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明史又热,谈明就不能不谈“阉党”。他们的影响力,甚至从墓碑上都可见一斑。 太监是皇家的一群特殊的奴才。他们出身卑贱却又最接近权力巅峰,衣食无忧却又伴虎度日,内心悲凉却又外露骄横。他们虽住在深宫内院,但也要为终老而忧。为使自己老有所养和寿终能正寝,太监们广置田产和商号,以为日后养老之资;遍修寺观和别墅,用以退身享年之所;纳妾收子,生则图个天伦之乐,死后有人上坟烧纸。明朝时,许多大太监在有权势时还购置“坟寺”。“坟寺”一般选在景色秀丽的地方,先盖别墅,再建寺观。太监生前在此侍佛静养,死后就葬于此。石景山模式口有个田义墓,就是这样的一处“坟寺”。田义墓的石刻,尤其是那些佛道典故、神仙故事的石雕,堪称艺术精品,值得一看。 田义是明朝太监,9岁入宫,隆庆时任掌司,嘉靖和万历朝任内官监太监、司礼监太监等。万历三十三(1606)年卒,享年72岁。历史上的田义政绩可圈可点。但他毕竟是皇帝老儿的一个忠实奴才,且又“简重练达、老成历事”,所以,自嘉靖朝“岁加禄米”,到万历年中期“钦赐坐蟒、许禁地骑马”,田义仕途顺畅,万历帝评其“愿谨可大任”。田义在世时享受二品大员的待遇(明制太监最高四品,田义是个特例)。 了解了田义生前“位高权重”的历史背景,田义墓由万历赐祭、神道置石像生以及大量龙雕石刻等越轨违制处就不足为奇了。田义墓除显示官气的石雕外,还有大量的“雄狮卧山岗”、“双鹿争春”、“松竹梅”以及蝈蝈、蝙蝠、荷花香草和儒、释、道典故的民间传说与神仙石雕图案。笔者观察,除“敕谕”碑正面等少数地方,这类题材的雕刻到处都有,以田义墓及五座陪葬墓的墓裙石雕较集中。 田义墓墓区最西边的一座陪葬墓(墓主不祥),由八块汉白玉石雕围成墓体。这八幅浮雕图案均为道教“七珍”、佛教“八宝”(“八吉祥”)及“文房四艺”等题材组成。“七珍”即道教的三环套、宝珠、画、犀角、珊瑚、方胜、祥云。佛教“八宝”民间说法略有不同,笔者以为雍和宫关于“八宝”的解释应该是较权威的。这“八宝”是:法螺(具菩萨意,妙音吉祥)、法轮(大法圆转,万劫不息)、宝伞(张弛自如,曲复众生)、白盖(遍复三千,净一切药)、莲花(出五浊世,无所染者)、宝瓶(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金鱼(坚固活泼,解脱坏结)、盘长(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墓东有崇祯年葬此的太监马龙湖陪葬墓。十块青石围成的墓体,分别雕刻了十幅八仙故事图案。笔者毫不费力就可辨认出的有:张果老捧寿、韩湘子吹箫、蓝采和挑篮……。这些画面都在适当位置雕有鹿、鹤以及树林、流水等景物,布局之巧妙令人叫绝。无论是刻画人物,还是动植物的点缀,这些图案都体现了写实与夸张巧妙结合的特点。您看那李铁拐坦露的大肚皮,还有那清晰的树叶纹理,忍不住上手去摸一摸。 如此丰富多彩的石刻艺术出现在晚明时期并不奇怪。一是明朝一向敬佛重道,正德以后更甚,正所谓“世宗崇道,神宗信佛”。嘉靖做皇帝的第二年,就在宫中建道场。许多道士看到当今圣上“好神仙”,或进献符咒,或专司祷祀,因而有龙虎山道者官至礼部尚书,有善写“青词”者做了宰相。直到晚年,嘉靖还“一心玄修”。一天,他诵经时,“运手击磬,偶误捶他处”,侍女们都不敢出声,只有一小女孩失声大笑。嘉靖因斋醮,心情好,不但没降罪,反而封此女为“寿妃”。那年“寿妃”才13岁,嘉靖已近60岁。过了三个月,嘉靖就寿终正寝了。到了万历朝,皇帝的母亲李太后自诩“九莲菩萨下凡”,号令全国大修佛寺。北京的长椿寺、万寿寺、慈寿寺等都是她主持修建的。佛道思想深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影响、改变着民风和习俗;二是明中后期是我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期,以吴承恩《西游记》为代表的神怪小说和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为标志的戏剧艺术盛行。“八仙”的传说早在唐宋就有,真正把吕洞宾等神仙人物和故事归纳为“八仙”的是吴元泰。他与汤显祖是同时代人。他写了一部《上洞八仙传》,也叫《东游记》,大书商余象斗雕版印制,发行各地,狠捞了大笔的银子。此后,“八仙”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田义墓的石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北京的民俗文化就充分说明这一点。老北京四合院门墩儿和砖雕图案就常见“暗八仙”等题材。“暗八仙”就是以八仙过海时各自使用的宝物代表各位神仙,荷花代表何仙姑,大扇代表汉钟离,玉板代表曹国舅,葫芦代表李铁拐……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16 , Processed in 1.08742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