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望北京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梦颖 吴怀尧 杨璐璐

  老北京们正在逐渐离开自己住惯了的老胡同,他们中有近十万人选择出走,在生活成本低廉的河北安家。

  被动性多于主动性的出走,带着惆怅,但却是市场规律促进资源再分配的体现。这些易地而居的北京人,发出了大京津冀地区概念正在形成,环渤海区域经济融合的信号。

  城里

  住在北京东四西花厅胡同31号院的老何,有天专门找了个机会爬到了旁边北京二中新盖的教学楼上,想看看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从高处看是个啥样子。站在那栋闪闪发光的新大楼上他发现,脚下那片四合院看起来简直就是个灰色的破烂场。

  就是这片破烂场,曾是一个傲人的地界儿——西临王府井(29.73,0.50,1.71%),南靠长安街,这里曾经是皇城根儿下众多王府的坐落之处。而就在3年前的某天,这里忽然失去了宁静。2004年4月,北京二中扩建工程启动,西花厅胡同的拆迁工作随之展开。

  告示的拆迁期限是2007年1月,眼下已是4月,180家住户却还有100家没动窝。已经搬迁走了的部分院落上新的运动场和教学楼已经建好了,胡同里的沥青路面也被来往施工的车辆轧的坑洼不平。

  老何不想走。“习惯了,从上小学起就住在这儿,地上几块砖我都知道,黑着灯都能走。”他念叨着。虽然现在住的很逼仄——老何家17平方米大的房子靠近31号院的门口,旁边没几步就是院子里住户公用的厕所。房门内,老何家不大的屋子里的东西多而杂乱,院子里的过道上也满是杂物。屋顶上铺了厚厚一层木板,是防漏雨用的。

  2001年从朝阳区某国营粮食部门的股份制改革浪潮中下岗的老何,眼下根本没有贷款买房的能力。而他拥有的17平方米老房,能拿到的补偿价是每平方米8020元,这在寸土寸金的东四,面对最低每平方米13000的价格,想买到同样17平方米的面积都是妄想。

  20多岁的女儿现在还和老何夫妻住在一间屋子里,“我的要求并不高,支持国家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政府的政策。可我挪一地儿,必须要比这儿宽敞点,但我不想去郊区。”老何说。虽然住得很拥挤,但现在老何一家至少还能充分的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出门300米就是东四南大街,东边靠着朝阳门南小街,女儿上班方便,买东西看病都不远。

  住在隔壁15号院的吴大妈却日夜渴望着能搬走。“房管会已经不管这片了,水电费大家也不交了,前两年发生居民和施工队的武力冲突时,连110都不愿管了。没有暖气,一下雨院子里满是积水,加上房子漏水,躲都没处躲”,吴大妈说,“哪怕我们再添几万能买个房凑合着住也行啊!”

  吴大妈很羡慕曾经的邻居邓大爷。邓大爷家的房子所在地属于二中扩建急需拆迁的范围内,如果不搬走就建不了新楼扩不了马路。所以,30平方米的房子得了105万的拆迁费,一家五口人在二环以里买到了一套二手的二居室后还有节余,欢欢喜喜地搬走了。拆迁费的等级分化更加刺激了这些留守的人们,“拆迁费要是不涨,这一片的人也是决不会走的。”吴大妈说。

  在这近乎执拗的等待中,让人焦心的还有越来越追不上的房价。

  城外

  “在这个地方住了四年,我做梦都想回北京,可就是没钱买房。”梅大妈说的“这个地方”,指的是天安门广场正东30公里处,隶属河北廊坊三河市的燕郊开发区。

  53岁的梅大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2001年,她下岗了。当时她的家还在北京城内的广渠门,家门前不远就是铁路。“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火车,看着看着就心想,连机器都在跑来跑去,我一个大活人却闲着。”不久后,梅大妈的丈夫也下岗了。但更难受的还在后头。

  2002年6月,梅大妈夫妇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被纳入了拆迁范围。因为是自建的平房,按照当时的政策,梅大妈一家得到1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而当时北京市商品房平均售价已经是每平方米4764元。“我们转遍了整个北京城,也找不到合适的房子。”然而,“房顶都给掀了,找不到也得找。”

  在那年的国贸房展会上,梅大妈夫妇有了意外的收获——当时商品房一平方米才1000多元的燕郊。

  最初的欣喜过后,怀乡病来势汹汹。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从小在胡同里长大,一把年纪了却被挤出北京,到了河北的郊区安家落户,你说,我心里能好受吗?”梅大妈情绪有些激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要不是北京的房价太高,谁会大老远跑燕郊啊。在北京,不管是大马路还是小胡同,晚上都不可能有黑道,而这里,我刚来的几年,晚上黑灯瞎火的,白天脏了吧唧的。”

  “我母亲还在时,每次回城里,我都会呆半个多月,真的很不想回来啊。”母亲去世后,梅大妈很少回北京了,“没有家了,回去我上哪儿啊?”现在,她靠着在小区收、捡破烂维持生计。

  “回不去了,”梅大妈说。同样选择在燕郊买房的也不是没有在北京上班的年轻人,或是家底比较殷实的白领阶层,梅大妈感慨道:“我们没法跟年轻人和有钱人比啊,他们只是燕郊的过客,而我们,很难再脱离这块土地。”

  63岁的郭大爷住在燕郊的东方御景小区,他是2005年搬来的。

  “在北京,早上起来胡同口一遛弯儿,吃碗炒肝,再带点油条豆浆回家。”郭大爷一边叹气一边说,“现在小区门口倒是有个炸油饼的,可看着就不干净,刮着大风也在那吃,我还真是没那习惯。看个病啊,领个退休费啊,都要跑到通州去,这里毕竟是河北境内,取五十元钱都收手续费呢。”

  和郭大爷住在同一个小区的老金已经动了搬回北京的念头,“像我这样有拆迁证的北京人,如果再回北京购房,不知道有没有优惠政策?”比起生活上的不便,老金更怀念当年充满人情味儿的日子。“过去在老胡同里,街坊邻居都很熟悉,没事就坐在一块儿聊天说话,几十年了还相处得很愉快。谁临时有什么事都互相帮忙,短时间出个门,买个东西去个厕所都不用锁门。”让他不断怀想的还有那些讲究的老房子——磨砖对缝,前出廊后出厦,冬暖夏凉。那些精美的砖雕和描金的彩绘,虽然旧了,但看上去更有味道。那些花园里面从南方远道运过来的太湖石,拆了多么可惜。

  移民带

  “一定要搬吗?”那些忧伤的老北京人问。

  2006年,《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在《车警官出前门记》中,讲述了一位名叫车金鼎的老北京人,遭遇拆迁,被迫搬离他位于前门小江胡同9号的300多平方米的祖产四合院的经历。

  南香红写道:“一年多来,车金鼎一直受到两股力量持续的、无间歇的撕扯。一个是自己家居住了几代人的老宅要被拆迁,另一个是北京市场上不断飙升的房价。作为车家唯一的男性继承人,他必须想办法保住从祖父一代传承下来的老宅;而作为一家之主的他,得在老宅消失之后,为一家人找到一处房子安一个新家。国庆节前夕,他将刚刚得到的拆迁补偿款加上家庭积蓄,凑足了100多万,购买了位于北京二环之内的一所二手房。当把那100多万从存折里过户到另一个人名下的时候,他的心脏抽搐了一下。两种撕扯的力量骤然停止。他的位于北京前门小江胡同9号的3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没了,他一生所积下的钱没了。”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甚至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过去数年间,数百万的外地人涌入北京,上十万的北京人却选择出走。据有关统计,外地人以及外籍人士,正以每年新增5.6万人的速度进入北京,并在北京置业安家。而自2004年起,外地人在京购房的比重已近北京楼市半数。

  与此同时,北京周围,一个明显的移民带正在迅速形成。

  以天安门为圆心,这个移民带大约分布在60公里半径以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西南方60公里处的涿州以及正东方向30公里处的燕郊。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8万北京人涌入了燕郊,2万左右搬到了涿州。此外,新移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选择,比如廊坊、固安,乃至更远的天津。

  而这些被当作目的地的城镇却因此看到了无穷的机会。

  “京郊生态卫星城”是河北人喊出的口号,所谓是生态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周边,既要环境好,又要交通方便,同时城市功能齐全的小城镇。虽然这些地方对应这些标准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北京人移居而带来的正面影响已经显现——“北京人投在河北房地产上的钱最少也有500亿元,光税就上了十几亿元。”涿州市发改委一位官员保守地估计说,“除此之外,北京人住在河北,要吃饭吧,要买东西吧,小孩要上学吧,这些消费每年至少也得三四亿元。”

  建设“京郊生态卫星城”,“打造面向北京人的宜居城市”是涿州这个总人口60万,面积却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喊出的口号。而燕郊所在的三河市,正忙着说服北京市将八通线东延到燕郊,以拉近燕郊和天安门的“距离”。此外,当地还将投资17亿元兴建一座有1200个床位的综合性医院,要建老年服务中心,还要加强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目的就是在未来吸引更多的北京人来此居住、度假、娱乐。

  而这些新来的北京人却在无意中对移居地原住民的生活形成了又一轮的压力。他们在拉动地方经济的同时,必然带高了当地的房价。去年涿州的房子是每平方米均价1000元,今年上半年已经涨到1500元;燕郊的房子在1999年时均价是每平方米900元,现在已经上涨到了每平方米接近3500元的水平。北京人在北京买不起房的“传染病”蔓延到了河北,最典型的是燕郊,有燕郊人感叹:“北京人一来,餐饮、商业是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不过物价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房价,涨得太快了,本地人都买不起房子了。”

  “逆城市化”

  北京城疯狂生长,“逆城市化”潮流涌动。

  但这种“逆城市化”并不能完全等同于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在《明天的田园城市》中描述的那样,那样完美的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结构眼下还只是个乌托邦。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注定要有人付出代价——率先从北京出走的那部分人,多数还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这更像一轮又一轮的城市“挤水运动”,最无力的那群,往往被最先驱赶。

  不能否认,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虽然眼下多少带有悲情色彩,被动性多于主动性,但这正是市场规律促进资源再分配的体现,它的意义是积极的。

  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陈伯君认为:“‘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由此,‘城市化’聚集的资源和产业越多,‘逆城市化’分解这些资源和产业的趋势就越强。”

  陈伯君肯定这种潮流对于发展村镇的推动意义。他认为:“这些城市资源和产业的分解是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同时又有助于优化城市功能和减轻空间压力,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益更加合理、引擎力更加强大,进而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使城市化得以在新的格局下持续发展。”

  而这些易地而居的北京人,从另一方面来说,发出了大京津冀地区概念正在形成,环渤海区域经济融合的信号。

  北京市规划委一位负责人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融合只不过是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的先行者。“之前进行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特意强调了与周边省市的协调与分工。”这位负责人说,“北京目前的市域已经很难满足现实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是必然会实现的,现在房地产市场的融合只不过是先走了一步而已。”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北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辐射源和推动力,与珠江、长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规模很大,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城市带,区域经济协同力量薄弱。

  而一个北京大七环的概念的设想还将把北京的能量向外扩展,连接起涿州、固安、廊坊、香河、大厂、三河、平谷,加强北京和外围城市的联系,共同走向“区域发展”,摆脱“北京一城独大,周边贫困带环绕”的局面。

  心中的城

  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怀想。

  20世纪初,美国驻华公使保罗·S.芮恩施在他的《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中写道:“内城中央的城门(指前门)仍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穿过这座城门或站在城门下面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一种难忘的印象,感到这个独一无二的首都所特有的了不起的威严和高贵。”

  100年后,一些告别成为必然。

  2007年4月,有个老北京的新移民,在一个名为“老北京”的民间网站的论坛上写道:

  “我当年念书的学校在东堂子,每到某个季节,都能闻到那胡同里熟悉的潮味儿,相当怀念……”

  引来跟贴无数。

  “还有墙根儿上的青苔。”

  “夏天下完雨,真是舒服。”

  “嗯,对,春天的时候树上还往下掉虫子。”

  “夏天知了叫个不停。还有鸽子的哨声,简直是天籁之音。还有换汽水、修雨伞、磨刀、收破烂儿的。”

  “怀念胡同的青苔、板儿砖、北冰洋汽水儿、破背心儿的大爷、芭蕉扇的老奶奶、大茶缸子、生了锈的的28自行车。”

  “胡同。喜欢胡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9:07 , Processed in 1.0899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