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民俗有继看“鞭春”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彭俐

  民俗不止是民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就说张镇恢复“打春牛”传统民俗活动吧,那可绝不单单是一场具有观赏性的表演,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薪火相传亦在其中。
  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又叫“鞭春”。据说自西周时期兴起,历代沿袭,唐宋尤盛,至今已有3000多年。这种习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男人们“鞭春”时,女人们“戴春”,她们头戴色彩艳丽的纯幡,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老人和孩子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从这种祖祖辈辈延续不断的迎春活动中,人们得到一种生命活力的释放,更获得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如果从文化同源同根、民族亲和凝聚的意义上看,“鞭春”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迎春方式了。
  民俗文化是一方热土,是一个富矿,它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更是值得今人挖掘、珍视的宝藏。一个成熟的民族总不应丢弃传统文化之精华,那原始的图腾和仪式都包含着文化基因。在现代化步伐加快、传统文化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的21世纪,中国人仍承继着“鞭春”这样的原生态民俗,它所体现的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5 09:06 , Processed in 1.09040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