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民俗清明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李永俊

  清明节自古流行,到了明代,清明节祭祀形式更为隆重。皇亲贵戚后代要换上盛服带上礼盒,车辆人马到祖坟墓府举行祭奠仪式,点香燃蜡烧纸钱,遇上辰年还要吹打奏乐,诵经超度,其景热闹非凡。平民百姓也要给祖坟上香烧纸,添把新土插上挂钱。据《宛署杂记》所载,清明日小民男妇盛服携盒酒祭其先墓,祭毕野坐,醉饱而归,每年是日,各门男女拥集,车马喧闹。
  清代以后,清明节祭祖活动尤为盛行。北京城郊外人来人往,家家扶老携幼成群结伙,提着竹篮、扛着铁锹赶往墓地。烟气缭绕,白花花的挂钱成为郊野凄凉一景。老北京人扫墓时头上要插戴柳枝,其意是希望祖坟有风水,保家人人丁兴旺叶茂根深。清明上坟被老北京看成是一种尊老崇祖的品德,它告诫人们勿忘先辈建业之恩。小时候听老人说给前辈坟头添上新土,压些纸钱代表有人传宗接代,后继有人。而清明时节正是风和日丽,草木泛绿的季节,北京到处花红柳绿,青草如茵。踏青郊游,逛逛山景也是人们一种其乐融融的事情。
  其实,寒食节历史起源于远古以木取薪火之时,清明之节气在周代已经确定。寒食节和清明节是封建统治者以国家的命令形式强化在一起,形成一种民俗节日,并被流传于世。随着岁月的推移,寒食节渐渐与清明节融合,成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具有人文历史的节日。在清明到来之际,人们祭祀祖先,缅怀逝者便成为一种传统民俗,有许多文人对清明节做过描述,其中唐代诗人卢象曾赋诗写道“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由此可见国人在情感境界,对清明节有多么一往深情。
  除此之外,国人还把这个节气看成是农作物收成好坏的预兆之日,对此节气天象做了大量分析。老北京有两句民谚道:“清明风卷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清明再撒细无声,今年是个好收成。”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表达了一种渴望风调雨顺,美满幸福的心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09 , Processed in 1.10341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