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拯救工业遗产,城市历史才不残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新京报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人大会议上,北京工业遗产第一次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关注。由海淀团代表、首都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韩永牵头,海淀团二组的代表全体联名呼吁抢救老北京的工业遗产,再次引发了北京人对自己身边那些工业时代“大块头”、“铁管道”、“水泥房”的重视。

  坦率说,北京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工业城市。但是这并不妨碍历史在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址。1883年,神机营北京机器局就成为北京最早的工业设施。从1956年开始,北京形成了东郊、东北郊、东南郊和西郊的四大块工业格局。这些工业发展,都成为了北京历史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中国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北京尤为典型。因此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是北京城市建设中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中国近代工业化时间比较短,而北京又非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角,近年来北京的工业遗址破败、改造甚至拆毁的事情常常发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业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难得珍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人在有意识地淡忘那个充满凝重工业化的年代。

  因此,对工业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首先必须是在真实维护其原貌和原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毕竟老北京林林总总的工业遗产,代表了一个曾经辉煌的工业时代。维护工业遗产的原貌,从物质上说是保护文化的原生态,从精神上说是认同。的确,今天在北京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我们有798文化区这样的操作案例。但是更大数量的工业遗产,却在不知不觉被摧毁。我们首先都必须维护工业遗产独特的历史样貌。

  其次,工业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经验和办法。边保护边开发的做法也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认可。任何工业遗产,无论是德国鲁尔区的旅游改造,还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的商业改造,都以一种“活化”的方式重新寻找到灵感。老北京工业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北京式的灵感。工业遗产也同时存在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对立统一。

  更重要的是,老北京工业遗产的保护,正需要北京人一起来参与。公众参与是保护工业遗产完整留存的主要力量。

  因为人才是历史精神的真正折射。20多年前,日本政府曾经因为修建沿海道路计划,准备将历史悠久的北海道小樽运河填埋60%,但是这条运河两岸的仓库、厂房和港口设施,尤其是上百栋明治时代的石造仓库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工业历史风景。市民们自发参与了运河两岸的工业遗产保护,并且通过公众参与,有效阻止了建设性破坏。

  缺少对原始面貌和原始精神的认同,缺少科学的开发观念,缺少公众的参与,即使有大量的投资,我们也不能说我们在工业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方面做得很好。此次人大代表对老北京工业遗产的关注,只是公众注意力集中的开始。按照人大代表的观点,对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制定标准、落实保护措施等手段都需要公众性的参与。甚至政府在工业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可以聘请义务的遗产保护宣传员或者监督员。毕竟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小就和这些工业遗产生活在一起。

  我们投入大量精力抢救千百年前遗产,因为它们历经风霜而且遭到人为破坏。

  但是同时,我们常常也在忽视和破坏眼前的遗产。文化专家唐晓峰教授曾经说过:“工业遗产的形成,是历史前移的结果。如果把‘我们’看作一个历史概念,那么那些工业遗产,其实正是‘我们’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抢救老北京的工业遗产,既是拯救我们后代的珍贵遗产,也是拯救我们对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延续与发展的认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20:21 , Processed in 1.0888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