“京味儿文化就是以胡同文化为主。”当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告别胡同、搬进楼房时,刘一达越来越明显地感到了自己的责任:“我要告诉人们,胡同虽然没了,但胡同文化的根儿却可以长久地延伸下去。”为了创作,刘一达走访了上千个北京家庭,采访了上万个北京人。尽管辛苦,但他从没有想过换一种更轻松的写作方式,“我写的是北京人的事儿,就得用京味儿来表现。”

  “如果人们熟悉了京味儿文化,就一定会热爱它。”刘一达坦言自己干的就是推广京味儿文化的事儿,“很多人对京味儿文化存在误解,他们将这种文化理解为提笼架鸟,或者是耍贫嘴。京味儿文化的内涵很广,北京人的古道热肠、礼数等等都可以算在其中。”对刘一达来说,从拿起笔开始京味儿创作那天算起,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光景。这些年,刘一达常常感到时间的紧迫——他为京味儿文化不为人知而担心,他为一些部门不拿京味儿文化当回事而忧虑。尽管如此,说到未来,刘一达还是表现出了北京人的达观:“北京城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有着深厚土壤的京味儿文化不会那么容易起变化,就像北京人喜欢喝二锅头、吃炸酱面,就算你把他们搁到深圳,他们也还是好这一口儿。”在刘一达看来,京味儿文化早已渗透到北京人的骨血之中。

  人道 众口说“京味儿”

  ●“京味儿”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恬淡冲和,超脱通达。

  ●“京味儿”是什么,连老北京人自个儿也说不大明白,更不用说我这个只在北京生活了四年的外地人。是什刹海的荷花,是北海公园里遛鸟的老少爷们儿,还是同仁堂幽幽的药香,或者全聚德焦脆的烤鸭,街头奔跑的黄包车……也或许什么都不是,只是北京居民闲适悠游生活的一种写照。

  ●“京味儿”就是青衣脸上的色彩,“京味儿”就是冬天里的糖葫芦,“京味儿”就是蓝边瓷碗里浑红的茶水,“京味儿”就是随眼可见的红墙碧瓦,“京味儿”也是浓浓的人情味儿,还有北京人嘴里的京腔儿。

  ●说实话,什么是真正的“京味儿”,我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就是觉得它有些痞气,但不低俗,给人落落大方的感觉,毫无虚情假意之嫌,亲切里透露着热情。茶余饭后,走在北京的胡同中,邻里街坊都是用游戏的心态和漫不经心的语言去调侃着一切,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真正的百姓生活。

  ●“京味儿”就是一种韵味儿。“京味儿”文化或者叫它京华文化,是由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这四大板块相互交织而成的。从元大都算起,数百年帝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这些优越条件使京华文化具有了皇家气派。

  ●“京味儿”的最高境界是北京人的思维方式。北京人爱把事情颠来倒去地想,替人家找辙,替自己宽心。“话又说回来”,这句北京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找辙的证明。北京人说话总是从容不迫的。从这从容不迫中,您还可以听出其他的,譬如幽默、自嘲、优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5:48 , Processed in 1.10005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