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从寒食节的源头说起,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换火”。“换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应当禁三天,为的是“换火”,家家把炉灶清理,用缸瓦膛灶,俗称膛炉子。家中禁火吃寒食。如果去扫墓,也不能见火,而是在坟上插个秫秸为骨架的“佛陀”或压上些纸钱而已。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大约从唐代起,文人诗客借寒食节吟事抒怀,流传着不少诗文及韵事。又因寒食在清明前一或二日,故诗中常常“寒食清明”并提。如沈佺期《驩州不作寒食》诗云:“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刚逢寒食,又盼清明,一诗兼及两个节令,表现怀念帝乡和亲情的感思,可算得深切隽永之至…… 而上巳节则是每逢农历三月三在古时称为“上巳节”,是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已节”演变而来的。那时这个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三月上旬。“巳”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巳”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巳”的日子,因此叫“上巳”。大概起源于周朝,《论语》中就曾谈到过这个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介绍说:“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挈。”是说上巳节时,大家都到江水边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古语称之为“祓禊”。由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都是不同的,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巳日。过去,在这一天,满朝文武百官有集体休假的;皇帝经常用这个日子来宴请新科进士。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行我所行,爱我所爱,自由交往。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到秦时,“上巳节”的活动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从上巳节到三月三,从祓禊到踏青,节日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进步历程。三月三这个节日发展到后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下去了,现在只有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这一风俗的地方,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个休息、游乐和集市贸易活动的节日。这也因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还有就近日期的寒食节就阴历而言,大约是在二月底三月初之时,三节的时间和内容如此的相近、相似,后人便将三月三、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因此,三月三在现今的汉族群众中可说已不成其为节日了,仅只保留了某些痕迹而已。 清明则是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寒食、祭祖、踏青、户外运动都在清明节中体现出来了。所以说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