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北京曾有300多档花会,其中最负盛名的要算“幡鼓齐动十三档”,它可以说是北京民间花会的代名词。遗憾的是,早在近百年前,民间花会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导致7档花会失传,能够流传下来的也已经不完整。记者了解到,北京民俗博物馆通过一年时间抢救,使“幡鼓齐动十三档”在朝阳区聚齐,并将于2007年春节期间在东岳庙重现风姿。
“幡鼓齐动十三档”消失近百年 负责抢救整理工作的北京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尚鸿介绍,“幡鼓齐动十三档”它们来源于庙中所用的13种物件,是老北京民间花会“武会”中的代表会档。有一段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这十三档会:“开路(耍叉)打先锋,五虎少林紧跟行。门前摆着侠客木(秧歌),中幡抖威风。狮子蹲门分左右,双石门下行。石锁(掷子)把门挡,杠子把门横。花坛盛美酒,吵子(大镲)音乐响连声。杠箱来进贡,天平称一称。神胆(挎鼓)来蹲底,幡鼓齐动响(享)太平。”这次东岳庙庙会期间,从农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每天上午将在东岳庙的琉璃牌楼前进行走会表演,参加表演人员大约300人。 北京民间花会最兴盛的时期出现在20世纪初,当时在东岳庙的花会能延绵数里地。但随着当时局势动荡,曾兴盛一时的民间花会逐渐被人淡忘,“幡鼓齐动”的胜景已消失近百年。 7档花会已经失传 尚鸿告诉记者,他们恢复“幡鼓齐动十三档”的想法,源于去年春节前组织的一次朝阳区民间花会大赛,当时共有来自全区14个街乡的32档花会1000多人参加比赛,五虎棍、高跷、中幡、吵子等会档一一亮相。看过表演的专家表示,“幡鼓齐动十三档”全面恢复已经具备基础。 但当时还存在不少问题,13档花会中有7档已经消失,无人表演。即使仍在流传的6档花会中,参加民间花会会众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尤其是谙熟会礼会规、表演套路、道具化装的会头都管的年龄大都已经七八十岁,这意味着技艺失传的危险时刻存在。而愿意参加花会的年轻人比较少,即使对此感兴趣的年轻人由于一般都外出打工,生活与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利用农闲“闹玩意儿”进行表演排练的方式变得很不现实,这就导致他们表演动作比较生疏。 通过半年多深入民间调查,到了去年6月仍有杠箱会、杠子等4档花会无法进行表演。尚鸿他们发现,虽然杠箱会等花会在北京已经失传,但是由于民国时期的影响力较大,在天津、涿州等北京周边还保留着,尽管动作上有一些变异,总体表演形式还很有参考价值。于是他们从老北京天桥等地请来老师,挑选出有些基础的年轻人进行学习,例如表演双石头的人以前练过摔跤等。 恢复 摔跤选手改习双石头 记者周五来到石各庄村采访承担十三档花会里中幡、双石头、石锁、杠子4档花会的会头周全盛,一进村口还没来得及打听就看到有人拎着锣、有人推着鼓从四面八方向村里的小公园集中。跟随众人来到公园的空地上看到,一根高大的中幡戳在墙角,石锁、双石头整齐地摆放在一旁,几名身穿绣金边黑缎子坎肩的年轻人正在热身。旁人告诉记者,他们中间年纪最长的就是周全盛。 周全盛从小练习摔跤,曾在全国摔跤比赛、全国农运会上获得名次,他们这个村里一直有摔跤的传统,周全盛的女儿也是摔跤队的队员。当时专家看了他们排练仅半年的表演,不禁惊叹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掌握技巧,原来练习摔跤的基本功里就包含了一些耍石锁、双石头的动作。 队员多是体校出身 “我的队员一共10多人,每天上午9点到12点,下午3点到6点练习两次。我自己早上5点起床还要多练一次。”周全盛的队员中最小的仅12岁,是一对双胞胎。他的侄子、女儿也在其中,大部分队员是体校出身。 天桥名家传人指点 在周全盛他们练功时,有个老人一直在旁指点,“再蹲下去一点”,“来个‘胸前挂花’”。这位名叫李宝如的老人是天桥艺人“宝三儿”的第二代传人,也是练摔跤出身,是周全盛请来的老师。老人家住城里,但仍每天跑到东五环外的石各庄村来指导他们。他告诉记者,由于这些花会已经消失近百年,很多花样动作只剩下好听的名字,而不知该怎么表演,只好根据史书记载自己琢磨想象动作。为了突出观赏性,还会自己编些花样。 李宝如表示,照目前排练的水平看,参加春节的东岳庙庙会应该不成问题。但史书记载双石头的动作中有个“叠罗汉”的动作,最下面一人最多可以承载9人摞在上面,而目前他们最多只能上5个人,还需要有人在旁扶着道具。 遗憾 无法恢复民国全盛风貌 看过十三档花会排练情况的尚鸿向记者介绍,现在可以说十三档花会全体都恢复起来了,但因为期间断档时间过长,仍有不少遗憾。 例如表演杠箱会的人可以不用手接触,用肩、背、肚子等抬着箱子,但却没有一个可以在杠上表演的“杠箱官”,当“杠箱官”不仅要动作灵活,有体操基础,还得有一定文化素养,可以根据街头即景现编词演唱;目前天平会的演员可以把锣鼓点敲打出来,但是唱词还比较少,不能即兴演唱;杠子也只能表演些简单动作。 尚鸿坦言已经不太可能恢复成民国全盛时期的样子了。他说:“以前走会的路线绵延数里地,因为那个时期没有汽车,现在要是这样搞,得事先做交通管制,牵扯很多部门。所以只好把线路缩短到几百米。现在民间花会脱离了农耕文化的背景,已经向舞台化、纯艺术化方向发展了。” 评论 保护比恢复重要 “幡鼓齐动十三档”早在近100年前可算是名动京城的花会,如今能够基本恢复,当然是一件好事情。联想到最近传统相声重新红火起来;京城茶馆悄然再兴皮影热;不少老字号重新开张;在北京消失了100多年的湖州极品贺莲青毛笔,上周也回来了——一股“传统文化恢复热”正在兴起。 如此众多的传统文化,在失传之后能被恢复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欣喜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幡鼓齐动十三档”之类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当初何以失传?如今我们身边是不是还有类似的东西,正在渐渐地失传? 联想到今日恢复“幡鼓齐动十三档”之艰辛——有些表演动作已经无法恢复,为何我们今天不竭尽所能,把优秀的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为何非总是要等到日后再去恢复呢? 司马长空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14:19 , Processed in 1.07595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