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民俗文化需走自力更生之路 被采访的民间传统文化从业者普遍渴望国家对他们支持更多。 张巍感慨地说:“缺钱!这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国家根本不(从资金上)支持我们民间组织!” 对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铁梁教授说:“民间组织、艺人向政府提出资金支持这种请求是正当的,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太过分。政府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重点抓经济,搞建设……他们应该自力更生,而不是依靠政府的救助。” 刘教授进一步指出,现在有一些人打着保护民间文化的牌子,其实是在做自己的生意。刘教授以剪纸艺术为例,剪纸艺术作品在全国各地的旅游区都卖得风风火火,根本不需要政府的专项保护。“他们的艺术背后有了新的动机,商业动机,难道政府要帮着他们卖东西吗?” 对于一些传统民俗技能濒临灭亡,张振元感叹:“国家现在就重视我这样的老头儿,可是下边没传人,完蛋啊!”他提出校园要开办民俗文化的讲座,并且加大力度设立相关专业学校或学科,培养专业的接班人。 除此以外,刘教授指出民俗文化并不只是限制在一些特殊技能和手艺上,它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有些人提出要通过办班来传授民俗文化,我说越办班,越僵化、成为死的历史、书本。”刘教授坚定地说,“每个人每天都在接触民俗文化,改造传统、创造新的民俗文化。” “其实年轻人很爱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他们只是缺少了解、参与的渠道。”张巍自信地说。 民俗文化学者贺学君也曾撰文指出:“过去许多无形文化消失在无需求中,如有符合现代需求的无形文化,必须使他们得到复苏和重生,让现代人去体验其真实面貌。” 韩国学者曾反思:“我们无法强求子孙无条件地接受传统文化价值和生活,但应当让他们体验过去,并给予继承的机会。” 张巍通过网络的互动性实现了民众的参与和体验。老北京艺术团在大学举办叫卖演出时,也邀请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反响热烈。 当专家们在进行严肃讨论时,民俗学社已经在全国的大学校园里搞得红红火火。 大二学生曹乐溪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社的现任社长,该社团建立于1986年,由中国民俗学奠基人之一钟敬文老先生一手扶持起来。当聊起民俗文化时,曹乐溪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兴奋的表情:“我们社员周末会去民俗博物馆进行义务讲解,开展了‘走街串巷解胡同’的活动。2005年我们的七位社员还到北京门头沟区的妙峰山进行田野调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也生发了对很多民俗现象的思考。” 这位发短信带一串可爱的“汪汪”字符和花里胡哨符号的女孩,在结束采访时说:“我们就是被民俗文化吸引了,那是一个奇妙的、有意思的世界,令人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