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和收藏爱好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国内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办了与收藏有关的节目。然而在这些节目办得红红火火之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质疑。比如,在节目中当场砸赝品是不是为了制造“卖点”?该不该用这种破坏性手段来处置赝品?收藏类节目是否过于娱乐化、低俗化?收藏艺术过于注重其经济价值是不是与收藏艺术本身的精髓相悖?日前,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的主持人王刚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对如上一些质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去伪存真”就一定要在节目现场砸“赝品”吗—— 问:最近不少媒体对收藏节目提出质疑,对此你怎么看? 王刚:对一个节目见仁见智,这很正常。但我认为,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我们更要看大部分观众的意见。我们第一期节目播出以后,我就马上问北京电视台:观众的反馈怎么样?特别是对我砸赝品这个举动有何反应?他们那次记录了二百个电话,这二百个电话里只有两个电话提出了疑问:“那个东西虽然是仿的,它还有点艺术价值,这样砸对吗?”有这种疑问非常可以理解,然而只占百分之一,大部分是说好的。 问:《天下收藏》栏目的宗旨是去伪存真,出于什么考虑设置了签订“生死文书”、“砸赝品”这些很刺激的环节? 王刚:我们是为了宣传一种理念,就是“打假”。要知道,当前的收藏界,假货泛滥到什么程度?坑人到什么程度?有些所谓的鉴定起着什么作用?触目惊心啊!在这么一种局面下,我们要彰显一种理念,让人们振聋发聩,这就必须有一个手段,于是就设置了砸赝品的环节,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我们砸的是什么样的赝品呢?是当真品来卖高价的赝品,而不是砸所有现在的仿品。至于有的文章里说到的“明朝仿宋朝、清朝仿明朝制造的瓷器”,我们砸的不是这些,我们对这些藏品都是爱惜的。而且我总是强调,那个时候人们仿古是一种尊古、崇古,是对先辈的崇敬。乾隆帝是最尊古仿古的,甚至他的瓷器底款上都写着“乾隆仿古”这四个字。另外,我们都知道收藏有三大标准:真、精、新(指品相)。显然,排在第一位的是真假。签订“生死文书”、“砸赝品”这个环节叫“护宝”,就是去伪而存真。我们不能忘了这样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被假货扰乱的市场,最后大家可能会把真货都看含糊了。 关注估价是否与收藏艺术本身的文化精髓相悖—— 问:现在有专家叫停“砸赝品”,认为“去伪存真”的任务应交市场去完成。对此你怎么看? 王刚: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观点。难道说我们任何领域的打假都不要了?都由市场去完成?好比有人贩假药,因为这个药是你自己买的,哪怕你吃死,也得他自己负责、别人不该过问?有人认为收藏古代艺术品这事儿离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好像挺远的,是个小众群体,但是现在也不少了,有七八千万人了,其中有三四千万是收瓷器的。而瓷器的假货是最多的,因为它好生产,成本低,只要蒙出去利润是最高的。所以说,假古董的危害一点不比假药差,它同样是能图财害命啊!难道就不值得去警醒一下吗?!我们这么做,可以对心怀侥幸的人有种限制。你有这个胆量,你把东西拿来!错了,对不起,砸掉!这让他无法钻节目的空子。你想让专家说个真、估个价,再去蒙骗别人?没门!我们这种做法,绝大部分观众是认可的。现在我再到古玩市场的时候,所有卖真品的都交口称赞,高兴;常年卖假货的就不敢招呼你了。 问:你对贩假深恶痛绝,对“去伪存真”似乎有种使命感,是因为深受其害吧? 王刚:我本人是近十来年入这行的,因为认识这行里面的一些老藏家、一流的专家,就避免了很多人踩过的陷阱。但因为收藏而倾家荡产这样的事,我知道不少。比如我们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我到各古玩城去收集意见,有一个中年朋友对我说:“太好了,就是要让人家知道假货多么坑人。”他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个人得病刚刚去世,今年60岁,这个人不是个很有钱的人,他花了几十万买了他认为相当好的东西,这些东西他估计怎么也得值个300万。弥留之际他跟妻儿老小说,我走了把这些东西最好卖给一个收藏家,我不希望它们七零八落的。他觉得生前挺对不住家人,因为有点钱他就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想让家人在他走之后把它们卖了,把日子过得好点儿。结果他走了,家里人充满着希望找到一些藏家。藏家们看了东西以后谁都不说话,更没有购买的意愿,因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谁也不忍心说破。直到最后才有人婉转地告诉他们“一件真的都没有”。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多月前,国外的一个好朋友听说我做这么一个栏目,给我来电话,说他有一个国内的好朋友是个大收藏家,请我帮着看一看他的藏品。这人有一个网站,我打开之后一页一页地看,点了45分钟,我实在是累了,没有一件东西是真的。这里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他真的是眼力不好被人蒙了;再者他本身也是知道这些东西不对。我没跟朋友讲,我怕伤人家的心。大家可以想一想,“去伪存真”能完全交给市场吗?!当然,收藏节目也不能彻底完成这个任务,但我们一定要尽一份力。 收藏真能使人生境界不一样吗—— 问:各个电视台的收藏节目差不多都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总的来看,这类节目是否有一些确需改进的地方? 王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以后,除股票、房地产,第三大投资就是古代艺术品。想投资、生钱,这是大部分人的心态,说明了观众对艺术品投资有需求。但收藏不同于股市和房地产投资,股票、房地产,稍有点常识就可以试一试,而且可以做短线。收藏是一种艺术品投资,基本上是中长线,一走眼,损失惨重。其实我特别不喜欢节目中的估价这个环节,但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你必须得估,因为你说了半天,大家最终还是要知道这玩意儿值多少钱。节目中我们特别强调收藏艺术的文化含量,比如第一部分“亮宝”,让它承载起历史知识、文物知识、艺术欣赏等功能,然后让专家讲评。可是节目播出后我们发现,在专家讲评这一段时间是收视率最低的。从“辩宝”开始收视率攀升,收视率最高的是将要“揭晓”的时刻,最激动人心,这之后收视率曲线便陡降。所以我们天天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把高雅的东西,各种知识的、美学的东西让更多的人接受,而且喜欢?尤其是这样一个放在周末晚上黄金段的节目让更多的人喜欢,否则,说得难听点,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所以我们要先做好让内行看门道让外行看热闹。收视率是个硬性指标,只有让更多的人来看,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去提高。 问:你为什么会对收藏有浓厚的兴趣?收藏艺术真能使人生境界不一样吗? 王刚:更准确地说,是我对收藏古代艺术品有着深厚的感情。收藏古代艺术品,让我这几年终于找到了一个精神家园。这个领域里内容很多,包括收藏、投资、鉴赏等,我就是喜欢并且痴迷。因为它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觉得生活更美好——我虽然坐在家里,但我在琢磨它们的时候,我的情感在纵横、在驰骋,永远不会觉得闷得慌,也不会觉得寂寞无聊,只恨时间太少了。现在我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这儿了。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古玩商说,别看我们成天忙活着买进卖出,结果有时赚大钱的往往是收藏者。收藏能使人生的境界不一样,是指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每一件藏品都沉淀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而且它还凝结着前人的智慧以及收藏者的心血与情感。现在很多电视台在做收藏节目,这是件好事。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电视台,我们的栏目可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但是我们都像一棵棵的小苗,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丰厚的沃土里,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我特别想说的是,让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潜移默化地增加一种爱国情愫,这是我作为电视人的一个心愿。 王刚,1948年12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69年入伍。1995年曾由沈阳军区文工团转业调入中央电视台任播音指导、节目主持人。曾获中广学会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特别金奖、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等,并被授予过“受全国听众欢迎的优秀演播艺术家”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