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民间藏家收藏难展览更难 收藏家呼吁出台相关法规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徐可

   孔令金站在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门口。王府井地铁站通道和东方广场的连接处,川流不息的人群急匆匆走过,鲜有人光顾这间博物馆,驻足观看老孔的“老北京明信片收藏展”者就更少了。

  开办一间私人博物馆,对孔令金这样的民间收藏爱好者来说是个遥远的梦想,到博物馆提供的场地上“寄展”则是他们圆梦的一条快速通道。但目前北京市的博物馆缺乏有关寄展的操作规范,收藏家被挡在博物馆门外,而办起来的展览也大多无人知晓。
 
 

老北京明信片展参观者寥寥

  孔令金这次在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老北京明信片共170枚。这些老明信片是20世纪20至40年代邮政使用的,被孔令金零零散散地收集并保存了下来。明信片的内容是黄包车、路边剃头的场景及已经不存在的城门、城垣和牌楼、牌坊等,体现了民国时期的风俗文化和帝都的旧影风韵。

  170枚老明信片,孔令金收集了20年的时间。说起当年收藏第一批明信片的事情,孔令金感慨道:“那可是用了我一年的工资呢。那个年代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36元而已。”老孔如今仍住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中,花3块钱坐地铁他舍不得,但是当地铁13号线出了一套地铁纪念封时便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我也想去大的博物馆展览,但我是个工薪阶层,拿不出太多场地费,王府井这里因为以前有过合作,这次办展他们不收我的场地费,所以就在这办了。”给一些熟人寄张明信片告知展览开幕,则是他惟一能做的宣传手段。

  记者发现,虽然靠近地铁站有相当可观的客流量,但前来参观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参观者都是因为购买了博物馆通票,赶巧看到了这次展览。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时一天观众流量连10个人都不到。”

  收藏家呼吁有关部门出台管理办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物馆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找上门来想借展厅办个人展览的收藏家不少,虽然能挣点场地费,但为避免藏品在“寄展”过程中发生意外、出现纠纷等一些麻烦,这种事一般很少接。

  智化寺文博交流馆的负责人王丹告诉记者,对来他们这里举办个人展览的收藏者他们基本不收场地费。她表示这是件双赢的好事,现在平均每个季度都有新展览迎接观众。但是她也表示他们也只负责提供场地,展览策划、宣传等后期制作概不负责,所以民间藏家的展览知晓度大都不高。而一些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博物馆,他们面对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展厅的展期排得很紧,如果要办展览至少需要提前半年的时间预订。

  记者发现,一些藏家因为博物馆没有统一的“寄展”的规定和办法也心存疑虑,把自己珍爱的藏品长年累月地放在博物馆里,保管、展览安全等相关细节都没有明确,博物馆怎样才能让他们放心呢?另外还有一些收藏家担心自己的藏品不合博物馆专家的“口味”而心里没底。“如果有一个政府出台的《鼓励民间收藏品‘寄展’实施办法》,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收藏家赵先生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23:12 , Processed in 1.11911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