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香茗雅舍常换装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谢保杰 张萍



  茶馆是老北京市民生活的典型环境,整日“泡”在其中的老北京市民其实是在享用一种生活方式。老北京茶馆独具的景观和风貌也折射了老北京与其他城市有别的文化精神。
  大茶馆独领风情
  十大轩茶客满堂
  北京历史上的茶馆是很多的。北京向来文人多,闲人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士民众庶,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对茶馆的极大需求,茶馆因此也构成了老北京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老北京的茶馆在清代发展的最为兴盛。清代,战乱结束,社会政治经济趋于稳定,作为都城的北京,人口急剧上升,南北茶商也纷纷进京开茶馆,皇城根下茶馆的数量激增。据记载,当时四九城内,商号店铺比比皆是,其中茶馆、茶社居多数,所占地势也最醒目、宽敞。“辇毂之下”茶馆业的兴起,有自身的社会文化原因,也显示了与其他城市别样的风景和姿态。坐在马上一路杀进关内的八旗子弟,翻身下马以后,住在四九城内,生活悠闲,整日无所事事。这样,茶馆便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据记载,“每月发放旗饷之后,各家(茶馆)几致无法插足,净柜上要用五六十人,其嚼谷之大,可以概见。”
  这类茶馆一般称大茶馆,晚清以前比较流行。一般来讲,这类大茶馆所处的地势较好,规模较大,动辄上百间房,装修考究,窗明几净,有高大的罩棚。大茶馆集饮茶、饮食、交往、娱乐功能于一身,是老北京最大众化的一个公共场所。在晚清,大茶馆遍布内城、外城,茶馆茶客满堂,生意兴隆。稍有名气的大茶馆,有前门外的天全轩、裕顺轩,崇文门内的天宝轩、广泰轩、广汇轩,东安门大街的汇丰轩,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宣武门内的龙海轩、海丰轩,阜成门内的天福轩、天德轩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大茶馆,遗址就在今天地安门大街东侧的天汇大院。天汇轩出现于清中叶,与总领内城防务的提督衙门近在咫尺。各级衙役、兵士和一些八旗子弟常在此品茶休闲、交涉事务、查访办案。天汇轩兴盛时,有茶房上百间,设有雅座、庭院、红炉房以及停车场。茶馆内外,车水马龙,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1912年“壬子兵变”时,天汇轩毁于战乱,历时大约140年。
  中小茶馆齐上场
  清茶馆京韵酽浓
  辛亥革命以后,“旗门大爷”大多沦为城市贫民,北京茶馆的档次不论“硬件”还是“软件”均是“每况愈下”。“旗门大爷”开始撑不住门面,大茶馆纷纷倒闭。老北京街头遂出现不同类型的各种中小茶馆。由于经营方式、经营风格的不同,可分为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以及一些季节性茶棚等。茶馆进一步与老北京中下层市民生活接近,并转化为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
  清茶馆也就逐渐成了城市贫民的“天地”,茶客们大多“带上了臭汗气”。茶客们带上了臭汗气,说明了泡在清茶馆中的旗门侃爷大多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北京市民的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故此,一些清茶馆还有“雇用中心”的功效,老北京称为“攒儿”、“口子”。一些与市民关系密切的行业如棚匠、厨行、茶行、车行……中的待雇人员到本行约定俗成的清茶馆一坐,一面等待雇主找上门来雇用;一面互相交流信息。到“茶馆点个卯”也就成了谋生的一种手段——“找个营生”。清茶馆也就成为了本地区的信息中心、舆论中心、社交中心。
  清茶馆在老北京诸多类型的茶馆中不但数量上位居榜首,而且在社会上也颇有影响。由于清茶馆深深地植根于北京民众之中,所以京风、京韵最为酽浓。它的变迁过程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北京历史新的一页。清茶馆和其他类型的茶馆相比较,清茶馆似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但是它是老北京下层社会的一个缩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清茶馆的内涵比其他类型的茶馆均要丰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正反映了由“大茶馆”到“清茶馆”的沦落过程,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
  怀旧虽成奢侈品
  煮茗不失真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昔日茶馆里的闲客也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哪有时间天天“泡”在茶馆里,茶馆的生意渐渐淡下来了。紧接着又来了社会主义改造,茶馆不再被看作一个行业而被“关停并转”了。这样,真正行业意义上的茶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不存在了。偶尔几个“漏网之鱼”也没逃脱过“文革”,在“文革”中,红卫兵小将们以“封资修”而把它们彻底革了命。那个时代的北京市民闲下来的时候,他们还是要喝茶,不过,他们这次只有提着搪瓷缸子去老虎灶了。时间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借助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北京街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具有西方生活情调的咖啡厅、酒吧。漫步在大大小小的咖啡厅、酒吧中间,偶尔也能发现零星点缀着一些古色古香、富有怀旧情调的茶馆。如位于前门箭楼一带的“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新建的老舍茶馆京味十足,在某种意义上更像一座京味民俗博物馆。里面摆放着许多泥人工艺品,再现了老北京人的世态百相。除老舍茶馆外,还有位于天桥的“天桥乐茶园”,位于琉璃厂的“京味茶馆”,位于新东安市场的“老北京茶馆”等,这些新开张的茶馆都打着文化的招牌,在消费的时代凸显着怀旧的情怀。尽管聪明的生意人在茶馆的流风遗韵上做足文章,并经常有文艺演出助阵,但由于收费高昂,一般的普通市民只能望而却步。当年一文大钱在茶馆里磨蹭一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怀旧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旧日京华老茶馆的景象难以重现,它所体现的老北京悠闲缓慢的生活方式以及由这种生活方式凸显的文化精神,也只能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京城茶馆必将换上新装,再现生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3:37 , Processed in 1.10845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