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大红罗厂街。旧称旃檀寺西大街,亦简称西大街。因其东有旃檀寺之故。 旃檀寺原名弘仁寺,康熙五年(1666)即明清馥殿旧基改建。“寺前树二坊,东曰广恩敷化,西曰普度能仁。入寺数武,白石方池,上跨三梁,绿荷出水,朱鱼吹藻。其西作龙首,自墙外汲太液水贯注之。池北天王殿,殿东西分峙两楼以悬钟鼓。再进为慈仁宝殿,左曰弼教,右曰翊化。又进为大雄宝殿,左曰觉德,右曰普慧。”供养旃檀佛像于寺之正殿,寺于是以此像为名。旃檀佛像据说雕刻于元,相传为旃檀香木,其色近于沉碧,明万历中“慈圣太后始傅以金”。在北京的佛像中,名气很大,记载颇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寺毁于庚子之变,旃檀佛像亦不知去向。清末,寺址成为禁卫军营地,民国后又作为模范团驻地。建国后成为国防部。旃檀寺遂彻底不存。1965年,旃檀寺西大街,因位于国防部之西,取“军爱民”之意,改称爱民街,并将北炭厂并入,并由此派生出爱民里及爱民一至四巷。 旃檀寺之东旧为仁寿寺,大殿中圆外方,中央及八方供长寿佛,中有复壁,壁上悉悬诸佛。 旃檀寺前之胡同曰“旃檀寺”,1965年后亦不存而并入天庆胡同,成为天庆胡同的北段。
|