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即将到来。如今,传统的民俗节日有了复兴的趋势,但是节日最核心的内容往往变成了“吃”,一些节庆活动也未能形成全民参与的盛况。传统节日在今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些节日应该怎么过?倡议传统节日放假就是过节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副主席赵书先生对此有话要说。 ■世界发展太快了,好比高速列车上的人需要寻求安全感,就赶紧牢牢抓住车把,这车把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记者:清明又将到来了,近几年的清明节,都有几十万的市民集中去扫墓祭奠亲人,还引发了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问题,您对此现象有什么看法? 赵书:我是老北京的满族人,我家最早的坟地在关东店,乾隆时期又迁到了蓝靛厂。在我很小的时候,咱们国家刚把日本打败,家里有些经济条件了就开始在清明祭祖上坟,一个关东店,一个蓝靛厂,这是终身不能忘的。祖父当年领着我们,告诉我们第一代第二代祖先都是做什么的,我这才知道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有人战死在边疆,而且没有留下尸骨;我也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感到自己的身体里流着祖先的血脉,自己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清明上坟是对人生意义、人生责任的一种认识,是一种无形中的情感培育。我觉得经过这样的人生洗礼后,人不会遇到些波折就轻易自杀,不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他承担着家族和社会的责任。 记者:清明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不是也代表现在的人们正在回归传统? 赵书:因为历史原因,我们的很多传统民俗被人们淡忘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以骂祖宗为荣,动不动就跟祖宗划清界限,人们重新在清明进行祭祖的行为,恢复的时间并不很长。一个民俗的形成不是短期的,虽然几十年里遭遇冷落、被人们遗忘,但毕竟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所以一旦有了条件,就开始出现回归。 现在,我们的民族正处在振兴时期,政治、经济发展都很快。正因为这个世界发展太快了,好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马上到了转弯的时刻,车上的人们需要寻求安全感,就赶紧牢牢抓住车把,这车把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新世纪初我们还没加入WTO时,有一阵儿大伙儿都流行穿唐装,这其实就反映出人们在思考什么最安全?还是自己的文化。如果将来发生经济危机,麦当劳、肯德基都救不了我们,还得是便宜坊、全聚德。这是一个国家在上升过程中和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寻求文化回归的一种自然表现,但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 ■提出清明放假是没有传统根据的,民俗节日匆忙放假会对我们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 记者:这两年有人大代表提出清明节应该放假,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时间,这是不是有助于传统节日的恢复? 赵书:回归传统,有很长的路要走。一项民俗传统是经过几千年形成的,经历一代人的断裂之后,想要再弥补上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用单纯的放假手段也不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在重大的传统节日里要有国家行为、公众行为和行政行为,这样才能把节日真正过好,否则公务员都放假了节还怎么过? 节日和假日不能混为一谈。节日分农业节日、庆祝节日、纪念节日、社交节日和综合节日五大种,纪念性的节日就不需要放假,比如五四、七一等等,还有些节日更需要很多人努力工作,为大家办事,增加节日气氛。 民俗刚刚回归,当一些民俗节日还没形成人们认同的东西时就匆忙放假,那节日与假日就没有区别了。而节日恰恰又是塑造民族精神品格的大好时机,如果不举办民俗活动,光剩下吃、喝、逛商场,还有什么意义? 有一次我和市里的一位领导一起看足球,又是最后两分钟咱们中国队让对方灌进球了。我很生气,这位领导说足球是综合国力的反映,别光埋怨场上的这些孩子,你临下班去各个机关看看,有哪个人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我就想起了我们的老祖宗也没有在除夕这天放假,就是要督促人们将一年的事情做完,再充分享受除夕团聚的快乐,这叫有年有节。放假本身很简单,下个行政命令就行了,但匆忙放假会对我们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产生很大的影响。 赵书: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既是节日与节气合一,又集悲伤和欢乐于一体。说它悲,是因为它与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总称“三冥节”,以祭祖为内容,清明节更要求给故人“扫墓”,这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同时,节日又是欢乐的代名词,清明时节,天清地明,适于游乐。祭奠的仪式过后,亲人们用踏青的方式联络情感。 既然是清明时节,就不特指清明那一天,所以过去的人们也是选择在清明前的单日进行祭奠。清明那天是留给出家人上坟的,因为过去庙宇很多,对他们表示一种尊重。从这方面说,提出清明这天放假也是没有传统根据的。 节日包含的大量民俗事象是民族智慧的表现。北京的清明过去有四大游艺民俗:放风筝、踢石球、抖空竹、踢毽子,人们尽情享受春天的快乐。发达的小吃业还发展出“寒食十三绝”:蹄烧饼、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糖卷馃、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丰富了人们在郊游中的寒食内容。 ■民俗的基本思想不会改变,但它要结合当代人的物质条件、审美要求和科学技术进行发展 记者:很多民俗是跟农业文明息息相关的,现在社会逐渐脱离农业文明,很多民俗是否也不合时宜了?逐渐失去了它过去的传统内容? 赵书:每个传统节日都是经过千年时间形成的,这过程中不断加进了新的内容,逐渐成为人们共同认同的民俗符号。民俗需要发展,但它体现出来的多元一体、合而不同、天人合一、福祸相互转换等等这些基本思想不会改变。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民俗传统都是经历了历代不同的文化嵌入,有统治者的意志,有宗教的渗入,也有农业的要求。比如端午节纪念屈原,闻一多先生论述得很好,过去的老百姓谁知道屈原?都是文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心,提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为主题,实际上端午节有三大来源、五大传说。 时代在进步,民俗也要结合当代人的物质条件、审美要求和科学技术进行发展,比如人们在清明节祭奠故人的方式就在发生着改变。2004年3月30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奠活动安全工作的通知》,提出“倡导和鼓励骨灰撒散,种植纪念树、互联网上祭扫、集体或家庭‘追思会’等形式,努力营造文明祭奠的社会氛围。”这就为人们对先人进行孝心表达时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 传统节日需要充实的过程,我们还刚刚起步。国家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和重阳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六大节日之后,咱们北京已经开始在这些节日里恢复、增加民俗事象了。前年和去年的八月十五都有人放河灯;去年的端午节陶然亭举行了纪念屈原活动,延庆赛了龙舟;七夕宣武区重排了《牛郎织女》;今年的春分朝外举行了祭日活动。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引起社会重视,创造文化空间,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同后,成为新的民俗符号。 民俗生涯四十年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副主席,今年66岁的赵书已经与民俗打了近40年的交道。说起与民俗结缘,赵书念念不忘的是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 由于出色的业绩,赵书23岁就当选为市政协委员,两次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国庆观礼团,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5岁又被委任为4000人工厂的生产副指挥。 “当时报纸登出我的报道后,梁思成先生看见了。他有个学生认识我,梁先生就跟这学生说,要让我懂得民俗。他还通过学生带给我一本建筑方面的书。” 赵书翻开这本书就一下子入迷了,书中介绍了大量建筑风格与民俗的关系,让他体会到从事设计工作必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此他开始留心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琢磨流行色,在当年那个全国一片蓝的时代也算是一个异类了。 “文革”开始后,赵书被打倒,取消了干部资格,下厂当了7年的“三班倒”工人。这期间他也反思自己为了走向国际市场,一心跟着世界流行花色走,他希望有一天能用中国民族图案征服世界。因为不能拿画笔,又没资格参加运动,他开始利用假日走乡串户,搜集了大批民族民俗和北京史地资料。 “文革”结束后,赵书在《民间文学》上陆续发表了自己整理的超过10万字的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并先后成为北京民协与中国民协的会员。 1978年,他被任命为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提出了引入国际纺织产品流行色、流行服装研究的课题。“要发布流行色和流行图案,得了解民俗。”1983年,他再次被调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更要接触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与他的工作其实一直都紧密相关。 除了致力于民间故事的整理,目前被4个区县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蹴球等一系列北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在赵书的主持下挖掘、推广的。 “查《中国体育图志》,第一个就是石球,《红楼梦》的第28回里也提到过它。石球是清朝的叫法,在明朝就叫蹴球。当年平安大街施工的时候,曾经挖出一堆怪球,把我叫去一看,根本不是什么怪球,就是蹴球。” 赵书说过去的老北京人很多都踢过蹴球,后来生活环境变了,土路改成了柏油路,蹴球运动渐渐消失,可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是宝贝。 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举行,全国只有台湾和北京没有派出代表队。“当时有人认为北京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没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赵书来到民委后,立即编辑了一本包括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在内的北京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小册子。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北京体育大学老师的加工整理,北京推出了珍珠球、蹴球、双飞舞等7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珍珠球和蹴球还分别在第四届、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被国家民委、体育总局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 “当时也有人觉得我做这个是不务正业,可我觉得未来决定胜负的还是文化。经过20多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有十六七个省市开展蹴球运动了。” 如今,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赵书更加忙碌。从事民俗研究,就必须要了解当前的社会,关注人们的生活和变化,回答当前的问题,因此他每天要看十几份报纸。 他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大到民俗学、北京史地民俗,应邀参加各种关于北京史地民俗方面的学术讨论会和公众讲座。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同时,又担任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民俗委员,手头还在主持着《中国民谣集成卷·北京卷》和《中国民俗大典·北京卷》的编辑工作。最近,全国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生班,赵书受邀主讲民俗节日、民俗信仰和民俗文化,大量的案头工作同样在等着他。 ■相关链接 清明节的传说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晋献公有5个儿子,申生是太子,重耳、夷吾为狄人所生,奚齐、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骊妃就设毒计谋害了太子申生。太子申生死后,重耳、夷吾被迫出逃。晋献公死后,奚齐当了国君,不久,奚齐、卓子先后被杀,晋国没有了国君。夷吾首先回到国内,立为晋惠公。惠公害怕重耳抢他的君位,就派人到狄国去行刺重耳,重耳被迫流亡。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一日,重耳山中迷了路,好几天都找不到东西吃。重耳便绝望得叹了口气:“重耳饿死事小,只怕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了。”大臣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在落难中仍不忘自己的子民,将来必定是个贤明的君主,便下定决心要全力辅佐重耳登上王位。于是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重耳知道这件事后,感动得流下泪来,说:“你这样对我,我该如何报答你呢?”介子推回答:“我不求公子的报答,只希望公子记得我今天割肉事君的一片忠诚,日后能多关心百姓疾苦,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终于回国当上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流亡期间那些跟随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抱不平,他才猛然想起旧事,心中愧疚。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带人到介子推的老家绵山探望。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找不到介子推的踪影。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于是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介子推是个孝子,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一定会背着母亲自己跑出来的。 晋文公便下令左右火烧绵山,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始终看不见介子推走出来。等火熄灭以后,人们上山才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他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罢,便珍重地将这片衣襟放入衣袖中,又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以后,晋文公真的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第二年,晋文公又率领群臣到绵山致祭,表示哀悼。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晋文公才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发现这棵被烧死的树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已经长出了翠绿的嫩条,随风飘舞。他折了几根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这青青柳枝使他回忆起介之推割股时对他的殷切希望,于是晋文公把这棵树封为“清朝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随从的臣下看了,也纷纷仿效他折柳插头。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死谏,他就将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这就是流传最广的有关寒食节的说法。因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08 , Processed in 1.1130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