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星巴克该不该搬出故宫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朱红军

  故宫乾清门广场东侧的九卿朝房,星巴克咖啡屋坐落于此,两张小圆桌、6把椅子,还有一个小柜台。(资料图片)

网友热辩“星巴克开进故宫”

  1月12日,央视一位主播在自己的博客撰文,要求星巴克咖啡屋搬出故宫。此后几天,关于他国的餐饮便利店是否该开在故宫内的讨论迅速升温,众多网友在各大网站的论坛上展开了激烈辩论。观点大致分为三类:

  正方: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特色的文
化,更不能连“拿来主义”都不讲,一味引进!——网友雪天

  故宫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星巴克故宫店糟蹋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网友ZHICHI

反方:中国文化应和世界文化融合

  不妨留着吧。故宫既然能上演“三大歌王”的演唱会,也不会对美国平民的咖啡嗤之以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胸襟!——网友远远

  中国的文化应当和世界的文化互相融合,不能互相排挤,况且咖啡是个好东西,中国人也有喜欢的啊!——网友gcrhyh

中立方:更应该关注管理体制

  要清除的不仅仅是星巴克一家,它附近还有卖包子卖盒饭的呢!难道故宫里卖炸酱面就是维护文化?——网友北京人

  现在我们要问的不是星巴克的事,而是为什么我们的管理体制让这些店铺开进了故宫。——网友1425

(本报记者 史楠 整理)

专家交锋“星巴克开进故宫”

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故宫的经营行为

  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在世界文化遗产范围内,故宫的地位都是无可比拟的。它不仅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还是几千年来人类文
明在城市规划上的历史明证。对于中国来说,故宫更是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集群,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集大成者。

  对于故宫这样重要的具有国家象征性的文化遗产,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其经营行为。首先,应该搞清楚可不可以有一些经营性质的场所。我认为,经营场所开设的地点很重要。有人认为外国的咖啡馆在故宫内的经营场所很小,无关紧要,其实绝不仅仅是面积大小的问题。例如,故宫那个餐饮区附近是军机处,那几间房不大,曾经一度也被辟为了经营区,我们知道清朝的军机处对于印证中国封建统治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本身面积不大,可能也不适合摆放更多展品来供人参观,但是大家还是提了意见,认为这几间房绝不能挪做他用,后来军机处停止了经营活动。其次,是不是国外的经营场所就不能在故宫内,那国内的行不行?老北京茶馆行不行?我们应该本着一种有容乃大的精神。因为古时候故宫里也有从事西洋表演、开设西洋楼等国际交流活动的内容。但总体上,我认为在故宫的服务设置上应该以中国传统占主流,适当吸收个别有他国特色的经营项目,如果全故宫仅有一个餐饮休息的场所,还是外国特色的,可能就不大合适了。

  把美国咖啡馆开进故宫不合适

  谢凝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大概念,能不能开设经营性场所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就是因其各种形态经济活动的推动才得以形成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地方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西式酒吧、咖啡馆,在中华民族特色的店铺中并无特别不妥。

  就故宫来说,第一位的是保持它的真实性、完整性。故宫内的餐饮区设在清朝的九卿朝房内,不远处就是军机处。九卿朝房和军机处的历史地位大不一样,需要区别对待,在故宫内开辟利用一些场所,应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看是不是影响整体的观赏与研究。再有,故宫这样宫殿集群式的世界文化遗产,经营、餐饮活动越少越好,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鼓励游客自带食品饮料,以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为宜,绝不能搞太多的餐饮场所,也不适合把美国咖啡馆开进来。

  故宫开设服务性区域无可厚非

  秦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故宫这样的著名旅游景区应该考虑方便游客,开设服务性区域无可厚非。我们的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开设一些商业场所,当然也不能排斥外国的经营者进来。紫禁城即使在古代也没有绝对禁止过外来事物。星巴克入驻后,因为有争议,摘掉了自己明显的标志,这说明我们应该尽量规范这些经营场所,比如整体布局必须与故宫风貌相一致,不能搞噪音污染等。

  现在不少人认为星巴克开进故宫是对中华文化的挑衅,这个说法有些极端,我们中国人经营的商店里不是也在卖可口可乐等外国品牌的饮料么?总不能凡是中国传统文化场所都对国外品牌说不。现在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茶馆是不是也可以开进去,是不是能够适应故宫对商铺经营面积、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我们不应更多看经营者是谁,而应在论证经营的可行性、管理、交流、特色上下工夫。

  在世界文化遗产内可以开设经营场所

  杜晓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项目官员):首先可以肯定,在世界文化遗产内是可以开设经营场所的,许多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内也都有专门的餐饮场所。故宫面积广大,事实上需要开辟一些地方供游人补充营养休息使用。但是,任何经营活动都必须在不危害遗产本身的前提下进行。我曾经专门注意过故宫内的星巴克咖啡馆,发现它确实有一些技术上的优势,比如经营方式简单,不动烟火等等。中国的传统茶馆也可以开进故宫,但在标准化操作,经营方式上还需要仔细规范,还应该研究一下故宫服务对象的需求,比如,真正愿意在景区内休息、喝茶聊天并额外消费的人有多少。我不同意“星巴克代表低级快餐文化难登故宫大雅之堂”的说法,因为餐饮本身并没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星巴克开进故宫应看成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而不是对抗,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到一些国家考察,发现不少中餐馆也已经在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内从事商业活动。(本报通讯员 董城 整理)

■独家视角

由星巴克看文物环境的保护

  星巴克没有在故宫的建筑上做招牌,只在窗户上写了店名,也并不显眼,所以很难说它破坏了故宫的文物环境;可星巴克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就深深刺痛了一些人的神经。星巴克是否要撤出故宫的话题之所以被人们关注,是因为人们把星巴克和故宫被视为两种文化的代表,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商业租赁问题放大到传统文化精华如何
对待外来大众文化侵入的高度。

  就国外的文物保护经验来看,有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例子,也有巧妙变通,让商业与文物环境相融合的例子。比如在意大利和日本奈良的文物保护区内也有麦当劳等快餐店,不过它的招牌不是高大、醒目的红黄色“M”,而是被缩小了,颜色也成为不大张扬的灰色。

  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景慧教授认为,星巴克是否要撤出故宫的话题倒是真能引发人们对保护文物和文物环境的一些思考,因为在当今的许多建设中,保护了文物却破坏了文物环境的事例不胜枚举,是一个更值得大家关注的话题。比如湖南长沙清水塘,它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故居,当时是在长沙郊外一片普通村宅中,是中共湖南省委的办公地。可现在面目却与从前大不一样,虽然保护下了故居建筑,周围却不见了民宅,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花红柳绿的花园;虽然环境美化了,但当时艰苦的斗争环境却荡然无存,无法把人带回到那血雨腥风的革命环境中去。再比如,周恩来故居本来在一片朴素的街巷中,从院门上看和周围的并无两样,这是一个家道中落的环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总理虽官宦人家出生,却能深入体察百姓疾苦,但现在故居对面的民宅拆完变成了宽大的停车场,原来朴素静谧的意境一扫而光,总理的成长环境也杳无踪影。

  去年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上通过的《西安宣言》明确提出,应该扩大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连同文物周边环境也应加以保护。文物环境不仅包括文物周边的建筑环境,也包括文物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与文物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等非物质环境。王景慧说,没有自然环境相映衬,就不能认识到文物古迹的匠心设计和艺术效果,比如颐和园中隔湖西望景最美,不仅能看到西堤六桥,而且还能看到秀美的玉泉山和连绵的西山,把中国园林中的借景发挥到了极致。所以颐和园外部自然环境也应得到相应的保护,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颐和园的艺术价值。再如,天坛祈年殿前的丹陛桥,桥的两侧柏树苍翠,人行桥上能看到树和天,有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因此为了保证在丹陛桥上这种视觉效果,应该保护天坛周边的天际线,保证祈年殿背后都不应看到高大建筑。现在,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外的缓冲区就已包括了这些范围。王景慧还说,中国建筑古迹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文化蕴味深,比如许多建筑有文人的诗文咏叹,故而楼以诗词噪,诗因楼而传,所以要特别注意与文物相关的文化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今天的人们才可以对照环境景物品味到诗词美妙的艺术意境。(本报记者 张玉玲)

重要的不是让星巴克搬出宫

  故宫里有个星巴克咖啡屋,这不是新闻;把“故宫”、“星巴克”、“传统文化”放在一起说事儿搅动网络,六年前就有过一回,也算不上是新闻。或许是因为这回拿它说事儿的是一位央视主播,这才成了新闻。这位主播在博客中认为,星巴克在故宫里出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
巴克总裁发出抗议,要求星巴克“出宫”。于是网上赞成者、反对者开始了辩论。

  故宫的星巴克咖啡屋已存在了六年。刚“入宫”的时候,它还曾有过一个醒目的企业标志,后因为有人反对撤掉了。如今,乾清门广场东侧一处叫“九卿朝房”的地方,星巴克静静地待在那儿,两张小圆桌、6把椅子,还有一个小柜台。

  乾清门广场是故宫的一个休息区,各种卖方便面、盒饭、饮料、食品的商铺较为集中。与这些不知名、甚至没有名号的商铺比起来,星巴克的醒目程度、占地面积、招揽顾客的招数实在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除了它是一家外国品牌。但就是因为它是外国品牌,也仅仅因为它是外国品牌,这个小得不能再小、偏居故宫一隅、不会高声吆喝的小店这两天再次成了众矢之的。

  以笔者分析,对故宫里的星巴克不满者,意见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洋品牌的店面装饰与故宫皇家建筑的整体风格不协调。确实,国际上的一些大型博物馆在引进商家时,会要求商户将自己的装饰风格与博物馆整体风格相一致。可故宫也没有要求宫内商铺统一外包装呀,宫里那些盒饭快餐之类的门脸就与皇家气派吻合了?

  意见二,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故宫在国人心目中地位非凡,如此“神圣”之地岂容洋品牌立足?在故宫还是皇宫的时候,宫里已有自鸣钟,那不是洋玩意儿吗?慈禧坐上了汽车,爱上了照相,溥仪在故宫骑起了自行车,打上了电话,这些不都是舶来品吗?百年前闭关锁国的清朝皇宫都有西方文化的烙印,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的现代中国,怎么就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咖啡屋呢?

  意见三,更多的人觉得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不尊重,无法接受。其实这事儿与文化关系不大:故宫在游客需要、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招租摊位;星巴克看好市场,付租金进宫。这是一种商业行为。如果说在故宫喝星巴克咖啡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那么在卢浮宫喝龙井茶就是对法兰西文明的亵渎了?

  再者说,星巴克搬走了,会不会有“月巴克”、“天巴克”进入呢?或者说,把咖啡屋换成包子铺就不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了?事情的关键在于管理的规范化。

  如果管理者在设立“入宫”门槛时就考虑到:商家与文化遗产的整体风貌是否相协调、与遗产的核心文化是否相匹配、与国人的文化心理是否相和谐;如果商家“入宫”之后,管理者让他们“削足适履”,统一装饰风格、制定严格的经营规范;如果管理者能规划出更加合理的服务项目、服务区域……如果这一切“如果”都不是如果,“故宫星巴克风波”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遗存正被现代商业氛围所包围、侵蚀,甚至吞噬。面对世界经济大潮,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质,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甚至一谈论涉及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话题时,人们就格外敏感。在这场风波中,无论是赞成星巴克“出宫”,还是力挺它留守,显现出来的也都是这种公众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如果通过这场风波,文化遗产的管理者们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就不枉公众对此事的热情参与了。但无论结局如何,讨论本身就是件好事情。 (李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7:10 , Processed in 1.1020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