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过大年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国 昌

  包饺子
  李 林画
 
  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大年就快到了。这不,今儿个是腊月二十九,明儿个就是大年三十除夕了。

  过大年,每年一次。但年年人们都充满了期盼、充满了欢欣。笔者在北京城住了五十多年,那一次次过年,还真是有那么点味道。

  临近春节,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挤满了买年货的人,家里过年的气氛也是浓浓的。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是亲情一片,其乐融融。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来了,平时住在京城各处的子女也来到了父母家。一家人聚在一起,熬夜守岁,辞旧迎新。

  大人们到了这日子口更忙活了。他们一边安排着节日里的饭食、串门、给孩子“压岁钱”等事儿,一边跟晚辈们述说着以往过年的故事。傍晚时分,大家围坐一起,包饺子、话家常。小孩子们跑进跑出,点花放炮。到了夜里12点的时候,人们全出来了,胡同、院子里站满了人。大家相互招呼着放起了鞭炮。只见远近的天空中,火光闪烁,响声阵阵。那一景儿,一直闹腾一夜,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沈从文先生在一篇名为“除夕”散文中,对这一情景作了这样的描述:“远远的,可以听到爆竹声音,像打仗时枪声,断断续续。从各处传来的爆仗声音,可以想象到一切一切地方,这时候欢喜的空气如何浓厚,一切一切人,是怎样欢乐兴奋度过了这个除夕,眼看着黑夜逃遁,迎接那一年第一天的新的光明”。

  在春节的日子里,家家顿顿都有美食,而且还各有说法。饺子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鱼是必有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至于说喝酒,那就更不用说了,酒助人气,酒生气氛,把家宴搞得热热闹闹。

  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同事间都要相互拜年。“过年好!”“给您拜年了!”的话语,不绝于耳。在过去,晚辈的还要向长辈磕头,这习俗一直延续到到上个世纪50年代。后来移风易俗,改为行拱手礼,再后来就握握手或举手打招呼了。过年的时候,长辈人要给小孩“压岁钱”。据说这是为了压住新的一岁,叫小孩安全度过。也有的说,“压岁”就是“压祟”的意思,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不生病遭灾,健康成长。

  春节期间逛庙会,也是一大乐趣。北京城的庙会久负盛名。据史书记载,那时北京城里有好几个庙会,东面有隆福寺、东岳庙庙会,西面有护国寺庙会,南面呢,有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庙会上,卖风车的、卖空竹的、卖糖葫芦的、卖小吃的,一应俱全。各种表演、杂耍,先后登场。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您要是一进这庙会,马上就会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

  过春节,吃喝玩乐,样样齐全。但更核心的东西则是亲情。老北京人的亲情观念很浓,平时都忙于活计,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而春节提供了一个机会。有的家庭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聚在一块儿那叫热闹。男爷儿们坐一起喝茶聊天,妯娌、嫂姑之间有说有笑。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往老人怀里一扎,好吃的、“压岁钱”,应有尽有。那老人呢,高兴得乐开了花。家庭和睦,亲情浓厚,这一民族的好传统,在春节期间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历史发展到今天,春节依然在过。尽管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也有一些“年味淡了”的感慨,但过年的习俗没变。关键还是在人,春节过的是亲情,过年的时候,您看老人吗?您给孩子关照了吗?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亲情,这春节就过好了。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2 00:50 , Processed in 1.09304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